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敦煌石窟壁画,70多年前张大千唯一一次到天水
原标题:【人文】张大千过天水(上)
□ 高小我专栏
1941年至1943年,张大千率弟子、蕃僧十数人远赴敦煌临摹壁画,历时两年零七个月,在现代艺术史上留下辉煌一页。
1943年10月初,张大千一行携带临摹的敦煌石窟壁画,从兰州启程,乘二辆大卡车返川,途经天水逗留。这是张大千唯一一次到天水。
张大千之所以到天水盘桓,应是冯国瑞写信相邀。
冯国瑞之侄冯晨文章记述:“一九四三年,张大千从敦煌考察毕归蜀期间,时在重庆的伯父冯国瑞致函相邀大千途经天水小住,感受古秦州、登临麦积山石窟考察。此举玉成了大千先生的天水缘。”
冯国瑞与张大千初识于1936年春。当时冯国瑞在北平西山温泉红叶山庄寓所养憩,访旧著书,成《绛华楼》四卷,辑成《张介侯先生年谱》等。此时适逢大千先生在北平举办画展,经师友相邀,冯国瑞与大千会晤订交。此后抗战期间又在蜀中再次订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大千之子张心智回忆:“我们一行十几人,从兰州出发经天水、汉中、广元等地南下,沿途游览参观了天水麦积山、广元千佛崖等名胜古迹。抵达成都时,已是金秋季节的10月下旬了。”
有关张大千过天水这段经历,何晓峰《张大千在天水片断》一文所述甚详,冯晨以当事人身份所作《张大千的天水缘》着重记述大千先生与冯家的交往,均可信。
综合何晓峰、冯晨先生文章及各类资料,张大千过天水大致情形如下:
随行:
夫人杨宛君、子张心智、侄张比开(名画家张善孖的儿子)、女婿萧建初及弟子刘力上等人。
行囊:
携敦煌石窟壁画,乘二辆大卡车。
形象:
冯晨先生小时候亲眼见过张大千,他记述,张大千下榻中国银行的第二天,大清早,三叔冯国瑛就陪着大千到冯家来了。
一进冯家大院二门,三叔便把大千先生让进了过庭屋。我当时已经上了小学,凡事充满好奇心,就想端详一下大名鼎鼎的大画家尊容,便尾随跟进过庭屋。抬头望去,但见大千先生果然相貌堂堂、容光焕发,满面鬓须、飘逸胸襟,显得格外潇洒雅致,俨然一位学者风范的庄重长者。
何晓峰先生记述大千先生“方颐长髯,目光炯炯,穿一件旧灰长衫,行动敏捷,牵二藏犬”。据张心智回忆,两条藏犬是临行兰州前,青海的朋友赠送给张大千的,一名“黑虎”,一名“丹格尔”,个子高大,全身墨黑,胖乎乎的,十分可爱,“父亲以后曾数次把它们写生入画”。
下榻处:
冯国瑞函告三弟冯国瑛及儿子冯安热情接待,因当时冯安在天水县银行工作,故安排大千一行下榻到中国银行宿舍,行址在大城阮家街,由行长苏麟善接待。苏麟善,字宝图,号退公,北京人,名诗人。
游览麦积山石窟归途曾宿炳兴火柴公司山厂,地址在距甘泉镇南五里的元店村,由经理胡子瞻殷勤招待。这里风景清幽,食宿方便。
陪同:
大千在天水时,每日与文友诗酒唱和,切磋艺事,辄至尽欢而散,诚一时之佳会。追随左右、陪同游憩者,有汪青(剑平)、张绎民(筱辰)、范沁(柳樵)等人,均为当时知名人士,又是诗人、画家。
张育生之子张依严、汪剑平内弟李般木(武山县人)皆少年而好绘事,追随甚紧。
国立五中刘君礼后随大千到四川,成其得意门生,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天津和河北师范学院任教。
另外还有国立五中美术教师、辽东人吴绍庸,天水青年诗人马永惕,侍画童子汝维新等人。
有文章称冯国瑞其时也追随大千左右,这与事实不符。张大千过天水时,冯国瑞正在重庆参加民国教育部召集的各大学教授史学会,并与内迁成都的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国钧商讨在兰州成立西北图书馆事宜,并未在天水。冯国瑞给三弟冯国瑛写信,让其接待大千,并出示西夏古佛图,故大千考证题跋中有“癸未初冬过天水,仲翔道兄抵书”之句。
