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访谈丨故乡的深情歌者——访作家张富奎
张富奎,1958年生,兰州市榆中青城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甘肃毛体书法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文学作品有《家在青城》《心在青城》《梦在青城》诗书画乐集,电影文学剧本《闯王悲歌》,音乐诗朗诵作品有《母亲节的思念》《青城颂》《敦煌组歌》等二十多首。2018年,在兰州举办纪念毛主席诞辰125周年个人毛体书法展,共展出其手书毛主席诗词题词108幅。
张富奎为人谦和、文雅、热情,多年来他创作了无数诗歌、散文、随笔、楹联、歌曲、绘画等不同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一篇篇深情而歌的作品背后,好似留存着他人生中历久弥香的故事,留待读者寻觅和感悟。
张富奎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西北乡村,苦难的生活造就了他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刚毅。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高中毕业又家境贫寒的他便无奈地结束学业回村劳动,为了生活甚至去城里掏过大粪。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使我丧失生活的信心。”在张富奎的心中,那段艰苦的岁月至今令他难以忘怀:“每天我都会抽空看书学习,甚至还经常拿张破纸学速写。而白天的辛劳和汗水,便会在夜幕下的专注时光中缓缓消散。可以说,当年的一副大粪担子,成了我今生丈量苦累的一把尺子。”
到了不惑之年,张富奎又开始自学钢琴,并在诗词作品《学琴放歌》中生动记载了学琴的时光:“为追梦,我把钢琴当恋人;为追梦,我把乐谱当滑梯爬;为追梦,我把琴凳当摇篮坐;为追梦,我把孤寂当茅台饮。”
多年来,张富奎一直是几近苛刻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着“修炼”,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创作。尤其是,他对家乡青城古镇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对于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他就像一位热情的、深情的歌者。
他在《青城颂》里写到:“自从天女在这里点缀了胸针,注定这里人杰地灵,卧虎藏龙。秦皇指点长城,汉武挥手屯田,宋将狄青筑条城,明时闯王隐山洞,千年风霜染山林。自从武侯的香草种子在这里生根,注定这里水烟兴盛,远近闻名……自从孔孟圣像在这里落成,注定这里是仁义之乡,风雅青城。”
字里行间,不仅带着真挚的感情书写着家乡的历史,还饱含热情地描绘了家乡的人、物、事,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为他年复一年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也因此,他才用《爷爷与青城》《家乡荷塘》《娘娘庙记忆》《祖宗的水烟瓶》这些温暖的记忆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在张富奎的文字中,还经常会用浓浓的乡愁去表达对文化传承与人文延续的忧患与责任。他在作品《我拼命在“还债”》中,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懵懂的他随爷爷不得已烧毁了祖传线装古书的那份痛心与遗憾。
“这一直是我心头的一块石头。之所以,这么多年我的努力,就是要用自己的笔让‘诗书传家远,忠孝继世长’的传统延续下去。”张富奎感慨地说。
在他的作品《难忘的“瓜皮碗”》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旧日时光里的温暖故事。那时候,生活并不富裕的人们会在山路边放置自己节省下来的小瓜,只为能解赶路人的饥渴。那些静静地放置在路边的“瓜皮碗”,更像一个大海中的灯塔给赶路人以善爱的指引。
“那是一段往事,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刚满十岁的我跟母亲去姥姥家,也是我第一次去姥姥家。”张富奎一边回忆一边重温那段难忘的记忆:“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拉着我出发了,那段很陡很高的路大约花了我们两个多小时。母亲拽着我爬山,我都不敢回头看,等到了山顶我已又渴又累。母亲不得已将背着本来要给姥姥的小西瓜碰开了一分两半,给我解渴。我想一口气吃完,这时母亲摸摸我的头却不让我再吃了,那一刻我还对此感到十分不解。”
“看着我迷惑的眼神,妈妈告诉我,原来是要把这些留给一样赶路到此十分口渴的人,因为凡事都不能只想着自己。”说到这里,张富奎的思绪已经完全沉浸在记忆中:“于是,我们找了个路边靠阴面的土坎下,拔了点草藤放在弄平的土上面,然后口朝下放好没吃完的两个‘瓜皮碗’,就继续赶路了。”
大约过了两小时,年幼的张富奎又开始口渴了,可是在这前没庄子后没店的地方哪里会有水喝。就在他正闹着喝水的时候,却突然在路旁靠阴面的地方惊喜地发现了瓜皮碗。
“我急忙过去,拿起了瓜皮碗就要吃,母亲却拉住了我。”张富奎说:“她把手上的土拍了拍,用手掐了点瓜让我解了解渴。我想多吃点,母亲却又让我把瓜皮碗放回了原处。经过这件事,我也算是真的明白了放置‘瓜皮碗’的良苦用心,便听从了母亲的安排并继续赶路。”
“就这样,我和母亲走了两天才到姥姥家,一路上遇到了七八次‘瓜皮碗’。实际上,有的‘瓜皮碗’里面已没有瓜瓤了,可见它已不知解了多少赶路人的渴,但还是依然静静地放在那里。而我每见到一个‘瓜皮碗’,都会不由自主的心生无限敬意。”
“我想说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优秀传统美德的支撑。”张富奎由衷地说:“尽管在过去,他们中也有很多很多人像我母亲一样大字不识一个,但传统美德却代代相传,终使我们这个民族自强不息。而这段特殊的经历也是影响了我的一生,使我在生活中读懂了什么叫善爱。当然,这也让我体会到了曾经苦难的人更懂幸福,特别是在孩子品格的形成过程中,父母潜移默化的教育至关重要,而优秀的传统美德也一定要在新的岁月中发扬光大。”
采访的最后,张富奎用一首《自语》小诗表达了自己此时的心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自 语
一
退休五年未敢休,
研学书法苦作舟。
诗书画乐当美酒,
一杯一杯似封侯。
二
父辈农民哪有休?
从小到老忙田头。
吾辈今逢好时代,
怎让时光空自流。
三
利国利家不言休!
添砖添瓦初心守。
闻鸡起舞醉太极,
管它春夏与冬秋。
- 2022-06-10敦煌壁画中的节气之美 ——《敦煌岁时节令》编后
- 2022-06-10“丝路非遗”齐聚甘肃张掖:泥人舞秧歌 巧手织锦带
- 2022-06-10祁连秘境巴尔斯雪山 裕固欢歌入画卷
- 2022-06-10甘肃加大“引客入甘”旅游政策优惠 “旅游包机”补贴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