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化之旅

阮熙越:微雕葫芦里的“加减法”

23-10-12 09:27 来源:兰州晚报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阮熙越:微雕葫芦里的“加减法”

  阮熙越正在教孩子们刻葫芦

  构图、雕刻、着墨……阮氏葫芦艺术馆内,年轻的阮熙越伏在案头,用刻刀在葫芦上画出祥云图案,“葫芦是大自然馈赠的材料,葫芦微雕玩的就是细致”。从母亲手里接棒前行的阮熙越,如今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阮氏微雕葫芦技艺传承人。打破传统,推陈出新,她正在不断推出满足现代品位与追求的时尚单品;进校园、上市集,展示微雕葫芦的制作工艺;打造深度游,让外地游客DIY刻葫芦,阮熙越说,要把手工文化传承下去。近日,记者走近阮氏微雕葫芦技艺的传承者阮熙越,感受她在平凡事业中的坚守与破局。

  1 生在骨髓里的坚守

  阮氏葫芦艺术馆位于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内,需徒步一段上坡路方能看到,这里是阮熙越施展非遗技艺的工坊。馆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葫芦制品,少说也有3000件:传统的葫芦摆件挂件、造型新颖别致的葫芦收纳篮、功能性强的香薰与打火机……其中不乏多个国家级获奖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阮氏家族四代手艺人的智慧和心血。

  阮氏微雕葫芦是兰州文化名片之一。从内容来看,吸取中国传统书画形式,以书、画、印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具有传说故事、风景名胜、名家翰墨,以葫芦为依托,附着其上,一枚葫芦在手,远可观其形,近可品其韵。从雕刻技艺来看,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微雕葫芦可谓传奇,因为可以在直径4厘米的葫芦上刻诗两百多首,或在鸡蛋大小的葫芦上刻人物百位以上,笔记细如蛛丝,字迹潇洒流畅,人物眉目清晰,堪称绝技。

  阮氏家族四代人都会这项技艺,但每个人的雕刻内容与风格又不尽相同。阮熙越的外公善雕山水,母亲精攻人物,舅舅喜刻名著。“我母亲12岁就开始跟随我外公学习葫芦微雕,她到今天已经守护这项传统技艺50年,而我算是‘半路出家’。”说起自己的传承经历,阮熙越面露笑意。

  2010年,阮熙越大学毕业。在此之前,她从未想过传承家族衣钵,偶尔征求母亲意见时,母亲也只是说“一切随你”。2010年上海世博会,母亲带着葫芦展品参会,大学主攻英语专业的阮熙越陪同前往,她的身份只是一名翻译。展会上,阮熙越向八方游客介绍微雕葫芦技艺和展品情况,那一刻她感觉到自己与葫芦的联结正在生长。2013年,阮熙越成为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的一名讲解员,了解到非遗文化和传统艺术魅力,“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作为家族的一分子,我有责任和担当将家族这门近百年的手艺传承下去,我与葫芦终究是分不开了。”

  2 讲求创新见月明

  随着时间的累积,阮熙越对这门手艺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微雕葫芦除了是被收藏的艺术品外,还应该赋予它更多的使用价值,让它‘沾’点‘烟火气’。”在阮熙越的不断尝试和努力下,如今的阮氏刻葫芦有了新面貌:从雕刻内容看,网红钟馗、闹海哪吒、动漫人物,有流量又易上手的都被选中;从使用性看,既有功能类的打火机、钱袋子、香薰蜡烛、储物篮,又有时尚单品葫芦手链和搭配不同穿衣风格的葫芦配饰。

  “烟火气”里做了“加法”,阮熙越在传统的葫芦雕刻中大胆做了“减法”,出现在一只葫芦上的人物不再密密麻麻,大胆使用留白突出意境,雕刻画风也更为粗犷。她会挑选造型独特的葫芦器型,只刻一舟、一渔翁,无水,稀稀落落几笔,风骨顿出,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当记者问及如何保护与传承家族手艺时,阮熙越坚定地回答:“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使用的问题解决了,阮熙越又尝试销售。“酒香也怕巷子深,我选择主动出击,随着兰州市集的出现,我会去摆摊,跟年轻人交流的过程中,在输出刻葫芦这门传统技艺的同时也了解她们的喜好。现在看来效果不错,葫芦制成的手链、收纳罐、香囊销量都很好。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葫芦和麻绳的结合品、喜欢没有被打磨过的葫芦原色、喜欢留白的葫芦雕刻……”

  此外,阮熙越和研学机构、旅行社、企业沙龙以及诸多中小学携手合作,推出刻葫芦非遗体验课,让更多人了解葫芦微雕技艺,更好地将这项技艺传承发扬下去。阮熙越说:“面对新时代,传统手艺人不应故步自封、孤芳自赏,而应守正创新、与时俱进,阔步前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