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化热点

用28个故事重建乡土故园情——访青年作家王选

22-04-14 10:58 来源:兰州日报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用28个故事重建乡土故园情

  ——访青年作家王选

  参加首届华语青年作家颁奖礼

  深入学校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

  王选作品

  “这本书中的28个故事,每个故事对应一个家庭。我试图用这二十多万字为普通的中国乡村家庭立传,写下一个个家庭的变迁和沉浮。”这是甘肃青年作家王选在谈到自己作品《最后一个村庄》时说的。这次记者采访到王选,是让他谈谈那远去却又在他笔尖下被“重建”的故园乡情。

  2021年6月,甘肃青年作家王选新作《最后一个村庄》,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并登上了当月的文学好书榜。该书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新青年”书系之一。

  《最后一个村庄》全书22万字,用28个精彩故事,讲述了西秦岭山脉中一个叫麦村的小村庄,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至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期间,全村二十多户人家,或因搬迁,或因事故,或因病故等各种不同的原因,最后消失在了那片土地之上,只留下了一段回忆、一抔黄土、一片草木。同时,也描绘出39幅深刻、感人、哀婉的底层群体的众生相。

  对于王选来说,“麦村”就是那个充满童年记忆的地方。出生成长于农村,有着十五年完整的乡村生活,直到外出求学,才进入城市。虽然外出后乡村生活变得零碎,且大多在逢年过节,但对农村,王选依然有着无限的热爱和对故乡有着彻骨的惦念。他见过鸡犬相闻、春耕秋收的热闹祥和场景,也见过农村人口流失、日渐荒凉的现实。小时候那些曾一起生活、一起收割、一起过年、一起悲喜的人家,渐渐消失了,这让人内心空空荡荡,好像回忆被一块块切除掉了。他们都去了哪儿?带着这个问题,王选一户户梳理那些已经不在麦村的家庭,于是有了28个故事。

  28个故事,看似一个个独立,实则暗连成线。28个故事中的家庭,在王选的笔下,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乡土温情,更是充满生活本质的原始,颇为生动和真实,仿若你我在同时看着一幅幅场景,而他就在你的耳边一字一句地描述着。

  因为,在王选看来,在村庄形态里,它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也就是说,家庭是村庄的基本单元。作为个体的人,也是融于家庭而生存的,并非独立于家庭之外。在我们大多数的写作中,我们重视人和村,也就是村庄的两端,但却忽略了家庭这个最核心的部分。家庭如果不存在了,那作为家庭成员的个体自然四散凋零,同样,一户户家庭的消散,也是包含着风俗、道德、节气、传统和秉性、生活方式的消散。

  “虽然麦村是文学概念,是我构建于纸上的故乡,但它和真实的故乡,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所面临的困境和未来也是相同的。也可以说,麦村就是我真实的故乡。虽然它面积很小,仅有巴掌一般,但我想它有代表性,是万千村庄的缩影。麦村的二三十户人,他们所生活的细节,存在文学化的虚构,但同样具有代表性,他们真实存在于我们的故乡,我们的记忆,甚至就是我们本身。”王选告诉记者。

  这种虚构,读完全书,你甚至有那么一刻会感受到莫言那种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

  这种真实,与贯穿全书的歌谣、小曲是分不开的,它们和孕育出这些人与事的黄土地,真真是绝配。全书五十多首都是王选一个个搜集整理而来,在阅读地域文化方面的书籍中,遇到了就单独整理出来,还有儿时自己就唱过的,也有祖辈们一代代传唱下来的。

  可以设想,要是知道这些小曲的调或是有了谱,或许也会跟着人物一起唱上两句。“会打山歌的海明娃”“轰轰烈烈的传奇赵豹子”“麦村的大夫加总管赵善财”这些书中的人物,一个个鲜活地出现,有画面有动感,还有乡音。

  用歌谣来还原故乡,有了乡音,故乡仿佛也近了。但这些歌谣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选择,这里面王选用了心。

  每个故事都会有一首最贴合这一户人家的歌谣。让歌谣和所写的故事融为一体,或者说,你读完了一个故事,回头再看开头的歌谣,就会发现这首歌谣,已经把一个家庭、一个人的结局都包含在里面了。

  王选说,起初写作,多长句,且很抒情,那时少年作为,满腔激情。这些东西,倒是相反,越简练越好,去掉可有可无的修饰,让动词和名词直接说话。平日也读诗写诗,因为诗歌的原因,会在语言上追求一种新鲜和陌生,以及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而这种新鲜和陌生正是大多数写作者所缺乏的。其次,是从中国传统文学里探寻并继承汉语言的魅力,即文章的韵味和文字的雅致。

  民间产生的东西,如方言、山歌、儿歌、小曲等,有无穷的魅力和价值,都是祖祖辈辈,用时光和生命反复打磨出来的,甚至有些在无形中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最璀璨的那部分。

  但现实是,随着时光流逝和社会变迁,好多民间歌谣随着老一代人的故去,而湮没于人世,再也没有了,让人极为可惜。在《最后一个村庄》中,王选试图用文字的形式,将其留存下去,正如我们在书中所读到的。

  这些歌谣也是还原故乡麦村的本来面貌,歌谣和炊烟一样,是故乡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你看到了这些歌谣,就看到了属于故乡的心跳。它不同于江南,不同于塞北,不同于高原,它是秦岭余脉处,群山皱褶中的一部分,原始、野性。

  也许正是有了这种天然的滋养,故乡在王选的笔下和我们都拉近了距离。

  都说写作是一件苦差事,人们写作大多是出于爱好,可是对于王选来说,写作似乎不止是爱好,更是一种常态和责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文学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写作,就要心怀敬畏,就要有新作理想。要贴着生活写、接着地气写、踏踏实实写、扎扎实实写。

  王选说:“大学时期我内向,且有些自闭,而那时正值青春期,总有一些情绪需要表达,写在纸上,便成了最好的方式。此外,那时学校文学氛围浓厚,而且学业也不紧张,除了表达一些少年之情外,我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虚构属于自己的文学角落,写了不少稚嫩的散文和小说。就这样,一路坚持了下来。”学校毕业后,王选也曾有一段长时间的城中村租房生活。民房、房租和柴米油盐、鸡毛蒜皮,这些生活历经和故乡一道,被王选称之为自己的“底层写作”——身居底层,也书写着底层。

  当然,如果没有这些经历,王选或许不知道一个完整的社会是怎样的。于是,他将自己在城中村的经历用《南城根》《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两本书呈现了出来。《最后一个村庄》和即将要出版的《遍地乡愁》则是他对于故乡的注解。

  “目前,对于乡村我能写下的大多都写了,以后或许不会这么密集了。而对于底层,我会一直坚持抒写,这是我的根,我的责任。我无法做到写尽我们底层群体的悲喜,但我要用文字拨开生活的苦涩之壳,让我们看到光亮,哪怕很微弱。”王选说。

  就像知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认为,《最后一个村庄》这部作品虽只书写了一个普通村庄的日常和黄昏,却是乡土大地上万千村庄的背影、横切面和断代史,散发出强烈的感染人心的力量,也展现了作者对乡村深刻的思考和彻骨的眷恋。

  对故土深刻的感情,让王选发自内心想要对那片虽然偏僻却充满温暖的地方留下一些文字。正如在这本书的书封中写道的:一座村庄,28个故事,39幅众生肖像,让故乡复活。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