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敦煌筑高地
8月9日,游客在敦煌莫高窟景区游览。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晓亮
文物保护工作者对洞窟进行数字化影像采集。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国华 李满福 杜雪琴 施秀萍 董文龙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 静
有些人,永远可爱,永远值得书写,比如敦煌人;有些事,永远重要,永远值得去做,比如敦煌学。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树‘典范’,建‘高地’,这不仅是敦煌研究院新的起点和发展方向,也是敦煌研究院在新时代需要赓续接力,不断攀登的两座文化‘高峰’。”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国家高度,立足文化强国建设,在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从点滴做起,以年为日,持续发力,取得喜人成果——
逐步形成国内领先、世界认可的科学、系统、完善的保护管理体系,已然树起“典范”旗帜;
对标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全世界敦煌学焦点、全世界公认的敦煌学学术发布及学者聚集平台、充分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标准”,“高地”建设更上层楼。
强研究,夯基础,掌握敦煌学研究话语权
为了莫高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敦煌石窟全集》又有了新进展:《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考古报告》计划今年底出版。
以文字、测绘、摄影,详细记录了洞窟位置、窟外立面、建筑结构、彩塑、壁画、题记、保存状况,并全面收集了相关资料和前人调查成果,同时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测量,还与国家的大地坐标系关联起来……《敦煌石窟全集》成为国内外首部科学、完整、系统著录敦煌石窟全貌的考古报告,是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百年系统工程,也是推动石窟考古行业长久发展的奠基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
按照这部考古报告,在历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洞窟进行有效复原还原。
夏季仓强光炙烤、冬季仓寒风凛冽、风雨仓狂风骤雨……很难想象,一年四季、风雨雪霜竟然同时出现在一个时空。
这是国内首个用于文物劣化机理研究的大型多场耦合实验室,可模拟-30℃到60℃、10%至90%相对湿度,以及风、雨、雪、太阳照射等一年四季的各种气候条件。
“文物保护要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就必须做好文物劣化的深层次机理研究。”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研究人员张博说,实验室将仿真与模拟试验技术成功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为探索文物病害成因、机理和防控、防治、修复科学技术提供良好实验平台。
建设敦煌学研究“高地”,牢牢掌握敦煌学研究话语权,必须用“实力”说话。
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敦煌研究院全方位、多维度进行敦煌学研究,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研究基础,持续培育多学科交叉的文物保护科研团队,形成了成套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关键技术、规范标准与专用装备,建立了预防性和抢救性并重的科学保护体系。
“基于敦煌石窟及其藏经洞文物的多元价值,我们开展了石窟艺术、石窟考古、敦煌文献、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多领域深度研究,构建了敦煌石窟、敦煌艺术、敦煌文献并重的学术研究体系。”苏伯民欣慰地说,敦煌学研究已是硕果累累。
——敦煌文物保护研究方面,成功申报和开展“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多场耦合下土遗址风化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丝路相关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8项,开展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42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40余件,编制技术标准13项。其中,两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保护技术获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方面,承担和开展“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成《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二卷)编撰,推动《麦积山石窟考古报告》第一卷、第二卷和《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考古报告》《北石窟寺第165窟考古报告》编写,开展《敦煌石窟内容总录》修订,出版《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通过现代科技应用和多学科合作,探索石窟寺考古理论、方法和技术,初步构建起石窟寺科学考古研究体系,考古报告规范化编撰体系。
——敦煌文化研究方面,承担“敦煌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研究”“敦煌多元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国家级、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项目50余项;开展“海内外藏敦煌西域古藏文书信文献整理与翻译”“法藏敦煌汉文非佛经吐蕃文献整理与研究”“敦煌研究院藏回鹘文文献整理与研究”“吐蕃时期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出版了31卷大型图录《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刊布了甘肃省13家单位收藏约6700件的敦煌藏文文献;出版相关研究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敦煌艺术研究方面,整理出版敦煌艺术研究集大成者著作《敦煌艺术大辞典》,全面展示敦煌艺术的整体面貌和研究成果,填补了敦煌艺术研究在大型综合类辞书出版领域的空白。
与蒙古学、藏学研究等交叉融合孕育出大量新的学术成果,由敦煌文化衍生到丝路文化……敦煌研究院不断拓宽敦煌学研究领域,建设丝绸之路研究与敦煌中心,建成“敦煌学信息资源”和“敦煌遗书”数据库,敦煌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搭平台,挖深度,掀起敦煌学研究新热潮
石窟考古与艺术、敦煌文献、敦煌史地、敦煌乐舞、文化遗产保护……自1983年创刊以来,《敦煌研究》立足敦煌,放眼世界,不断拓展涵盖领域,不断汇集壮大海内外作者和读者群,以近200期、4000余篇论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国际敦煌学界广泛认同的标志性领军刊物,发展成为一个聚焦敦煌学、引领敦煌学、共创敦煌学研究新局面的国际学术平台。
积极构筑国家级、省部级以及院校、院企融合平台,树立“敦煌论坛”等学术交流品牌,组织高质量学术会议、讲座、考察与交流活动,扩大国内外合作渠道,形成了跨学科、跨机构的开放、多元合作生态。
