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民俗风情

西和乞巧节: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22-07-29 10:5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西和乞巧节: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仍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七夕“乞巧”习俗,并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七夕节民俗活动之一,其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仪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亦属独一无二。2008年,西和乞巧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人教版的小学教材中有篇精读课文——《乞巧》,这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一首广为流传的七言绝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农历七月初七夜,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民间的七夕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传说,乞巧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关——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寂静之夜,万千喜鹊飞上银河,为在银河两岸遥遥相望的牛郎和织女搭起天桥,使一对有情人得以相会。据说,这个深夜,如果站在葡萄树下,静静聆听,还能听见牛郎织女的说话声……

  相传,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因此,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诗人林杰的这首朗朗上口的《乞巧》诗作,就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的美好心愿。

  在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西和、礼县,七夕似乎与鹊桥相会的神话关联不大,这里的七月七,是民间神圣的七巧女儿节,是当地少女一年一度的盛装聚会。

  青春正盛的她们,谁不愿意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呢?

  “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节会的核心区域之一,就在距西和县城5公里的姜席镇。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年轻的姑娘们怀着对巧娘娘虔诚的心情,翘首企盼,迎请织女来到人间,祈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当地人称其为“乞巧”。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节段,姑娘们为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憧憬着、沸腾着。

  一位泥胎的巧娘娘身着霞帔坐在中堂,大家叩首膜拜。姑娘们用歌声抒发的,是西汉水养育的女儿们对传说中巧娘娘的祝愿,也是对自己花样年纪的祈福。待嫁闺中的姑娘描着青黛,穿上彩衣,花枝招展地游走着,粉面桃花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她们用自己的巧手扎起花束,炸上油香,端上供果,站在巧娘娘的神龛前,虔诚地齐唱《迎巧歌》:“每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莲花台,南天门你开开,把我巧娘娘送出来。一片天两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缎子鞋,我打高山接你来,巧娘娘穿的偏带鞋,我打河边接你来……”

  乞巧仪式上的唱词,内容极为丰富——要么表达对巧娘娘的思念和崇敬之情,要么赞颂美丽真挚的爱情,再或者吟唱西和优美的风光,讽诵世态人情;曲调共有三种,即祈神祭祀类歌词、生活劳动类歌词和历史时政类歌词;乞巧仪式上的舞蹈也是花样繁多,有跳麻姐姐、乞巧歌舞、“打十”舞等。

  听到姑娘们的歌声由远而近,接巧的、早在上房等待的女主人,双手接过姑娘们请来的巧娘娘,恭恭敬敬安放在桌上留出的空位置上,引导乞巧姑娘点三根香,烧三刀黄表纸,磕三个头。姑娘们从门里一直到院子齐齐跪下叩拜,歌声又一次唱起:“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巧娘娘请上莲花台,天天教我绣花鞋……”

  美妙的歌声传遍仇池大地,在盛夏的河谷升腾,传递着姑娘们的喜悦,唱出她们内心的期待,期望自己有一手好女工,做一手好茶饭,嫁一位好郎君……

  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是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汉水沿岸的许多村庄,一直传承着这样隆重而盛大的仪轨,每年从七月初一前夜到七月初七深夜结束。

  过去,也许是因为生活的窘迫与无奈,人们尤其是未出嫁的姑娘通过对巧娘娘的膜拜,乞取智慧、乞取娇容、乞取生活的技能,从而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但到了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成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辛劳一年的人们的狂欢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甚至比过年都热闹。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雷媛 刘小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