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遇见史前"中国画" 看看祖先追求的自然风艺术
原标题:折肩双耳十字纹彩陶瓶
□裴应东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先民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艺术水平的集中反映,代表着一个时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历程。武山县博物馆馆藏“折肩双耳十字纹彩陶瓶”,国家二级珍贵文物,体现了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艺术特征,是马家窑文化的精品彩陶器。通高32.8厘米,腹径17厘米,口径8.3厘米,底径8.8厘米。细泥红陶质,口微外侈,宽平唇,颈部细长,折肩,收腹,平底,肩下置二对称半环耳,耳廓外以黑彩饰层次分明的锯齿状纹,肩上半部绘13道平行线纹,耳上方亦绘4道平行线纹,下腹部两条平行线加一条垂弧纹,折肩部绘二椭圆,间以弧边三角纹、圆圈“十”字纹。
马家窑文化存在于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它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后走向衰落。其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一带,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其彩陶造型有壶、罐、瓶、钵、盆等,多为细泥橙黄色陶,器表打磨光滑,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是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纹饰方面早期多以漩涡纹、鸟纹、弧边三角纹、网格纹等几何纹为主,还有动物纹,中期多为平行线、同心圆、漩纹、水波纹、鸟纹和蛙纹。这件“折肩双耳十字纹彩陶瓶”瓶身上就兼具早期弧边三角纹以及中期的平行线和同心圆,可以推论出,它是属于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向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过渡阶段的器物,而弧边三角纹又形似植物茎叶,体现了古代先民们对于自然的崇尚,构图与笔法以点定位,使画面充分展开、尽情变化,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该器物器型规整、轮廓分明、线条流畅,也说明当时在制作该器物时可能使用了轮制法或慢轮修整技术,反映出当时的制陶技艺和生产力水平。“折肩双耳十字纹彩陶瓶”整体造型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在武山县乃至天水市境内都是不可多得的马家窑精品彩陶,是马家窑文化艺术特征与文化经典的突出代表。
- 2024-01-24明末古稀诗人拄杖游遍秦州 他笔下的奇山异水有多妙
- 2024-01-19肃南:举办2024年“迎新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冰上趣味运动会
- 2024-01-19神州大地年味渐浓
- 2024-01-19浓浓书香伴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