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原标题: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清代 《福贵岁朝图》
每年的春节,对“年味”的讨论非常多。春节发展到现在,人们过年吃年饭、看春晚、互拜年……那么在古代,人们过年又有什么习俗和趣事呢?
古代的春节什么样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
古代的春节什么样呢?从清代丁观鹏的《太平春市图》中即可想象当时置办年货的热闹场景。清朝《京都风俗志》里记载,“十五以后,市中卖年货者,星罗棋布,如桌几笔墨。人丛作书,则卖春联者。五色新鲜,千张炫目,则卖画幅者。以及芦棚鳞次,摊架相依,则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积满道,各处皆然。……买麻秸、栢枝、米面、菜蔬,果品、酒肉,鸡鱼,凡食用之物,置办一新,以预过年……”
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有守岁的风俗,苏轼《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红楼梦》中也有关于除夕的记载:“已到了腊月二十九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在除夕,桃符是必不可少的。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陆游也在诗里写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了桃符,门神也是不能少的。明代以前,悬挂钟馗像是年节时一项重要的风俗活动,用以驱鬼辟邪,至明清之交此风俗才渐渐移向端午。
图中画钟馗,犀利的目光紧盯着飞来的蝙蝠,一手持如意,一手扶在小鬼的肩头;小鬼双手捧着盛有柿子和柏枝的托盘,寓意“百事如意”。
一切准备就绪,正月初一全家老小端正穿戴,依次祭祀祖神,祝贺新春。敬奉椒柏酒,喝桃汤水,饮屠苏酒,吃胶牙糖,吃五辛菜。每人吃一个鸡蛋。饮椒柏酒,是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而且喝酒的次序是从年纪最小的开始。
到了正月初七,是人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在古诗词中,高适就曾经写过《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以表达对杜甫的思念之情。
那么,在人日,古人要吃什么?“以七种菜为羹。翦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以头鬓。亦造华胜以相遗。”《荆楚岁时记》里所说的七菜羹,即取七种早春新鲜蔬菜做粥或羹,取迎新去晦之意。
除此之外,放灯、观灯也是古人在春节期间重要的娱乐活动,《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灯数以百有八盏为率,有四十九盏者,有按玉匣记本命星灯之数者。”《燕京岁时记》也说:“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
到了“花市灯如昼”的正月十五,观灯之景就更热闹了,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又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华丽胜景。
由此可窥见,古人的春节也别有一番趣味,虽然没有手机,也没有春晚,但有最朴素又最真挚的祝福和热闹。
新春佳节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佳肴,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古人对春节的别称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春节”只是上个世纪初才兴起的晚近说法。在古代传统中,这个节日被称为“新正、新岁、元日、元旦”等,“春节”则是另有所指。不管叫什么,民间都一直俗称“过年”。过年其实不仅是春节,而是从腊八到元宵,甚至到二月二的一系列年庆活动。
在“过年”的一系列年庆活动中,除夕或者春节无疑是其中的高潮。古时候,无论叫新正、新岁还是元日、元旦,顾名思义,都代表新的一年的开始。而“除夕”,指的也是新旧交替的那一个夜晚。
从物候上来说,一年又一年的轮回转换,四季更替,是最明显不过的时间周期之一。古时候,人们也很早就有了“年”的概念。我国古代的年首先是与农作物一年一度的收获相关。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说文》则称:“年,谷熟也。”
一年周而复始,这当然是个值得庆祝的时刻。那么,把什么时候算作一年的开始呢?正如前面所说,谷物丰收是“年”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我国的周代,把完成收获的季节作为一年的开始。《诗经·七月》中记载了周人禾谷登场后人们庆祝欢乐的场景:“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周人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因此在十月末、十一月初过年。《诗经·七月》记载的,其实就是那个时候人们“过年”的场景。
直到汉代中期汉武帝的时候,才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此后历法虽然经过不断修正,但这个一年开始的时间却一直没有改变。
岁首既然确定,相应的庆祝活动自然也就移到这个时间进行。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皇帝清早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同时百官也得到新年宴饮的赐赠,这时礼乐齐鸣,百戏腾跃,一片欢乐景象。
在汉代朝廷的影响下,正月旦也成为民间的节日。后世正月拜年的传统即由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
隋唐春节,称为元日、岁日、元正。从唐代开始,春节成为政府法定假日,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日七天假期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每逢元日,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庆贺新年。
宋元明清各朝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在民间,各种节庆活动也是越来越热闹。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从早上就开始互相庆贺。家户店面都张灯结彩,平时的娱乐场所更是车水马龙,平时难得出门的贵族妇女也盛装出游。贫民小户在年节也换上新洁的衣服,把酒相酬。
南宋时,年节出门游览寺庙宫观的风气很盛,寺观游人整天不断。年节是人们聚会的良机,家庭宴会气氛热烈,“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明清时期,元日过新年的习俗更是固定化,我们在小说《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到很多精彩的描写。
1913年,农历岁首由以往的“元日”“元旦”改称“春节”。所以,“春节”的叫法不过才有百年的历史。
(本文由编辑综合整理)
- 2023-01-19南佐“古国”:黄土高原上最早的国家
- 2023-01-131940年航拍照片公布 看看83年前的兰州城
- 2022-12-29红色的学校 革命的熔炉——抗大七分校在陇东
- 2022-12-23虞关山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