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最早开始养家马 隐入水中的齐家遗址就是佐证
如今的刘家峡水库库区景色壮观,而在这片美丽的水库下面,曾经有一处遗址,它的发掘不仅为齐家文化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考古专家推测遗址出土的马的骨骼为中国家马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它就是永靖县大何庄遗址。
▲遗址位置图
大何庄遗址发掘时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莲花城的西南部,面积约53,000平方米,是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齐家文化的遗址。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两次进行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今被刘家峡水库淹没。
▲遗址全景
大何庄遗址的西边和南边的断崖上,都暴露有厚约1.5米左右的灰层,内含有齐家文化的陶片、白灰面、红烧土残块以及墓葬等。遗址的东部和北部灰层较薄,厚0.5米左右。这个遗址因为台地的面积较大而且周围都是断崖,灰层又很厚,所以当地的群众都称它为“大台子”或“大灰台”。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发表的《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中写道:“大何庄遗址是一处面积较大,保存较好的齐家文化村落遗址。发掘面积不算很大,但获得了一些新的重要的资料。特别是继武威皇娘娘台遗址之后,这里也发现了红铜器,由此进一步证明齐家文化已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
▲发掘情形
该遗址发掘有7座房基。灶边遗留10余件陶器,1件粗陶罐内装有烧焦的粟粒,室内平台上还发现有1件铜匕。遗址中还发现有窖穴。墓葬共有82座,随葬品中有猪、羊的下颚骨,反映了对牲畜的占有情况。墓地上还发现5处“石圆圈”遗迹,都是用天然扁平砾石排列成圆圈,直径约4米,附近发现有牛羊骨骼和卜骨等。出土遗物有石、骨、陶、铜等质料的器物。据了解,整个遗址的堆积以及所发现的房屋、居住面、窖穴、“石圆圈”和墓葬等遗迹,除九座汉墓外,都属于齐家文化。
在《临夏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遣址发掘简报》中写道:“大何庄与秦魏家两处遣址的发掘,使我们对于齐家文化的性质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它的葬式、随葬品、人骨架上所遗留的红色染料痕迹以及卜骨等,也给我们提供了对于研究当时人们的社会组织、埋葬习俗和意识形态诸方面极为重要的资料。”
▲第7号房屋
由此可以看出大何庄遗址在齐家文化研究中体现的价值。此外,该处遗址还对中国家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在《动物寻古》这本书中写道:“从地理范围看,中国的家马最早出现在黄河上游地区。考古学家在这里的大何庄遗址(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大何庄,距今约4300-3800 年,属于齐家文化)发现了三块马的下颌骨,应该是随葬物品;同属齐家文化的秦魏家遗址(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莲花乡)也发现了随葬的马骨……依据古人很早就有在墓穴中随葬家养动物的习俗,以及齐家文化的墓穴里发现的随葬马骨,我们可以推断,在中国黄河上游地区距今40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驯化的家马。”《动物寻古》是著名动物考古学家、中国科技考古领军人物袁靖先生的新作,该书旨在寻找生肖动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身影,首次从动物考古学的全新角度探究十二生肖,还原十二生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破解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距今约4000—3600年的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为中国家马的起源推测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第3号“石圆圈”
▲大何庄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器
▲大何庄齐家文化骨、铜器
资料来源:
①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
②袁靖:《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③《临夏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
特别鸣谢:中国国家博物馆刘羽阳博士
- 2023-09-19五千年前陇上也有“大都市” 城墙坚实至今屹立不倒
- 2023-09-192000多年前,古丝路“国宾馆”的一天
- 2023-09-19杜甫流离秦州时已经"囊中羞涩" 却为这里留下传世诗篇
- 2023-09-19舍身取义替刘邦赴死 他被天水百姓奉为一方“城隍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