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的传奇——擀毡技艺
原标题:羊毛的传奇——擀毡技艺
□祝贺
没有毛毯以前,毛毡成古时高寒地区的过冬必需。宋元时期,擀毡技艺从内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多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2008年,甘肃临夏东乡族的擀毡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甘谷县渭阳乡三合村张家庄,依然传承古老的擀毡手艺。质朴耐用的毛毡,保暖隔湿、不易燃,沿用至今。
在甘谷县,人们都夸说,张家庄的毡——渭阳镇各个擀毡村落里,张家庄的毛毡擀得最好。
沿陇海铁路向东,走上一截子,就到张家庄,和天水别的村子没有区别。
遇见张建伟时,是下午,夏天的阴云凉爽沉闷。他年近五旬,头戴旧解放帽,帽檐上,落了几缕羊毛,粘着。脸庞干瘦,像甘谷的土地,苦瘠清贫。
他站在院子当中,双手叉腰,一只脚用力踩踏竹席,来回混动,用心擀着毡。毡房里,一架擀毡机,一把弹弓,几根长短不一的木棒,一张竹条粗席,几个细竹棍,就没有了。
我站在一旁,看他忙活,和他说话,他用甘谷方言跟我搭话。
“毡匠3件宝,弹弓、竹帘、沙柳条。”工具简单,工序复杂。选毛、称毛、弹毛、打毛、压毛、铺毡、擀毡、洗毡、晾毡。弹、洗和揉边技术性很强。
选毛有讲究。甘谷羊毛,毛质细、绒毛多,粘性差,不易粘合,只能少量掺杂。麦积区甘绒厂、临夏三甲集、新疆的粗羊毛,粘性好,杂质少。新西兰的最好,一公斤18元,太贵,只用过几年。羊毛里的杂质,如沙子、土、羊粪,还要筛选干净。
他先用白土揉进羊毛,吸掉油气,用弹弓加工松软,手工拍打,铺放均匀。擀毡前,还要撒面粉,中等大小的毛毡,掺两斤多,增加黏性和柔性。淋上开水,高温瞬间使羊毛变软。
他坐在毡房的长条凳上,手牵毡棒两端的绳子,像拉头驴,脚蹬一双解放胶鞋,用劲滚踩竹席卷起的毛毡,随着木棒来回滚动,毛丝结片紧缩,粘合密实。
擀好了,提壶开水倾洒在毡上,浇透了,脚踩用劲洗揉,毛毡里像乳汁一样的面汁不断挤出,能洗出一斤多面。洗过的毡,面粉越少,品质越好。
咋样才能擀好?我问。
要有力气,还要技巧。铺羊毛多用手凭感觉,薄厚均匀,擀出来才平
坦。传统手工毡很瓷实,能保持几十年厚度不变。机器擀得虚,用上几年会越来越薄。尤其最后一道揉弄毡边最讲究,参差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剪刀裁齐,只能靠手工揉弄,没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手艺,根本无法做出笔直带棱的毡边。
张家庄的毛毡结实、美观、耐用、光洁、平齐、隔潮、保温、弹性好。按颜色,有白、黑、麻。按大小,有3×5、4×6、5×7平方尺等,还可根据要求定做。
天水历史上羌、汉杂处,藏、胡相迫,畜牧业发达,畜毛加工业亦兴盛发展。以前,天水许多县区有擀毡艺人,工艺精湛。茜毡是在白毡上做染色的工艺,已失传。天水市秦州区西关的南、北茜毡巷,地名沿用至今。从业最久的北茜毡巷高姓,自明代始创,还有崔姓等几家毡房,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先后歇业,今天都已荡然无存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甘谷渭阳三合村,全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从事擀毡业,成为西北少有的、名副其实的擀毡专业村。这里有不少擀毡高手,采用传统工艺,质量上乘,所出产的毛毡,极受各方欢迎。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商品经济,村民如鱼得水,擀毡业发展迅速,逐步走向商品化、专业化、批量化,产品很快打进西北各地市场,成为甘谷的支柱产业。
当年,走进三合村,犹如进入了毛毡的海洋,耳朵里听到的是轰隆隆的弹毛机器声,啪啪啪的打毛声,噗噗噗的喷水声;眼睛里看到的是白花花团团滚动的羊毛,一片片洁白的毛毡;鼻子里嗅到的是羊毛特有的气味。全村六十多户专业户在旺季月产毛毡五千多片,消耗各类羊毛六十多吨,月成交额达十多万元。有的专业户长期雇佣小工,冬闲时一月能产一百五十多片毡,纯收入不下千元。许多农户,靠擀毡还清了欠债,盖起了新房,娶来了媳妇。
每到寒冬旺季,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及省内外各地的客户时常上门催货,这时家家户户白天黑夜连轴转,日成交额达万元以上。影响到邻近的几个村子也学起了擀毡,带出了十几户专业户。过年时,有的擀毡专业户在门上还贴上了这样一副春联:“毛静毛动,毛里刨金;土进土出,土中作乐”,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手艺人喜悦的心情。
张建伟的手艺,是从清朝民国时,祖上五代人代代传承至今。他趁农闲做点,比务农挣钱。做擀毡很辛苦,夫妻俩一起干,早年用脚踩,现在机器擀,省力高效,每天能多擀一两张。
他喝上一口罐罐茶,淡淡一笑。手工擀的羊毛毡能用五六十年,隔湿效果好,去南方上大学的学生,喜欢小毡褥子。老年人冬天铺在火炕上,暖和不易燃。还有人曾专程找他,为长辈订制过一张500多元的毛毡。经常用,对皮肤好。毛毡方便保存,撒点药水就能防虫。用久了,脏了,用洗衣粉、洗涤剂倒在毡上,水管冲洗;也有人铺在马路上,让车轮来回滚洗。
市场前景咋样?我问。
毛毯冲击大。擀毡能铺不能盖,销路多在农村、县城。毛毯干净美观,能铺能盖,城乡都有市场。现在每年擀毡的销量,只有从前没有毛毯时一天的量。同样大小的毛毡和毛毯,价格上也大相径庭,毛毯一两千元,毛毡二百多元,羊毛成本低,卖不上价。
早年多销往天水,现今远销全国各地。有位临洮的客商,20多年了,每年到村上收购,一次收四五百张,一张进价50多元,能赚一倍的利,一个多月就卖光了。
毛毡运费高、利润少,做的人少了。成本涨得厉害,原先毛纺厂的下脚料,一斤五角,一张毡卖五十多元。如今,一斤料四元,毡价八十多元,利润少了。
今后,要改进工艺,擀出来要更加干净卫生。着力向南方和国外宣传,销量还能提升。
手艺的传习,一看就会,上辈人一边做,后辈人一边看,不难。年轻人都嫌脏嫌累,没人学,老行当后继无人。张建伟轻叹一声。只要有人来买,村上仅剩的几家手艺人,就会坚持做下去。
甘谷自古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贫苦的自然环境,传统质朴的技艺,潜移默化造就了手艺人节俭勤劳,诚实向善的淳朴品质,造就了手工匠作的经久耐用、历久弥新。
- 2023-12-08塑像塑己也塑人 彩绘守艺人“玩泥巴”修补老情怀
- 2023-11-25围炉煮茶运动御寒……“热”爱兰州的一天这样开启
- 2023-11-20世界的香格里拉|用民族特色绘就团结进步新画卷
- 2023-11-16甘肃阿克塞:雪景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