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遗产 甘肃残疾人以匠心带动创业就业
2022年6月,甘肃省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的第四代传承人刘泉在雕刻泥塑制品。新华社发(石军摄)
新华社兰州12月7日电(记者李杰)60岁的刘泉,左手缓缓转动着手中泥塑,右手轻轻雕刻,很快便完成了泥塑尾部纹理。他是甘肃省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的第四代传承人,已经从事泥塑制作40多年,刚刚获得2023年甘肃省乡村工匠名师称号。
家住平凉市崆峒区的刘泉从小患有耳疾。小时候,他跟着父亲学习泥塑雕刻技术。长大后,他白天打工,晚上自己钻研泥塑制作工艺,遇到问题就虚心求教当地知名的泥塑大师。
经过长期潜心学习,刘泉对龙脊、凤脊等雕刻的技法有了心得,并开始独立构思、设计、制作。得益于当地政府为乡村文化遗产提供广阔展示舞台,他的多组泥塑作品先后荣获省、市、区级奖项。
不仅如此,在当地残联支持下,刘泉为残疾人搭建了就业平台,招收热爱泥塑手工艺的村民,带领周边10名残疾人和20多名村民创业。“只有掌握好手艺才能帮助残疾人稳定就业,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刘泉说。
从“崆峒工匠”“平凉市民间优秀文艺工作者”到中级泥塑艺术师、乡村工匠名师,刘泉获得的这些殊荣让他更加坚定传承乡村文化遗产。
不只刘泉,越来越多残疾人在残联等部门帮助下,自身取得进步,还用各自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匠心带动更多乡村残疾人和群众创业就业。
2021年11月,获得甘肃省乡村工匠名师称号的潘小红(中)带领姐妹通过网络直播帮助更多人学习刺绣技巧。新华社发(佘万青摄)
和刘泉一同获得甘肃省乡村工匠名师称号的潘小红,来自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2岁时左手因严重烧伤致残,8岁放牧时不幸被落石砸中头部险些丧失语言功能,12岁父亲病逝不得不辍学,种种不幸,都没有打倒她。
从开店从事手工刺绣和刺绣装裱,到成立肃南县残疾人文创手工坊,从带领11名残疾姐妹成立肃南县画艺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到研发设计出500多个品种文创类产品,累计带动300余名残障人士、家庭妇女创业就业,潘小红始终热爱生活、执着事业。
“这些年我的成就,离不开政府与残联的关怀和帮助。”潘小红说,只有更努力才能回报社会给予的帮助。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处处长杨燕说,越来越多残疾人在创业就业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残疾人职业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甘肃省残联大力发展活跃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投入资金547.5万元,筛选扶持130个以藏式木雕、麦积山艺术陶瓷、陇东剪纸艺术、敦煌“简牍驿”丝路文化等为主题的残疾人文化创意企业,联合妇联组织打造残疾人“美丽工坊”,创建8个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重点残疾人文化创意企业辐射带动作用。
甘肃省还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将15.88万困难重度残疾人纳入结对关爱范围,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 2023-12-11管弦齐鸣 童声欢唱 “美乐雅韵音飞扬”新年音乐会举行
- 2023-12-11甘肃省青年优秀美术作品晋京展甘肃汇报展举行
- 2023-12-11甘肃教育精神邀你“定义” 网络投票和意见征集正在进行
- 2023-12-09非洲女孩在“黄河之滨”甘肃兰州学跳“敦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