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里的义渠真实存在吗?这个神秘国都的印记犹存
原标题:溯源平凉——从古泾阳到安国镇
泾河乾坤湾
安国镇遗址(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景颢
发源于六盘山东麓的颉河,古称弹筝峡水。作为泾河上游左岸的第一条支流,在流经三关口后,由泾源县蒿店镇苋麻湾流入平凉市安国镇白杨林村,后流经安国、柳湖两镇,至平凉城西八里桥汇入泾河。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发源于泾源县大湾乡的颉河作为泾河北源,把发源于泾源县二龙河的老龙潭作为泾河的南源,二水合流,共同成为泾河的源头。古人把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在史籍里面,很早就有把颉河作为泾河的记载,先秦时就在泾河北岸安国镇今油坊村设立了泾阳县,这是古人把颉河称为泾河的有力证明。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坐落于颉河岸边的安国镇便以悠久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积淀而久负盛名。后来考古成果显示,在安国境内有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东沟遗址,说明很久以前就有人类在颉河两岸生活;这里有先秦时期就设立的县治——泾阳县,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治之一;这里有北周武帝时设立的平凉县,以及同期设立的军事堡垒——胡谷堡,平凉历史的源头可以由此上溯;这里有唐初就设立的军镇——安国镇,是护佑平凉及至整个关中的桥头堡和西大门;这里有明代时的安惠王墓,佐证明代平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东沟寺洼文化“安国式” 平凉历史文化的亮丽名片
1958年夏天,一场大暴雨袭击了泾河上游的颉河川,暴雨引发了山洪。洪水过后,一个消息不胫而走:在今崆峒区安国乡东沟村黑刺洼,雨水冲出来了一座古墓。消息经县、区有关部门层层上报到省上后,甘肃省博物馆很快派员赶往东沟村进行发掘整理。经过现场清理,发现了一处齐家文化与寺洼文化共存的遗址,该遗址位于黑刺洼西800米,包括黑刺洼和庙坪两部分,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米—3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及墓葬。由于事前并无人为盗掘和破坏,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经清理,墓中有一具伸肢仰卧的人骨架,出土了罐、壶、鬲、豆、纺轮等陶器共20多件。这是一座兼有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不同类型的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中采集的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饰绳纹、篮纹,器形有侈口深腹罐、高领折肩罐、马鞍口罐、圈足豆、鬲等;石器有石刀、石斧、石凿、骨锥等;另有铜鼎、戈、蚌饰。采集的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褐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有高领罐、鬲等。而在现场清理出的陶罐,让考古人员眼前为之一亮,这些口沿呈弧线形的陶罐似乎与15年前在临洮寺洼山出土的陶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些陶器与寺洼陶器有些不一样,眼前的这些陶罐,两耳与口沿相连的部分呈整体相称的马鞍形状,即陶罐口沿与耳系上沿呈双马鞍形。令人惊奇的是,这批陶器的形制与寺洼山出土的陶罐器型同中有异,是一种新的类型。
后来经过专家认真识别、定性、定位,认为这批文物的双马鞍型口沿有别于寺洼遗址的单马鞍型口沿类型,是寺洼文化新的样式,于是遵循文物考古中以首次发现地命名的惯例,将在东沟发现的这批陶器命名为“寺洼文化‘安国式’”。
令人欣慰的是,在东沟遗址发现后不久,1963年3月,东沟文化遗址即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存遗址的原貌,当时的考古专家特意对剖面进行了保护性处理,将遗址里嵌在土层中距离地面一人高的一只陶罐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如今60多年过去,我们依然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东沟遗址的原貌。
古泾阳 泾河上游先秦文明的重要坐标
因为地处泾河流域,又靠近关中,所以安国一带最先接受了华夏文明的影响。在商周时期,包括安国在内的陇山以东曾长期隶属于姬姓周族的势力范围。先秦时期,安国所在的泾河上游地区又长期隶属于义渠国的范畴。
