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化热点

走进天水伏羲庙,感知伏羲文化

23-08-14 09:5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辑:刘姗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三阳川的卦台山下,渭河自西向东经年不息地流淌着,在此形成一个巨大的“S”形,这里南北两山绵延不断、若抱若合,宛如两条盘蜒的巨龙,犹如一幅巨型太极图。在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河谷盆地中,卦台山突兀而起,状如倒扣之瓢的山峰。相传伏羲在这里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创画了先天八卦。

  据清代赵世德编撰的《秦州志》记载,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从巡按冯时雍奏立庙于州北三阳川卦台山上,建许多庙宇,以纪念伏羲。

  如今,说伏羲就不得不说坐落于天水市城西的伏羲庙。这座距离卦台山东南15公里的著名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1483年至公元1484年),前后历经多次重修,是我国现存建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场所。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呈宫殿式建筑模式,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院落重重相套,高深幽远,有着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目前,已是国内外研究展示伏羲文化、八卦易学文化、龙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情节和真情,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据史料记载,伏羲,风姓,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天水自古就有民间祭祀伏羲和官方祭祀伏羲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礼祭祀伏羲,至明代由官方主持春秋两祭,一直延续至今,相沿成俗,形成了内涵丰富、厚重、独特的祭祀文化。

  198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恢复了历史上的公祭伏羲典礼,此后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成为天水市乃至甘肃省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品牌。2005年起,公祭伏羲大典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确定每年6月22日举行。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荣列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13年开始,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

  走进伏羲庙,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一门、先天殿、太极店、钟楼、鼓楼、来鹤厅等。置身于伏羲庙,就会发现层层推进的建筑格局,形成了庄严雄伟的风格。庙内各院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

  步入伏羲庙主体建筑的中院,如同置身于一座古老的四合院,盈盈古意,悠然而生。庄重威严的先天殿就在中院的后部正中,因居高凌空而宏伟壮观。进入大殿内,即见高约3米有余的伏羲圣像,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无言而化。

  伏羲一画开天,肇启中华文明,点燃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火种,奠定了中华民族千载传承、繁荣昌盛的深厚根基,为中华民族奠基和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被尊称为“人祖”“人宗”“羲皇”。

  相传,伏羲结网罟、养六畜,教导人们结绳织网,从事渔猎,使原始先民由自然采集生活转变到农耕和狩猎时代,促进了原始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立九部,设六佐,以龙纪官,实现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开始了社会分工;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使人类由原始群婚杂居向夫妻家庭制度转移,对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产生了重大作用;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人们对自然的最初认识,形成了四季八节的中国历法基石;制琴瑟,作乐曲,使中国礼乐之邦文明初露;尝百药,制九针,开创了中华医药研究和针灸之先河;画八卦,立阴阳学说,形成了中华哲学发展演变的文化主脉;造书契,代结绳之政,成为中华文字的重要源头。

  几千年来,人们把上古先民不断进取的强大创造力和伟大的历史功绩,都聚集于伏羲的形象中,通过祭祀,表达对中华人文始祖开创文明、教化万物的崇尚和敬意,从创造、包容、和合、进取、创新、坚韧不拔的伏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丝绸之路横贯全境,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而在甘肃这幅雄浑壮丽的画卷中,位于陇东南的天水则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山清水秀,气候温润,宛如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甘肃东南端,素有“羲皇故里”“陇上江南”的美誉。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天水又以伏羲文化、大地湾史前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共同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伏羲文化”概念提出虽晚,但伏羲文化属历史文化范畴,是史前文化和历代信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自有伏羲即已存在。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雁翔认为,伏羲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选择和确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在其身上体现着一个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尽管从研究视角伏羲可以有“传说”“神话”诸如此类的提法,但伏羲文化真真切切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历朝历代对伏羲的崇拜,其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尊重,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研究伏羲文化,弘扬伏羲文化,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其一,通过研究、祭祖及讲好伏羲故事等,追寻中华文化精神及其发展源泉,从而丰富中华古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其二,可为华夏文明探源工程提供遥相呼应的民俗史证。其三,可与伏羲祠庙所在地横向联合,为开发旅游助力。(作者:田野)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