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农村涝坝的记忆
原标题:兰州农村涝坝的记忆
在西北的广大农村,特别是黄土高原上的农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每一个自然村,都有一个面积在1000至10000平方米不等的涝坝,如果村子大,人口众多,就有可能有面积更大的涝坝,或者是两个涝坝。
什么是涝坝?就是露天的大蓄水池,相当于江浙一带的池塘或小鱼塘。当然,这些涝坝里也是有鱼的,尽管涝坝里的鱼都较小,以草鱼、小金鱼、狗鱼为主。涝坝一半都建在村中,或大家都方便的村头。这种涝坝,也叫涝池,它是村中唯一存储水的设施,是全村人畜的生命源泉。一般一个月左右或再稍长的时间,往涝坝里灌一次水,水源是上游地段的泉水、高山雪水、水库的水、井水或后来提灌的黄河水等 。涝坝里灌满一次水,全村人畜够用一个月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如果冰封之前的最后一次灌的水不够多,或者冬长,人畜用水量大,涝坝的水就不够用,村民们就得到邻村,或更远的地方去拉水或挑水。因为冬天,是没有水灌涝坝的。
涝坝绝对是村中的一个风景点,一个特别的风景点。一年四季,涝坝边都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从早到晚,都有人,男女老少都有,大都是去挑水或抬水的,也有到涝坝边去洗衣服的。特别是每天的傍晚,全村的驴马骡牛羊都被赶到涝坝里去饮水,挑水的,抬水的,你来我往,围着涝坝大半圈,好不热闹。夏天,放暑假,我们常到涝坝边去捉蜻蜓,用自制的钓钩钓鱼。钓鱼,并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为了在家里养。谁要是钓上了鱼,伙伴们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
到了冬天,涝坝封冻,涝坝就成了村中唯一的乐园。学校放寒假了,孩子们全集中到这里,有滑冰的,打陀螺(我们老家叫打猴子)的,滑冰车的。最好的冰上娱乐工具是“冰车”,“冰车”是用木条钉制的,下面镶嵌上两条钢筋或铁丝,冰车有40cm×60am大小,一个人盘腿坐在上面,两手各握一把长柄锥子,戳冰面,力撑做动力,冰车就快速滑行。这是男孩子们最爱玩的,能从下午玩到太阳落山。如果有月亮的夜晚,能玩到大半夜。
涝坝的运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年前。由于西北地处大陆深处,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稀少,气候干燥,特别是兰州地区,除南部部分山区年降雨量在400至600毫米外,绝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之间,而蒸发量却在1600毫米以上。过去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西北农村无力建较好的大蓄水池,更无能力建饮水工程,涝坝是经济实惠的蓄水方式,尽管该蓄水工程非常不卫生,特别是在夏天,人畜共用,癞蛤蟆、青蛙、鱼类及蚊蝇大量繁殖,水质混浊,饮用对人体健康严重不利。但涝坝,千百年来,一直是西北农村人畜用水的唯一水利设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家户户修建了水窖,西北农村才彻底告别了涝坝的历史。到2000年后,又逐渐用上了自来水。
涝坝,不但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一种水利设施,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同大自然斗争的工具和见证,更是一种文明特征和体现,也是一种文化,记录了千百年农耕文明的历史,它不但留存在历史中,留存在过去的艰难岁月里,也留存在历史文献中,且以一种特别的文化形式——地名,普遍留存在世,并将涝坝(涝池)这一文化保留传承下去。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地区,以涝坝或涝池命名的地名多达40多处,大多分布在中部、北部,以榆中、永登、皋兰三县居多。如、涝坝村、涝坝沿村,大涝池村、涝池沟等。可见,过去,兰州地区涝坝(涝池)应用之广泛。
涝坝,这一西北农村过去的一个绝不可缺的风景,已离我们远去了,甚至已没有了踪影。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
□李新海
相关新闻
- 2022-03-28周家石岭“拾金不昧”碑亭
- 2022-03-24【文物图鉴】陇原“吉金”流光 灼灼千年
- 2022-03-24《老子》章数及其经典化
- 2022-03-24从唐风宋韵到茶道 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