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赋诗五泉山被质疑不合常识?真相其实是这样
原标题:张恨水创作于兰州的一首诗
已故文史学家张令瑄先生,生前曾与笔者谈起,张恨水当年来兰州,曾赋诗一首,其中有一句为“五泉山上听河声”。当时此诗一出,即受到兰州文人学界的揶揄。记得令瑄先生用临洮方言幽默地描述,时人指出张恨水的这首诗,“耳瓜得有多长?能在五泉山上听到黄河水声?”可是由于年代久远,博闻强识的令瑄先生也记不清全诗了。
后来,我在读一些文史资料过程中,格外注意搜寻查找张恨水的这首诗。
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因作品大多写才子佳人,如“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故又称鸳鸯蝴蝶派。他一生先后两次来过兰州,第一次是在1934年6月,张恨水先生在他的《写作生涯回忆》中这样写的:“自‘九·一八’以后,东北整个沦陷,国人鉴于国土日蹙,就有开发西北,以资补救的想法。……所以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想到西北去看看,以求得一个认识。我这时除了写作,没有固定的职业,倒是落得趁机一行,于二十三年(1934年)五月十八日由北平到西北去。”于是他坐汽车由西安来到兰州。
第二次张恨水来兰州,是在1956年,由全国文联组织作家、艺术家组成西北旅行团,与冯至、朱光潜、钟敬文、常任侠等同行。
近日,在读到《宁夏述闻》一书时,竟然发现了张恨水这首作于兰州的诗,今特撰写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
这首诗是张恨水第一次来兰州时所作,张恨水先生此次来兰州除了写作之外,就是到各处走走转转,游览名胜、体恤民情。除此之外,“还有那社会上的热心人士,跑到旅馆里和我长谈,把民间疾苦,向我和盘托出。”张恨水后来回忆说。
在兰州,他先后游览参观了庄严寺(原《兰州日报》社所在地)、金天观(今兰州工人文化宫)等名胜古迹,并把其中的一些景观写进了他的长篇小说《燕归来》。《燕归来》一书中主人公燕秋和健生的活动路线,就是按照他在兰州时的参观路线为序所写。
他对当时的金天观是这样描写的:“过了一条小街就到了雷坛了。原来这里是一个道观,进着庙门,便是一棵很大的槐树。那树身的粗度,大概要两人才合抱的拢。……这里是一座很大的院落。绕了院子四周,全是一丈宽的廊庑。在廊庑的白粉壁上,牵连不断的画着人物画;在廊庑檐边,却列着木料编排的栅栏,游人只能在栅栏外向里看,却不能伸到壁上去抚摸。人物故事是根据了相传的神话,记述了老子的一生。”
金天观原来的确在东西长廊绘有数十米长的壁画,据传为明永乐年间所绘,绘的是太上老君降世八十一回传奇故事,各种不同的“神仙”人物和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画工精细,形象逼真。可惜的是这些壁画如今已荡然无存。
在兰州期间,有一天张恨水应兰州文化界之河声艺社宴请于五泉山,席间备有纸笔,众人请张恨水题词留念。张趁着饮酒方酣,兴致勃勃,挥毫写下了:
“四千里外作孤征,
行遍关西二十城。
借得酒杯浇块垒,
五泉山上听河声。”
其实,仔细品读这首诗可见,诗中的“听河声”也许并不是指的黄河水声,而是指当时的东道主“河声艺社”。所以说当时的一些文人并没有理解张恨水的诗意,明显有些少见多怪、管窥蠡测了。
张恨水在文学创作方面素享盛名,孰不知他多才多艺,在书法创作方面,也颇有建树。他根植传统,尤其是行草书的书写,更是驾驭得游刃有余,跌宕起伏。他的这幅诗作当时就悬挂于河声艺社的大厅中,观者透过这幅作品可以看到,他的书法受到文学滋养的同时,诗作又通过酣畅的书法来表现。
□高羔
- 2023-11-14汉代如何兴修水利?“穿渠校尉”率上万人大干
- 2023-11-14皇室公子战乱中沦为流民 在武威却度过安心读书的时光
- 2023-11-14霍去病执鞭抽出五眼清泉后 这里成了文人"宝藏打卡地"
- 2023-10-08重走杜甫游陇路线 看完这些山水你也想吟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