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成:兰州是王洛宾“亲爱的第二故乡”
原标题:王海成:兰州是王洛宾“亲爱的第二故乡”
王海成讲述父亲吉他的故事
怀念兰州诗歌手稿
兰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副经理燕兵将老照片送给王海成
王洛宾写的小诗
人们都说,丝绸之路是骆驼队踩出来的,但如果你热爱音乐,就会发现,它是用美丽的民歌铺成的。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能被多少人熟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在时间的洗涤中,能够流传多久。而有着“西部民歌之父”之称的王洛宾用自己的传奇一生,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无尽的美和诗意。
一代又一代的人,儿时便会吟唱“在那遥远的地方”,熟练地哼唱着“达坂城的姑娘”,数十载春秋中,许多人会猛然发现,在自己的人生曲线中,“西部歌王”的旋律,竟是如此长情陪伴!
9月17日,为“纪念王洛宾先生诞辰100周年”的人文纪录片《王洛宾》在兰州百安概念影城上映,该片由青年导演陈晨担纲,于2011年开机至2013年完成。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辗转全国各地,抢救性地采访和拍摄了大量与王洛宾有关的人物和历史事件,真实记录了王洛宾先生从事音乐创作60余年的艺术成就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同时在兰州百安概念影城举行的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生平纪录片展映分享活动中,记者采访了从新疆不远千里来到兰州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儿子王海成。他身着蓝色西服、谈笑风生间尽显和蔼可亲,眉宇间透着父亲的音容笑貌。
王海成讲述父亲创作《大豆谣》背后的故事
9月1日,兰州市1600多所学校的46万多名中小学生深情吟唱《大豆谣》,从红色故事中开启新学期第一课。
“蚕豆秆,低又低,结出的大豆铁身体,牢房的力立夸大豆,世界上吃的数第一……”9月17日,在百安影城,相同的旋律在影片中响起时,在场的观众及王海成眼眶湿润了起来。
王海成回忆起父亲当时创作《大豆谣》的过程,“1941年,当时在青海工作的父亲前往兰州看望妻子罗珊,却不料罗珊心中另有他人,父亲强忍悲伤登报声明了两人离婚的消息后,准备前往车站乘车离开兰州,不料却被特务带走了。当时父亲坐在黄包车上,忽然路边巷子里出现了两个人,一前一后,堵住了黄包车的去路。就这样,父亲被关押在了兰州黄河北岸国民党兰州统调处沙沟秘密监狱。在狱中,父亲为狱友罗云鹏的女儿小力立创作了一首歌。”
纪录片中讲述了这个令人心酸的故事,狱中的伙食非常差,小力立几乎没有什么零食。有一次,一个好心的看守从街上回来,给小力立带了些大豆,小力立吃了非常开心,这是她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好的美食。一天小力立问王洛宾,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王洛宾说:“是牛奶?巧克力?红烧肉?”“都不对!告诉你,最好吃的是大豆。”此时小力立的母亲转过身去抹着眼泪,王洛宾的眼睛湿润了,一股热流哽在他的胸口,回到牢房他就用卷在一起的牙膏皮在一份“劝降书”上为小力立写下了这首儿歌《大豆谣》,这是一首世界上绝无仅有、写给小囚徒的歌。小力立的狱中生活就此充满了快乐,其他叔叔教会她26个英语字母之后,她就有些调皮地称王洛宾为W叔叔,这一叫,就叫了一辈子。
“在三年半的铁窗生活中,父亲用铅制牙膏皮做笔,用监狱发的‘劝降书’当纸,在监狱里写了《我爱我的牢房》《云曲》《来,我们排队!》《睡在戈壁滩上》等30多首歌曲。他甚至还写了一首摇篮曲。在那间只有1.5平方米的牢房里,晚上睡觉连腿都无法伸开的小号子里,他竟然写了一首摇篮曲《囚人之歌》,用来表达他对自由的渴望。”
从本质上说,王洛宾是个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音乐给了他生活下去的勇气。直到1944年夏天,在社会多方营救之下,国民党兰州特务机关因为无法确认王洛宾系共产党秘密组织成员,终于将他无罪释放。
儿子眼中的父亲:他因歌而起,又因歌而落
“我出生在兰州上沟。王洛宾这个名字曾经给我带来苦难,使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浸满了苦涩和艰难。”谈起父亲王洛宾,王海成既痛苦又荣耀。
