邓园,饱含邓宝珊将军一家爱国情怀
原标题:邓园,饱含邓宝珊将军一家爱国情怀之地
邓宝珊兰州故居——邓园
邓宝珊故居
编者按 甘肃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军成功会师的省份,无数革命先辈曾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以史鉴今不忘初心。为充分发挥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报推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系列报道,带读者走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拂下岁月灰尘,用文字、图片讲述其中的故事,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在兰州城内,有一处自明清时期就是城市景观的园林,这座闻名遐迩的园林,不仅是因为优美的景致,更源于它与一位爱国将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是邓园。
A 始于明清,又名“慈爱园”
老兰州人把邓园叫“邓家花园”,这里是邓宝珊将军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位于兰州市广武门外,明清时期是兰州先农坛,是达官贵人观赏花卉的地方。1922年,甘肃省政府将闲置公产拍卖,这个地方被一位韩姓官员购为私产,加以修葺,更名为“仰园”。1932年由杨虎城将军等出资,从韩氏后代处购得此园,并将之赠予邓宝珊的夫人崔锦琴女士,自此成为邓家私宅。崔锦琴女士在园内移植省内外各种花卉,春夏之际,园内百花争艳,观赏者络绎不绝,成为兰州一处靓丽的园林景观。
邓宝珊将军在世时,曾多次表示愿将此园捐献给国家,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和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汪锋婉劝他继续住在这里。“文革”中邓园被没收。1982年,邓宝珊的子女又将邓家花园捐献给国家,甘肃省人民政府接管此园后,交于省政府办公厅行政处管理,之后成立了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邓园管理中心。于1985年进行整修,2011年再次启动全面改建,现为兰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门口的“邓园”二字系书法大家启功先生所书。
抗日战争时期的兰州,虽地处西北腹地,却是中苏交通的咽喉。苏联援华物资都要经过兰州运往抗日前线,因此,兰州屡遭日军轰炸。在邓宝珊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驻守榆林时,崔锦琴女士在兰州发起组织成立了“中国妇女慰劳前方将士会甘肃分会”并且担任副会长,还将邓园无偿借给国民党第四空军司令部,作为办公驻地及抗战物资中转站。1941年6月23日,日军飞机轰炸兰州,崔锦琴女士及儿子允文、允武、女儿倩子不幸遇难。1941年10月,时任国民党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来兰州视察时,临墓凭吊崔锦琴女士时亲笔书写了“慈爱园”匾额,并赋诗一首:“百感茫茫不可宣,金城到后更凄然。亲提慈爱园中额,莫唱凫雏傍母眠。”
B 爱国爱民的邓宝珊将军
邓宝珊是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的第一任省长,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知名的爱国将领,一生爱国爱民,追求真理,为废除封建,抵御外侮,舍家保国,战斗不止;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894年11月10日,邓宝珊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一个寄儒从商的家庭,父亲起名为“瑜”,成人后自己改字为“宝珊”。因父亲不善经营,家境日渐贫寒,邓宝珊幼年时只读过两三年私塾,少年时父母相继去世,13岁的他只好前往兰州谋生,在父亲的一位朋友所办的水烟厂当学徒。学徒期间,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于是励志革新、坚持真理,不久投入新军,远赴伊犁报效祖国。
1908年邓宝珊在新疆伊犁入伍,两年后,在同盟会湖北分会负责人冯特民的介绍下加入了同盟会。1912年,邓宝珊参加了辛亥革命伊犁起义,勇立战功。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总统后,千方百计分化瓦解伊犁临时革命政权,邓宝珊也被列入通缉名单。1913年初夏,邓宝珊秘密离开伊犁,进入俄国,经西伯利亚辗转回到家乡。
1917年9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次年,邓宝珊同张义安、董振武发动了三原起义,与胡景翼等在郭坚、耿直之后竖起了陕西靖国军旗帜,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运动中,邓宝珊连年苦战,坚持不渝,表现了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为此孙中山特此致函“藉问劳苦、并已为勖”,激励他“坚持初志,百折不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邓宝珊痛心疾首,离开部队,带着葛霁云和数名亲信去了上海。在上海,他结识了周恩来和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1928年邓宝珊“蛰居”上海法租界,变卖自己的皮箱资助周恩来;聂荣臻受到特务跟踪,“躲进”邓宝珊住所,受到安全保护。
1932年和1933年,邓宝珊资助和支持共产党员谢子长、吴鸿宾、孙作宾等先后发动三次靖远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和西北抗日义勇军。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甘肃期间,邓宝珊指示部属避免冲突,暗中掩护红军过境。“西安事变”后,邓宝珊坚决支持红军、西北军和东北军三位一体的政治联盟,并积极斡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宝珊积极支持中共中央驻甘代表谢觉哉和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发动敌后抗日救亡运动。不久,邓宝珊就任第21集团军军团长,进驻榆林,指挥北线抗日。他主动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同傅作义、山西新军、绥远蒙古王公密切合作。抗战时期,邓宝珊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密切合作,团结作战,先后打退日军对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多次进攻,保障了抗日北线的安全。1944年12月22日,毛泽东在写给邓宝珊的亲笔信中写道:“去年时局转换,先生尽了大力,我们不会忘记。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高度评价了邓宝珊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不久,内战爆发,邓宝珊牢记毛泽东教诲,坚决反对内战,坚持走联合人民,复兴中国的道路。1948年8月,“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令副总司令邓宝珊移驻包头,以防被解放军分割消灭。邓宝珊乘机向傅作义提出“效忠蒋介石为下,接受改编为中,率部起义为上”的建言。在邓宝珊的努力下,傅作义最终同意与解放军和谈。1949年1月14日,邓宝珊作为傅作义的全权代表出城与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进行前线谈判。1月16日双方签订了《和平协定》,1月22日正式公布,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北平和平解放,千年古都免于战火,保护了北平200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为新中国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随后邓宝珊还促成了绥远和平解放,为湖南、四川、新疆、云南和平解放提供了成功范例。新中国成立后,邓宝珊长期主持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
邓宝珊非常重视甘肃各项建设和发展,尤其在巩固新生政权和“一五”建设期间,他为甘肃的各项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为甘肃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群众称他为“我们的好省长”。
文/图 首席记者 夏苗
相关新闻
- 2021-01-07讲好爱国故事 传承“红色”记忆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 2019-12-06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
- 2019-09-18七十年红色连环画几代人温暖爱国情
- 2019-07-09【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沈占伟:青砖上雕刻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