行迹:
考察麦积山石窟是张大千天水之行的重点。
何晓峰先生文曰:
数日后,大千先生一行去麦积山考察,陪往者有胡子瞻(炳兴火柴公司经理)、冯国瑞先生三弟冯国瑛、李赞亭(天师校长),蒲丕昌、张世全等人。当时还未修通公路,汽车无法行驶,只得乘马车至甘泉镇,再改乘滑竿和骡马,循河谷而行。所谓“行尽千折水,来访六朝山”,正是当时的写照。比至山门,荒草没胫,到了寺内,又无主持接待,询问香客,据说“和尚回家去了!”大千先生即信口吟道:“自古名山皆有寺,未闻和尚也有家。”其才思敏捷幽默令人惊叹和钦佩。少顷,主持朱普净至,始为盥洗供茶。此时山雨乍来,淅沥潇洒,绵绵不绝,大千先生饱览了“麦积烟雨”之奇景。旋应寺僧普净之请,为绘观音像一尊……现仍保存于麦积山文物管理所。同时为冯国瑛绘山水一幅……雨止后登山游览……凡可攀登的如上、中、下七佛阁,牛儿堂等,大千先生一一登临瞻仰。他对飞天藻井,诸佛雕塑,赞赏不已。同时他对麦积山形奇特,石窟高悬,四面嘉木葱郁,山鸟时鸣,松鼠跳跃,蝴蝶飞舞的优美景色,大为称赏,乐不可言,于是掀髯狂笑,声震山谷。
张大千 《麦积山观音图》
大千在天水时,每日还去北关卍字会,这是一个宗教和慈善组织,负责人是胡子瞻。
有文章称张大千还往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仙人崖等名胜古迹考察写生。从现有资料看,张大千至少去过南郭寺,因为1944年张大千作《天水纪游》立轴,款识如下:“老杜秦州杂诗:山头南郭寺,胜迹隗嚣宫。予此幅正从南郭寺门北望隗嚣城所得稿也。其地荒芜,一土成干,岂避暑所宜。意当时必林木蓊郁,幽径森冷。甲申夏偶忆去年天水之游漫为图此。大千张爰。”可见大千从南郭寺门北望荒芜的隗嚣城,并且想象其城未废时林木蓊郁的情形。其他名胜景点大千是否去过,笔者未见到佐证资料,待考。
作画:
冯晨先生记述大千先生到冯家作画的情形非常生动:
落座之后,大千与三叔(指冯国瑛)就谈起为瑞公(指冯国瑞)作画的事,说是应诺久之未得动笔,这次再也难得推脱了,乘此佳时还瑞公之愿,特别是借瑞公书案作画,别有一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缘趣味。
说着说着,大千先生解开了长衫,在衣襟里特制的一小布袋中拿出用顺之笔数杆,一一摆放在案头。颜料、纸张一一应备妥,三叔陪在一旁送上茗茶。先生沉思良久,先用淡墨勾出轮廓,再一点一点用石青石绿赭石诸色小心翼翼渲染着,是幅青绿山水……
何晓峰先生记述:
(张大千)由麦积山返城之后,仍宿中国银行内……来访者求画,即挥笔作画应酬。不论画山水、花鸟、人物,虽寥寥数笔,均神采飘逸,妙趣横生。一时慕名而来者,比肩接踵,应接不暇。大千先生作画与其他名家不同,许多古今画家作画时,首先闭户焚香,拂几净榻,然后运思,筹划布局,继则挥毫点染,独自一人创作,始终不纳外人。虽家人与入室弟子,亦难观其落笔情状……唯大千先生则不然,每于宾朋杂坐,谈笑风生之中,挥毫如故,旁若无人,且画且谈,娓娓不倦,清谈所及时而西皮二黄,时而川剧高腔,旁见侧出,源源不绝,甚至少年风流韵事,亦侃侃而谈,其襟怀之洒脱,由此可见。
收徒:
天水青年画家周燕生经汪剑平介绍,被大千收为及门弟子,时侍左右,获益匪浅。
冯国瑞长子冯安,擅书画,也被收为门徒,还赠给手稿多幅。