义渠国是由义渠戎建立的一个方国,其先祖原居于宁夏固原一带和陇山两侧,是西部诸戎中较强大的一支。商朝时期,义渠戎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邻而居,时常互攻;后又与从邰地北来居住在北豳地(今庆阳市宁县)的先周姬姓部落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在后来的数百年里,为了生存,义渠戎先是臣服于商,后又依附于周。西周末年,犬戎(即猃狁)叛周,率兵南下,杀周幽王于郦山脚下,周平王惧怕狄戎,就迁都到洛邑(今洛阳)。义渠戎趁周室内乱之机,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义渠国(今庆阳市宁县焦村乡西沟村)。义渠国建国以后,连年征战,势力不断强大,其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而在同一时期,建国于渭水流域的秦国也悄然崛起,长期和邻邦的戎、狄发生战争。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宣太后设计在甘泉宫杀掉了义渠王,秦昭襄王趁机发兵,一举消灭了义渠国。至此,与商、周、秦对峙长达800多年的义渠国,彻底覆灭。
灭掉义渠国之后,同年,秦在原义渠国属地置北地郡,郡治在义渠(今庆阳市宁县)。同时在今平凉市境设置了一批县治,包括乌氏、阴密、鹑觚、泾阳等。其中,泾阳县治就在今崆峒区安国镇油坊村,时间是公元前272年。
西汉武帝时期,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于是将北地郡以南地区分置安定郡,郡治在今固原市原州区,泾阳县又隶属于安定郡。东汉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由于羌汉战争的影响,郡县东迁,安定郡迁往陕西美阳,也就是现在的陕西扶风,安定郡所属的21个县也缩减为8个县,泾阳县就是在这次整编中由泾河上游的安国镇油坊村迁徙到泾河下游泾河注入渭河的渭北平原上,也就是现在的咸阳市泾阳县。
从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设泾阳县起,至东汉永初五年(公元111年)泾阳县随安定郡东迁,泾阳县在安国镇油坊村存在了383年。
老平凉 北周武帝的大手笔
在陇东,叫油坊庄、油坊院、油坊沟的地名很多,大概与农耕时代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榨油的油坊有关。但历史上能和坐落在崆峒区安国镇颉河北岸二级台地上的油坊庄一样有名的,却绝无仅有。
泾阳县治从油坊村迁徙到陕西泾阳以后,原先的老泾阳成了一片废墟。到了南北朝时期,鉴于北魏和西魏州郡设置混乱的局面,北周武帝宇文邕对行政建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公元572年,周武帝宇文邕在原泾阳县故地——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设立了平凉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平凉县的建置,平凉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值得注意的是,北周武帝设立的平凉县,隶属于原州总管府下属的长城郡,而不隶属于平凉郡。当时的原州府下辖平高、长城2郡,其中平高郡治在平高,也就是今固原市原州区;长城郡治在长城县(今彭阳县红河乡),统领3县,分别为长城县、白池县、平凉县。3县的县治,长城县在今彭阳县红河川,亦即前秦时平凉郡旧址;白池县在今平凉市西北;平凉县在今崆峒区安国镇油坊村。其时的平凉郡,按史料记载,郡治在鹑阴,也就是今华亭县马峡,下辖鹑阴和阴密二县,也就是今华亭、灵台一带。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加速,均田制被破坏,失地农民成为流民。更致命的问题是,边防节度使制度使边军数量剧增,军阀割据势力已使得唐王朝外强中干。安史之乱,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避免吐蕃从颉河川长驱直入平凉县城,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将平凉县城由安国镇油坊村移至古塞城——今平凉城东三角城一带,由此开始了平凉城作为陇东地区政治军事中心的历史。
从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在油坊村初置平凉县起,至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平凉县城迁至三角城,平凉县治在安国油坊村存在了145年。
由于三角城地势狭窄,居于其上的平凉城只是战时的临时性安置,因此,当陇东形势渐趋平和时,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二月,唐德宗下诏,命令泾原节度使刘昌重新修筑平凉城,将原平凉城由三角城迁址到泾河南岸的南坂上,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平凉城区。为了加强边防,同年三月,刘昌又在平凉城西北35里处的安国镇修筑彰义堡,又称胡谷堡,地址在今安国镇东沟村沟口两面的台地上。刘昌在任期内,在境内共修筑起7城2堡,从而在西北构筑起一道坚固的边防线,使唐朝的边境向西向北拓展了近200里。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1200多年,每次我们沿312国道西行,在东沟村沟口两边的台地上,这两座相对而立的古堡,仍巍然屹立,见证着历史风云流变。
安国镇 宋金抗击西夏的桥头堡
