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悠长 花雨缤纷——长演四十余年,舞剧《丝路花雨》历久弥新
原标题:【畅享丝路 遇见敦煌——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丝路悠长 花雨缤纷
——长演四十余年,舞剧《丝路花雨》历久弥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8月12日,泉城济南,舞剧《丝路花雨》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成功上演,偌大的剧院座无虚席。大幕轻启,观众的目光都被华丽的舞台和优美的舞姿所吸引……演出结束后,台下的观众掌声雷动,甘肃演艺集团演出经营部部长周文帅说:“济南的观众太热情了,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演职人员在台上谢了3次幕。”
济南市民王娟在看完演出后说:“我是一名教师,在看完《丝路花雨》后,我决定以后多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希望我的学生们能记住在祖国的西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敦煌。”
伸颈、含颈、拧腰、出胯、勾脚……新颖的舞姿赋予了敦煌舞独有的魅力,也让世人知道了这部源于敦煌的舞剧——《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作为中国著名的民族舞剧,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享有“中国民族舞剧之最”“中国民族舞剧里程碑”“东方的天鹅湖”等美誉。
曼妙灵动的反弹琵琶、大气沉稳的千手观音、仙气飘飘的霓裳羽衣……凝固在墙壁上的舞蹈被演职人员赋予了新的生命。心应弦,手应鼓,弦鼓声声,回雪转蓬。精妙绝伦的舞姿和别出心裁的创意赢得了台下潮水般的掌声。
《丝路花雨》博采众长,集中国霓裳羽衣舞、敦煌舞、土耳其舞、黑巾舞、波斯马铃舞、新疆舞等各种舞蹈艺术形式于一身,为观众呈现了一台舞种类型多样、舞蹈造型新颖的大型舞剧。
作为敦煌舞的开山之作,《丝路花雨》以唐朝盛世为历史背景,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创作主线,讲述了在古丝绸之路上善良淳朴的神笔张、英娘父女为救助外国商人,所发生的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
20世纪70年代,甘肃省歌舞剧院的编导们怀揣着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敦煌文化的敬仰,七进敦煌,从莫高窟2000多尊彩塑和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寻找灵感,发现了敦煌舞特有的S形曲线运动规律,把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了舞台,并最终创排出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停留在壁画上的人物、场景穿越千年被搬上了现代舞台,人们从舞台上听到了写在千年时光里的诗,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丝路花雨》认识了敦煌、认识了甘肃。
黄沙漫漫,难掩丝路古道的声声驼铃。时至今日,《丝路花雨》已经走过了四十四年的光阴,演职人员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无数创作者、表演者、观赏者和研究者对它的情感和思考从未止步。
演出四十四年来,这棵生命之树依然常青。时代在进步,艺术在发展,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四十多年来,《丝路花雨》在首次创排后也迎来了两次大的创新——
第一次是2008年,《丝路花雨》为北京奥运献礼进行了创新,经典桥段从英娘独舞变成了英娘与神笔张父女的双人舞。其他舞段也在不断打磨提升,融入了更多富有观赏性的舞蹈和令人难忘的剧情。
第二次是在2016年,古老的敦煌迎来了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舞剧《丝路花雨》也为这次文化博览会进行了再度创新。演员的服装、道具、造型都有了新的改变和提升。投影技术、大屏技术等现代化数字技术在舞台上得到了大幅运用,从剧情到故事背景,观众从方方面面都感受到了丝绸古道的辉煌,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
四十多年间,《丝路花雨》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为国人带去了敦煌文化。它还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先后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演出400多场;仅2018年-2020年,《丝路花雨》团队就出访了25个国家进行演出。
如今,甘肃演艺集团积极开发数字产品,拓展线上文化交流载体。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云剧场”,深入挖掘“云演出”。2022年夏天,《丝路花雨》进行了云端全球首播,共吸引超20万人在线观看。
洗尽铅华始见金。细数它的履历,从1977年开始创作,到1979年首次公演,再到2008年、2016年两次大的创新,《丝路花雨》始终不忘初心,才创造了如今的荣耀,成为中国唯一一部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常演常新的经典剧目。
在古老的壁画中诞生,在现代的舞台上常青。一场《丝路花雨》,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让人们记住了甘肃,并在全国掀起了“敦煌热”,在世界刮起了“中国风”,这部民族舞剧也在四十多年的演绎中不断成长,历久弥新……
- 2023-08-15【喜迎第六届敦煌文博会】长图|前沿科技为敦煌石窟留“芳华”
- 2023-08-15【甘快看】感知敦煌文化
- 2023-08-15【甘快看】嘉峪关打造“天下第一雄关”超级IP
- 2023-08-15【甘快看】“十三花”里品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