冯晨先生记述,张大千离开天水的前一两天,一日清晨,在冯宅过庭屋,冯安将他的一大卷画作展现在案上,向大千先生请教。大千一幅幅认真观看后,特意将一幅临摹敦煌的伸掌托香炉的菩萨像悬挂起来看了很久,并兴奋地操着四川话说:“大公子真有才气,此图具敦煌、隋唐壁画画风,线条优美,体态艳丽,衣带飘举,生动活泼,是件佳作,我喜欢上你了,多年不收弟子了,那好,就收你个关门弟子吧。”冯安喜极,恭恭敬敬向先生深深鞠了三躬,并表示一定要行正式拜师大礼。自后,冯安每有新作,落款题名为“大千弟子冯安石”。
冯国瑞藏有古佛图一件,绢本,设色,图绘一坐佛,方圆面型,内著僧祇支,外披双领下垂袈裟,胸部半袒,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其下基座为须弥座,六棱束腰,极精致,绘仰莲和海水纹。
大千在天水时,冯国瑛接其兄函,出示此图,请大千考证,大千认定系西夏时期绢本古佛图。
冯晨先生记述,其时,冯国瑛对大千说:“家兄还有件事想烦先生过目鉴定。”“是什么?”“是幅西夏古佛图。”“好,看看。”国瑛公即命冯安去取。冯安折身出了过庭,从东厢房取来了一轴画展在案上,大千皱眉仔细观赏了好一阵道:“是幅西夏古图无疑,你看,顶部绘有大型华盖,四周饰的缨络,身后有背光,边缘绘火焰纹,体态丰满,两肩浑圆,细眉小口双目下视,身披袈裟,胸部半袒,手作说法印,多么神气啊!从整体结构上看,上疏,下密,着色敷彩上淡下浓,单线平涂,工笔重彩,一丝不苟,虽无款不明作者,却是位高手,是件珍品,需好好收藏。”随即,挽起衣袖,提笔在佛图右侧裱边上题下两行题记。
西夏古佛图现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2019年3月21日,因缘足俱,笔者专往麦积山石窟所观谒古佛图。
图为绢本,设色,古色古香,一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工笔重彩,一丝不苟,沉稳厚重。图左裱边空白处有张大千先生亲笔考证题记,共两行:
以安西榆林窟壁画证之,此帧当出西夏人手。西夏画传世榆林,莫高佛窟而外,它无闻者,况此缣素者乎?其珍贵不易得,视唐画尤为难能也。癸未初冬过天水,仲翔道兄抵书,介弟耻斋、公子安石出观,欢喜赞叹,题名于上。蜀郡张爰。
字多隶意,极见金石功力。文中,“缣素”即绢本。“癸未初冬”即1943年初冬。“仲翔”即冯国瑞,其时在重庆,故修书。“介弟”系对他人之弟的敬称,此处指即冯国瑞三弟、“耻斋”冯国瑛。“公子安石”即冯国瑞长子冯安石。
此段考证题跋此前多人引用,惜均未对照原墨参证,释文不确,半通不通,以讹传讹,为害甚大,今所释之文乃余亲见大千题跋逐字所录,可为定稿。
西夏古佛图左侧裱边有冯国瑞题记,计四行:
甲午二月冯国瑞敬奉慈容于麦积山中,并嘱山僧普净供养山馆,朝暮顶礼,永为国家安泰、世界和平祈祝无量。
后钤“冯国瑞印”白文章一枚。甲午年即1954年,可知此画系冯国瑞1954年捐献麦积山石窟,且其时寺僧普净仍在寺中。1960年,冯国瑞戴“右派帽子”在兰州被监督劳动,函告儿孙将天水家藏各类文物五大箱悉数捐献麦积山文管所,所捐文物以石刻拓片和书画为主。
大千先生离开天水之前,曾举办小型展览,展出其部分作品,地点在大城田赋处仓库(后曾作青年南路粮仓,今已不存),历时一周,参观者络绎不绝。
相关新闻
- 2022-03-29苏联学成归来开起杂货店 这部"001"主演的谍战片很上头
- 2022-03-29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陇上名将大破匈奴西域建奇功
- 2022-03-24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 2022-03-23想了解匈奴那些事儿?去丝路重镇武威找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