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数万枚简牍获展示“舞台”:“一手资料”读懂古丝路
【解说】甘肃是简牍大省,被誉为“汉简的故乡”,出土各类汉简61000多枚,占中国出土汉简总数的一半以上。什么是简牍,简牍中蕴藏了哪些古人的生活故事?近日,甘肃简牍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兰州举行,记者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进行实地探访。
简牍是中国古代在纸张发明之前最主要的书写载体,这些书写在汉简上的生动内容,不仅填补了许多史籍记载中的空白,也为探寻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一手资料”。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揭示了从西汉政治中心长安赴西域“第一国道”秘密的居延里程简,汉代最早记载佛教传入的敦煌悬泉浮屠简等一系列汉简,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同期】甘肃简牍博物馆讲解员 蹇慧东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枚简牍,是我馆所藏的一枚明星简浮屠简,这枚简牍上记载的内容是有关于请人前往浮屠里参与聚会,通过这枚简牍,我们可以得知,其实早在公元一世纪的下半叶,佛教就已经传入了河西走廊地区,并在河西走廊地区有着良好的发展。汉代时期百户为一里,所以当时的里其实就是一百户人在这里聚集的一个称呼,浮屠里就是当时佛教徒的居住地。
【解说】甘肃简牍博物馆数万枚简牍中有大量简帛书信、法律制度、政务军事、天文地理等内容,这些简牍为我们揭开了古人的生活状况。复读这些故事,既能真切地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活动,又能深入探知许多尘封已久的丝路往事。
【同期】甘肃简牍博物馆讲解员 刘舒泊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相利善弊剑册,这个字非常的漂亮,告诉了我们辨别宝剑的四种方法,和辨别弊剑也就是不好的剑的六种方法,那它可以说是宝剑辨别的一个避雷指南。我们的简牍主要是以汉代为主,比如说艺文典籍、官私文书、边塞生活等等,它也为我们了解当时汉代的生活,有着非常好的学术研究价值,也填补了很多历史上的空白。
【解说】据悉,自9月9日起,甘肃简牍博物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展厅常设“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大展陈,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解说、影像互动、场景复原等展示手段,为公众全面、生动地展现甘肃简牍里的丝路文化与中华智慧。
【同期】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 杨眉
甘肃汉简出土其实到现在来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好多人其实并不了解简牍,不知道简牍里面记录了什么样的人,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它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其实大家对这个并不了解,那么通过这个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建立,我们就希望能够将学术研究领域,简牍研究的成果进行转化,让大家更加了解什么是简牍,通过简牍去了解我们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故事。
田鹏鹤 甘肃兰州报道
- 2023-09-14【溯源甘肃文化】光彩绚烂的丝路文化
- 2023-09-11访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会长、齐家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唐士乾
- 2023-09-04如是敦煌
- 2023-09-04“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展”展现丝路文化多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