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小吃
敦煌,因为一座石窟的存在,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这座沙漠深处的小城,每年都会迎来数以千万计的游客。但是,长年居于斯的人们,只知道无论你来与不来,敦煌石窟里的佛都在佑护着芸芸众生。当然,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拥挤热闹,他们的生活也是一如既往——上班、吃饭、睡觉、赚点游客的钱,然后享受着他们独特的美食。
前些年,我在甘肃生活时,多次往返敦煌,或独行,或陪朋友,所以敦煌之于我不再是一处景点了,而是一种边地生活,以至于那里的小吃也略知一二,有几种至今印象深刻,兹记于下。
宽心捋面。一个女儿出嫁了,娘家人必在新婚之夜送去的一种面食,当地人叫“宽心面”,古称“索饼”。这是一种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面食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宽心捋面,让人能想到中国南方的父母们给出嫁的女儿送出的樟木箱子,取的也是祝福之意。虽然我没有吃过宽心捋面,但在敦煌的乡下,我见过一位老父亲派侄儿(也就是新娘的堂弟)给女儿送宽心捋面时的场景。他老泪纵横,心中纵有万千不舍,还是嘱托侄儿:“一定要告诉你姐,要听婆家的话,平日里也要手脚勤快,不能偷懒。”天下的父亲,莫不如此。
西域煎饼。山东煎饼名闻天下,不少城市的大街小巷就有山东煎饼的影子。不过,敦煌煎饼是敦煌汤饼里的一类,《敦煌文书》里就有记载:“此月三伏者何谓?其曰食汤饼,去瘴气,除恶疾。”敦煌人自古有食饼之俗,现在,敦煌的乡下几乎家家都做这种口感偏软亦偏糯的煎饼。
红粟饽饳。俗称“高粱米节节”。粟,在晚唐以前就是敦煌人的主食。自宋以来,小麦磨的面粉渐渐代替粟成为主食。红粟饽饳由面粉和高粱粉制作而成,红白相间,别有风味。
花灯俭儿。在敦煌民间,更多的人叫它“老鼠子”。如此接地气的名字,是取其形似“小老鼠”。花灯俭儿跟正月十五闹花灯有关,是元宵节蒸制的一种带馅食品,馅以碎馍渣、杏仁、核桃仁等混合而成。有趣的是为什么会有碎馍渣?因为春节前蒸的年馍一般要吃到正月十五,十几天里要积攒许多碎渣,舍不得扔,把它们收集起来,做成“俭儿”食用,有勤俭节约之意。至于为何做成老鼠形状,我曾请教过一位瓜州乡下的老妇人。她说,老鼠偷吃粮食,人人恨之,把“俭儿”包成老鼠模样,是希望来年让它少糟蹋粮食。
自汉以来,敦煌一直是贸易交汇之地,辐辏通衢,商业繁荣,这些散布于敦煌民间的小吃和敦煌的雪山、沙漠、牛羊、万顷良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敦煌。而这些小吃所散发出来的异域之光,却被行色匆匆的游客们忽略了。偶尔,忆及敦煌,我总会想起这些风味小吃,甚至想从敦煌壁画大型图集里的宴饮图里试图找到它们的影子,然而,至今也没有找到。
但我相信,它们一定藏在敦煌的壁画里。
□王玉国
相关新闻
- 2022-03-05讲述陇东乡村的小故事大情怀——《鸟鸣故乡》赏析
- 2022-03-01天水“半日闲”
- 2022-03-01雪满天门
- 2022-02-22【文化记忆】手写书信里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