历经30多年发展的“数字敦煌”,不仅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还完成290个莫高窟高精度采集和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先后创建“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面向全球上线“数字藏经洞”和“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联合腾讯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
“我们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为研究敦煌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便利,推动各国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小胜说。
在文化和学术研究交流方面,敦煌研究院广搭平台,深挖厚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敦煌道路”。
——依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甘肃省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等平台,举办“敦煌论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敦煌风劲吹五湖四海;
——先后选派140余人次赴美国、英国、日本、印度、阿富汗等国家开展学术交流;
——举办“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管理培训班”和“文物保护标准化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学术会议、培训40余场次;
——开展“莫高讲堂”“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等学术讲座200余场次;
——与故宫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京大学、兰州大学、香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大英博物馆、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圣彼得堡分馆等30多家国内外文博机构和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之外,敦煌研究院发挥自身优势,更注重敦煌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说。
敦煌研究院申请联合组建文物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推动我国石窟、土遗址和古建筑等重要文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建成面向全球汇聚顶尖人才的国家级平台。同时,正在建设的甘肃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依托高水平平台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度,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共出版敦煌学相关专著51部,公开发表论文1095篇;英文学术专著6部,论文38篇;日文专著15部,论文40篇。
“敦煌学已回归故里。”张元林说,敦煌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国家站位、国际视野、世界眼光,携手各界,推动敦煌学研究再攀高峰。
重实践,延广度,扩大敦煌学研究影响力
“‘高地’建设,不仅体现在成果方面,更要体现在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方面。”苏伯民说道。
影响力不只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见行、见效,才是王道。
丝路华光、妙笔生花、天之木铎、伟业征程、紫气东来、生生不息、天人合一……2022年7月23日,国家版本馆落成,由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经过两年多时间创作的飞天神韵等主视觉装饰壁画,令人眼前一亮。
“600平方米的壁画,不仅是敦煌艺术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生动实践,与国家版本馆传承中国文脉的宗旨一脉相承。”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很是骄傲。
一枝独秀不是春。
甘肃锁阳城遗址、山西平遥双林寺、四川观音寺……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石窟寺保护科研机构,敦煌研究院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眼界,持续加大投入,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内容涉及土遗址保护、墓葬壁画保护、石窟寺风险监测技术研发、石窟寺加固技术等,以遍布省内外的鲜明足印,为敦煌学研究转化为实践写下生动注脚。
“这些课题、专利、标准的成功申报和实施,将突破我国石窟和古代壁画保护技术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全面提升我国乃至世界石窟和古代壁画保护的科学性与精细化水平。”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说。
——先后承担壁画、土遗址、石窟寺崖体等文物保护工程80余项。组织开展勘察设计项目100余项,涉及土遗址与壁画保护、规划修编、技术服务、文物影响评估等领域。开展院内外文物数字化保护及展示项目50余项,数字化保护及技术服务推广至四川、陕西、山西等多省份。
——逐步形成集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基础研究、理论创新、技术与装备研发、合作交流、人才培养、成果推广与应用于一体的产学研用发展模式。
如今,这些成功经验被应用到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等石窟寺的保护与研究中,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些成果还推广应用于全国16个省区市的260多个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项目。
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基于敦煌文化价值多元化、国际化禀赋,敦煌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专题展览推介活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中国方案。
“服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敦煌学研究者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苏伯民说,多年来,敦煌研究院始终把“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加快敦煌文化走出去”作为使命担当,让敦煌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敦煌。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苏伯民表示,无论“典范”,还是“高地”,这是两座没有“顶点”的高峰,我们将以“永远在路上”的信念,在更大范围内采取多学科相互交叉、比较的研究方法,推动敦煌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为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影响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不懈奋斗。
- 2023-08-18敦煌文创产品再出“王炸” 这样的手持风扇你见过吗?
- 2023-08-15【甘快看】嘉峪关打造“天下第一雄关”超级IP
- 2023-08-16只此青绿在金城 一河清水送下游
- 2023-08-16经典舞剧《大梦敦煌》黄河之滨精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