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棉花“老疙瘩”
原标题:青城棉花“老疙瘩”
青城种植棉花在历史上很早,究竟从什么年代开始?无考!但青城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国家计划经济对农村种植统一计划安排,棉花种植就已调停,青城种棉花已成为历史。但青城棉花以它的历史传奇色彩和独特人文情节,却令人难以忘怀。
青城对河两岸(也就是条城,包括白银市水川镇)曾经种棉花很是盛行,青城西边为大峡出口,东到乌金峡入口,上下不过三四十里地的长度,可是南到榆中县城,北到景泰县,两边地土广阔,奇怪的是这些地方从不种植棉花,老人们说,这些地方之所以不种棉花,是因为棉花生长的地方如果距离黄河超过十里,棉花就听不到黄河流水声,听不到河的声音棉花就不会开。这里还有流传着神奇而感人的神话故事。长期以来,南北两山的人们需要棉花,就只能用产的粮食和牲口到青城来交易或购买。 另外,棉花的生长特性是需水却不能亲近水,凡水浇地均不能种棉花,所以,青城河畔成百上千亩的水地从来就不种棉花。既然水地里不能种,棉花自然就种在旱地里,旱地若遇干旱少雨,棉花又无法成长。孰知聪明的古人为了确保地里有一定湿度,早就发名了砂地。砂地就是靠人力把天然的砂砾铺到地里。约有三寸多厚用来保墒。青城种棉花正是种在这样的砂地里。长期以来,棉花在此,地气适宜,生长旺盛,花开娇妍,桃实颇大,棉花洁白,丝细绒长,可谓上品。
青城种的棉花人们俗称“老疙瘩”。顾名思意,老者,时间长之意,也表现棉桃经过日晒风吹有老成丰实之感,疙瘩者,强调了棉桃大而顽强和品质之高。“老疙瘩”是青城本土长期种植且是此地独有的品种。说也奇怪,此地的水土气候对外来的绵花品种很是排斥,凡试种或引进其他品种的棉花都不太成功。棉花品种着实多,青城独尊“老疙瘩”。
青城是文化之乡,人们种棉花特别注重历法和节气,且管护有方,程序细腻,技巧得宜,匠心独具。
节气到春分,大地已消融。人们开始给砂地“喂粪”。“喂粪”就是先用“刮子”把砂地的砂刮开,刮出尺五到二尺左右方格形,裸露到素土面上,称“粪窝子”。“粪窝子”距离相隔约尺五,依次刮开,成行成列。新砂地一个人扶“刮子”,一个人拉”刮子”,老砂地费力气,就需两个人拉。紧接着年轻小伙子挟着背斗对着每个“粪窝子”抖出约“一格儿”相当于一大捧的粪土,女人们跟在后面开始“翻窝子”,“翻窝子”就是蹲在“粪窝子”边用小手铲把粪土一铲一铲翻起来,将粪土拌匀摊平,然后站起来,双脚并拢,轻轻踏实踏平,一是注意一定要平,二是注意不能混和上砂粒。然后,及时用“刮子”来回复砂地的平整。曾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青城,开春各生产队组织社员集体“喂粪”,可谓是东风浩荡,人如潮动,分工合作,流程有序,场面壮观,气势夺人!
“谷雨前,种丝棉”,谷雨前是种棉花的最好时机,青城人种绵花当天先要烫籽,就是烧一锅将要烧开的热水烫绵籽,烫棉籽很有学文,也是青城人的智慧,一般由有经验的老把式把关掌握火候和时间,这里面蕴含道理具有非常的科学性,因为棉籽上带绒,增温保湿,有利于苤芽健康发育。棉籽下种,每人手提一小筐装好烫过的棉籽,一手拿小扒耙,在砂地里按“粪窝子”三角形定位,确定两角和对边中点先后扒开砂层,抓一小把棉籽约十几粒置入土中,然后用扒耙轻轻扒上略一寸厚的细砂砾,再盖上粒径约为两三寸的小石片。为什么要盖小石片,这正是为了防晒保墒,这种细节,不得不令人赞叹。就这样,每个“粪窝子”种三窝棉花。一个星期后,棉花发芽探出头来,人们用一根三尺多长的竿子及时揭盖,确保幼苗顺利成长,十余天后间棉花,每窝按优劣选留三株,然后用扒耙将砂砾拥实棉苗。以防风吹摇摆而小苗夭折。
节气到小满,棉花长到五寸左右即将分枝时,此时天气也不断增热,这时最容易起蜜虫(蚜虫),为了防止或消灭蜜虫,乘棉花苗柔枝软,人们用菸筋子泡水,盛入碗内浸洗棉苗,后来有了喷雾器,就更方便了。这是青城盛产水菸有大量菸筋的优势,也是青城人的智慧,此法防虫灭虫很有效,也有助于棉花的成长。夏至后,棉花长到有五六个担子枝(侧枝)时就要齐尖打顶,担子枝上有四个花苞节时就掐去担子枝的枝尖,随之,枝上的花陆续也就开放,淡红淡黄,非常好看,由于大多数花都开在叶子下面,远处并不引人注目,但近观犹如西施浣纱。美哉!惜哉!赋诗留影,以颂情景:
六月骄阳红似火,
偏怜来去几徘徊。
娇妍淡雅无人赏,
繁叶为有蜂蝶来。
三伏天是棉花的开花结实阶段,也就是最关键时候。每隔两天必须打掐,并注意下面是否发冒条,如果遇上下雨,天晴后别的农活推后,首先到棉花地里掐笋(青城人把棉枝丫叉处不断努出的新芽叫笋)打冒条,因为,雨间棉花枝叉间新芽发的出奇的快,冒条一两天就能冒出一尺多高,千万不能马虎,根本不能耽搁。要确保担子枝上的棉挑坐老,就必须要勤打掐,上心守正,自然会花落桃成。其实,担子枝上最后若能平均保证有三个棉桃,就非常满意了。七月十五中元节,棉桃在日照和秋露下已显得老扎稳当,但见担子枝无语沉甸甸,“老疙瘩”向人微微笑。
节气到秋分了,棉桃纷纷开裂,棉花地里白茫茫一片,美哉!壮哉!我难忘种棉花的劳作过程,难忘棉苞盛开时的淡雅清香,难忘精管细作的人文情节,更难忘白茫茫壮观美丽的棉田。忆旧感怀,长调咏歌:
谷雨前,早种棉,
撮来绒籽卧砂田。
保墒妙压石头片,
旬日棉芽动臂肩。
不失时机掀揭盖,
探头舒展见蓝天。
二三苗中择优劣,
五六枝头齐顶尖。
小暑期,枝叶茂,
花开淡雅尽娇妍。
尽情绽放远尘世,
大暑成桃堪绝怜。
细雨催芽勤打掐,
棉桃坐老赖晴天。
秋分前后桃开裂,
喜看茫茫雪满田。
□吴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