“我十七岁的时候就上山下乡了,条件非常艰苦,有时候我也很绝望。我们一起下乡的三四十个知识青年先后都回城了,就我一个人因父亲被扣着‘反革命’的帽子导致我在新疆那个地窝子里一住就是9年。其间我经常在探亲时回到兰州到监狱去看我的父亲。他看出我的心情,每次都偷偷地送给我一张纸条,是他在监狱里整理的一首首民歌。《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撒阿黛》《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前前后后有二三十首。他鼓励我唱歌,想用这种歌来激发我对生活的勇气。这也就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一种关心、一种爱的唯一表达方法。因为在牢狱中的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王海成在绝望之余更心疼父亲。
父亲刑满释放后,一天夜里,王海成与父亲大吵了一架,这也是王海成唯一一次与父亲吵得如此厉害,“我问父亲,你到底犯了什么罪?就因为你害得我白白浪费了9年的青春?”王海成将多年的委屈一股脑倒了出来,“父亲默默地从卧室带锁的抽屉里取出了一张尘封已久的判决书,判决书上的罪名竟是莫须有的罪名,1960年,父亲为给新疆拍的一部话剧写了一首反映新疆人民热爱毛主席的歌曲‘萨拉姆毛主席’,萨拉姆是维吾尔族人对所敬重的人最美好的祝福,可是传唱之后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诬陷父亲想谋害毛主席,仅仅是因为萨拉姆谐音为‘杀了你’,导致父亲稀里糊涂遭遇15年牢狱之灾。看完判决书后,那一夜,我与父亲畅谈到天亮,彼此的心结就此解开。”王海成至今记忆犹新那晚的情形。
一张老照片引出王洛宾对甘肃的情怀
纪录片镜头中多次出现一把王洛宾辗转多地随军用于振奋军心、创作歌曲的吉他,这把吉他的由来引起了观众的兴趣。而这把吉他背后的那张老照片却有着王海成都不曾知晓的往事。
“老玉米甜,大利花香,哥哥弟弟喜洋洋!王伯伯摄赠。四七年七月”,现场兰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副经理燕兵将一张写着几句打油诗的老照片赠予了王海成。“这一看就是我父亲的字迹。”望着照片燕兵给王海成讲述了一段他都不曾知晓的王洛宾和甘肃好朋友董素鹏的故事。1947年7月的一天,盛夏时分,王洛宾在当时任平凉国立一中教导主任董素鹏家做客时,用他们家新买的相机为董素鹏的两个儿子拍了这张照片,并在照片的背后写了几行很有意思的小诗。
这张老照片是燕兵在2000年拜访现居住于甘肃平凉的董素鹏先生时偶然发现的。据董素鹏讲述,“当年王洛宾向他诉说苦恼,身为一个音乐人手中竟然没有一把属于自己的乐器,董素鹏先生给王洛宾出了个主意,在甘肃平凉有一个天主教堂,教堂里那位牧师有一把从西班牙带到中国的吉他,王洛宾费尽周折终于从那位牧师手中买下了那把吉他。”
这把吉他,陪同王洛宾走进祁连山,走进新疆,和他相依为伴,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晚年创作诗歌《怀念兰州》
王洛宾曾描述道:“如果你喜爱音乐,就会发现,丝绸之路是用美丽的民歌铺成的。”因民歌而蜚声中外的王洛宾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虽然传歌人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歌儿却留在了世间,传唱不息。
“父亲将维吾尔族的民歌转换为口语化、充满诗意的汉语,传唱到了全世界,在民族文化交融方面,父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青海收集生活素材,在兰州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一批优美的丝路之歌也是首先从兰州流传开的,而后又传向内地和国外,他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曾被美国著名歌唱家罗伯逊唱遍了全球,被巴黎音乐学院作为教材,1992年荣获了中国金唱片特别创作奖。《康定情歌》被美国选为宇宙探测卫星的歌曲。”采访中,王海成说,王洛宾晚年曾经创作过一首诗歌:《怀念兰州》。
怀念兰州,亲爱的第二故乡。
遥远的年代里,
和一些孩子们曾高擂战鼓,
声讨贼寇。
怀念兰州,亲爱的第二故乡。
苦难的岁月里,
和一些志士们曾在黄水旁,
扮演楚囚。
而今,怀念的不是金城冬果,
不是塞上西湖,
怀念的是一架竖琴。
一架金色的竖琴,
一架最轻的竖琴斜依在五泉霄楼。
兰州给了王洛宾痛苦的记忆,兰州也给了这个“西部歌王”最美好的回忆,在兰州为父亲开一个“王洛宾纪念馆”的愿望,也成了王海成念念不忘的事情。他说,只有兰州,才能承载和留存父亲一生遗存的物品和手稿,保留父亲的遗物,并展示给更多人,也是一份对音乐的传承,更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最好安慰。
文/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纪敏
相关新闻
- 2016-04-18民间花儿歌手五朵梅:改变王洛宾一生命运的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