镇,最早只是一个名词,指的是用来压席子角的一种物件——座席镇。到南北朝时,“镇”由名词变成为动词,引申为将领在边境驻兵戍守,专指镇守。后来又演变为名词,成为军事据点的代名词和镇守将领的代名词,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代初期开始,作为军事单位的镇被废除,以后“镇”就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职务;再后来则演变为专事商业贸易活动的集镇、市镇,最后则逐步深化为乡镇一级的基层行政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从秦汉时起,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秦汉时有戎羌,汉代时有匈奴,唐代有吐蕃,中原王朝和西北少数民族长期对峙,陇山天堑成为这两股力量频频争夺的军事要地,包括平凉在内的陇东地区成为双方势力的接合部。通常情况下,中原王朝如果足够强大,平凉则隶属于中央政权;中原王朝如果相对弱小,平凉则会成为边地。
五代十国时,平凉地区先后隶属于后唐、后晋、后周,各个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围绕陇山,在陇东、陇西地区建立了一批用于军事防御性质的镇、寨、堡等。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后唐时期(公元923年-936年)在平凉市今崆峒区境内,设置了安国镇、耀武镇两个军镇级建置。其中安国镇位于今安国乡土桥村境内颉河南岸的宽阔川道,耀武镇位于今草峰镇杨庄村的北塬边大路河以南,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潘城。从那时起,安国镇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堡垒,在以后宋金两朝防御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入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成书于北宋时期,由欧阳修等编著的《旧五代史》“其它·志十二”关内道泾州条下记载:“泾州平凉县后唐清泰三年正月,泾州奏:平凉县,自吐蕃陷渭州,权于平凉县为渭州理所,遂罢平凉县。又有安国、耀武两镇兼属平凉,其赋租节目,并无县管。今却置平凉县,管安国、耀武两镇人户。从之。”后唐清泰三年为公元936年,为五代十国时期,这大概是史籍中有关安国镇、耀武镇的最早记载。参照吐蕃陷渭州是在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说明安国镇、耀武镇在唐代初年就已经存在。
同为北宋初期乐史撰写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在渭州条下记载:渭州(今平凉市)“东至泾州一百二十里,西至安国镇接蕃界三十二里,北至原州一百一十五里,西北至耀武镇四十五里”。另据北宋仁宗时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陕西路条下记载:“安国镇,唐中和中置静塞寨,后改今名。东至州三十里,西自山河寨入瓦亭寨四十里,南至定州寨十里,西北二里至弹筝峡。”同时记载:“耀武镇,东至原州铁原寨十五里,西至安国镇三十五里,南至州四十里,北至原州平安寨二十五里”。这里所说的“安国镇”东至渭州(平凉)30里,西北至弹筝峡2里,指的是安国镇的具体方位。唐以前把三关口所在的峡谷称为弹筝峡,这两个地方距离土桥村安国古城的里程与《武以总要》的记载完全一致。虽然没有直接的资料证明安国镇修筑于唐代,但据此可以推断出,早在刘昌修筑平凉城之前,或至少在同一时期,安国镇就已经修筑起来了。唐代中和年间为公元881—885年,说明安国镇确实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只是那时它的名字不叫安国镇,而叫静塞寨。修筑安国镇(静塞寨)的目的和修筑胡谷堡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防御吐蕃的进攻,保护平凉城的安全。古籍中与之同时被记录的还有耀武镇,亦即位于今崆峒区草峰镇杨村的潘城遗址,直到今天依然保存相对完整,内城、外城的城墙都清晰可见。
由此可知,安国镇作为军事堡垒最早出现于唐代,其原址位于今崆峒区安国镇土桥村。20世纪60年代末,这座古镇不幸损毁。现在能够看到在东、西、南墙的位置,留有几个孤立的墙墩,还有北墙墙体默默守护着不舍昼夜悄悄流逝的泾河。
从后唐末帝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的记载算起,安国镇至今已有1080多年的历史。
作为平凉县下辖的乡一级行政建置的安国乡,是借用了历史上安国镇的名字。1949年起改为安国乡,2019年又改为了安国镇。
从古泾阳到安国镇,泾河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绵延不断。在不懈的探寻中,我们依然可以听到了历史的回声。
- 2023-12-08汉代边塞餐桌图鉴:韭菜葱花比肉贵 诗经里的它是顶流
- 2023-12-08【文化·博物】张芝和索靖的书法人生
- 2023-12-08会断案的独角神兽从甘肃来 它就是法律正义的化身
- 2023-11-25手持汉代“老年卡”能享哪些优待?揭秘法令里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