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让敦煌文化璀璨依旧
原标题:用心守护,让敦煌文化璀璨依旧
甘肃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国华:苏代表您好,很高兴能在两会期间与您连线。作为文博界的全国人大代表,我知道您在五年的履职生涯中做了很多工作。请您谈谈履职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张副总编好,很高兴能和您视频连线。正如您所说,我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为数不多的文博界代表。5年履职生涯里,我始终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方面的发展状况。从小的方面讲,我的工作就是如何推动敦煌研究院石窟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从大的方面讲,是关心、关注整个文化遗产行业如何走向更广阔的未来,特别是科技如何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这几年,我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了很多建议,比如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门类,将文化遗产保护上升为独立一级学科。今年,又继续提出了希望国家支持敦煌研究院并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国家首个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积极呼应和回复,今后会逐步落地和解决。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保护传承需要大批人才和大量科技成果的支持。作为人大代表,尤其是文博界的人大代表,我能有机会向国家有关部门表达我们业界的心声,反映整个行业的一些诉求,我感到特别荣幸。
甘肃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国华:2021年8月,您出任敦煌研究院第六任院长。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敦煌研究院视察时的指示精神,在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弘扬方面,您有什么新的规划和设想?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研究院视察,和我院干部职工座谈交流并强调,要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敦煌研究院长期坚持的方针就是“保护、研究、弘扬”。这几年,敦煌研究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喜人成效。保护方面,在壁画保护、土遗址保护和数字化保护等三个方面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助力敦煌研究院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在敦煌学研究方面,我们也获得了国家重大社科专项的支持,持续深入开展敦煌学方面的研究;在弘扬方面,越来越多样的技术手段以及新媒体、互联网等多重传播方式,让敦煌研究院有能力为更多受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敦煌文化内容。此外,我们还出台了《敦煌研究院事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未来,我们将按照这个规划逐步开展保护、研究和弘扬工作。我也相信,通过大家的赓续接力、不懈努力,我们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真正把这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
甘肃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国华:我知道,您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了30年,在文物保护领域也奉献了30年。30年来,您在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被称作为敦煌壁画保护“开药方”的人,您也谦虚地自称是“壁画医生”。今后,针对文物保护,您将开出什么新的良方?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我在敦煌研究院已经工作了30年。这30年里,我一直持续做的就是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如文物本体的研究及修缮方案设计,也包括具体的文物修缮工程实施。30年来,我对文物保护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了,由起初的不了解到慢慢形成一些具体解决思路,由一开始的简单检测分析,到逐步建立系统化、体系化的预防性保护等等。与此同时,我也见证了敦煌壁画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
未来,我觉得应加大敦煌壁画的预防性保护。历经岁月长河,敦煌壁画遭受了各种各样的侵蚀。我们首先要研究、弄清敦煌壁画当时使用的材料及其来源,分析其中的成分;其次要梳理千百年来敦煌壁画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并追根溯源,弄清楚发生变化的各个阶段的深层原因;最后要针对壁画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症状,通过模拟实验,系统、科学、深入地研究其病害机理,揭示其发展演化过程。将这些都研究透彻之后,再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对壁画进行预防性保护,延缓壁画衰变的过程。同时,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建立更加完善的、预防性的保护体系,使璀璨的敦煌壁画保存得更加久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整理)
相关新闻
- 2022-03-04第八届黄河文学奖获奖名单出炉
- 2022-03-04甘肃简牍博物馆有望今年上半年建成开放
- 2022-03-03敦煌研究院获批创办学术期刊《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 2022-03-022021年度甘肃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陆续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