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独家

首届渭河文化论坛在渭源县举行

23-08-01 16:1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中国甘肃网8月1日讯 近日,以“弘扬渭河文化·讲好渭河故事”为主题的首届渭河文化论坛在渭源县举行,渭源县委书记包世权出席论坛并致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芝兰主持论坛。刘云辉、张天恩、张宝通、冯玉雷、屈文焜、连振波、唐震等专家学者作主旨演讲及论坛交流发言。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天恩教授作题为《仰韶文化玉器的再认识》的主旨发言,首次发布陕西临潼芷阳遗址前不久考古出土于的老官台晚期白玉环(距今约7000年),不但为2002年在渭河峡关桃园遗址考古出土距今7200年的白玉环提供了佐证,也有力地证明距今7000前渭河流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玉器加工技术,无论这种技术是交流中传入,还是在陇山两侧的渭河流域自行发展而来,都具有开拓创新价值,意义不可估量。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长、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刘云辉教授作了题为《关中地区渭河流域史前至汉代玉文化大观》的主旨发言,通过对大量史前玉器及商周时期玉器的介绍和解读,证明渭河流域是玉文化、玉料交通主要要道。

  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一级作家冯玉雷作了题为《玉文化在渭河经济带创意发展中的驱动作用》的主旨发言。2023年5月12日,冯玉雷在临夏史前文化论坛中提出建设甘肃玉文化考古遗址公园群构想。冯玉雷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肖景匀博士访谈中也介绍了这个项目,访谈文章发表在2023年《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2023年7月12日,冯玉雷在“2023积石山县大禹文化论坛”中围绕大禹“导河积石”文化品牌的当代价值,探讨大禹精神在国家黄河公园建设中的核心价值作用。2023年7月23日,在首届渭河文化论坛中再次强调渭源处在洮河流域和渭河流域交通的枢纽位置,能够与临夏等地协同合作,在渭河经济带创意发展和甘肃玉文化考古遗址公园群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帕米尔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从西向东伸展到秦岭,成为华夏大地的主要脊梁,它们与黄河一起成为沟通内流区与外流区的重要人文与地理要道。从司马迁、班固到清代乾嘉学派的史地学家,许多都对昆仑山、罗布泊是黄河真正源头的说法深信不疑,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正是基于黄河贯通青藏高原、大西北及东部地区的交流互动功能,尤其与甘青地区丰富的优质玉料资源向东部地区输送有关。

  大禹治水能够取得成功并且建立华夏第一个王朝,是多元一体中的玉文化基础。大禹所处时代,“九州”的方言、民俗、文化心理差异很大,能够得到广泛支持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对玉文化的认同。甘肃省临夏、定西、白银及河西走廊等地有丰富的玉文化和大禹文化资源,依托洮河、渭河、大夏河、祖厉河等黄河重要支流和优秀文化遗产,以玉文化和大禹精神为文化纽带,将甘肃相关地区纳入到国家黄河公园建设,创建甘肃玉文化考古遗址公园群,在乡村振兴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包世权代表县四大班子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朋友表示欢迎。他说,渭河文化缘起渭源,渭河滋养了五千年华夏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深度挖掘、创新传承,使更多朋友了解渭河文化、厚植文化底蕴、守护文化血脉,加速推动渭河文化的根和魂走出秦陇、走向全国。

  包世权介绍,近年来,渭源县聚焦独有的“源头文化、治水文化”等,全力做好挖掘、保护、传承文章,打造底蕴深厚的“文明之河”,以守正创新焕发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此次举办渭河文化论坛,邀请引领中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在渭水文化创新传承发展上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在思想碰撞、对话交流中,梳理渭水文明、诠释渭河文化、推进文化交流,必将进一步找准渭河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路径,推动渭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期待大家畅所欲言,发表精彩演讲,全方位、多角度研究阐释,为渭河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增添渭水魅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