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非遗传承人杜霞: 与山川草木赴一场色彩之约
“这是一次轻快的采访。不仅因为秦州区植物染非遗传承人杜霞是个善谈的人,更因为身着绿色改良版旗袍、说话时眼睛熠熠闪光的她谈吐中的智慧及对天水深沉的热爱。”
□新天水记者 徐媛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天水开放大学的“染尽三千”非遗工坊时,一眼便看到面带微笑等候着的杜霞。虽已退休多年,但其精神焕发,沉稳中透着一股干练,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采。
闲聊着走进工坊,入目是琳琅满目的扎染文创,布偶、抱枕、装饰画,俏皮而醒目。面前一张近四米长的桌上铺着她亲手染的蓝色茶席,上置茶碗、茶壶、茶托及石榴叶染的茶垫。墙边一排置物架上,摆放着小卷或蓝染的茶席方巾,像开满了一箱子的花。造型各异的针织玉兰在瓶子里舞蹈,一捧金黄的郁金香在窗前灿烂。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如同染尽三千的春风,展示架上的蓝染作品,如远山近水大河奔腾,染出了阳光,染出了雪山,还原的是自然,又抽象出一派渺远的意境。
植物染优雅的色彩,清香的气息,总是让杜霞沉醉。用核桃皮及青柿子、石榴叶、银杏叶、松针等染出来的不同颜色,从淡淡的鹅黄到棕黄到浅褐再到深褐,那是一种与工业无关的质朴与优雅,无论做成衣裙或围巾,一上身自带一种天然的内敛和宁静的气质。
于杜霞而言,每一种植物都是有能量的,经过风吹日晒、四季轮回,土地阳光空气甚至周边的植物共同成就了它,杜霞将它用于染布,“把能量换一种方式储存下来,它在布里与我有了关联,让我看到生命的本质”。
蓝染是有性格的,“蓝白分明,固色之后再怎么搅在一起洗,你是你,我是我,从来不混合,很有独立精神。” 杜霞喜欢看美丽的蓝色全部留在布上,太阳下那随风飘扬的淡淡的青,是宋徽宗最喜欢的“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天青色。
扎染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要真正做成扎染布,需要长时间浸泡,好几个小时泡下来,像是人与自然的另一轮对话。
“每一种植物都有性格,它们有的大度,有的包容,有的小气,有的矫情,但总是会绽放出美。”作为植物染技艺传承人,杜霞明白,只有活化到现代生活中,才能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古老技艺,守住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五颜六色。她认为这些传统的色彩连接着人
与自然,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杜霞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看非遗,不是看沉寂的标本,而是看活着的生命。”在杜霞的朋友圈里,她写道:缬四季、染岁月,感谢这随手拈来的自然馈赠。
杜霞说,植物染,就是把草木的性格和生命力定格在布上,把晨昏、四季、风和雨、晴和阴这样的时光描绘在布上。她尊重每一种颜色的个性,仔细顺应并发掘它们的美。她始终认为,靠近自然的生活,会带给人们自在与安宁,还有更多的能量。因此,她始终愿意把植物染的乐趣和神奇分享出去,因为她懂得,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天然染这项古老的技艺才能传承下去,而不是丢失在时光里。
在杜霞看来,植物染是内心的节律与自然的相和。于是,大多数的闲暇时间,她总会到山野中,与泥土接触,与草木鸟虫嬉戏,感受自然的能量。“在大家的固有观念里植物染只在西南,但它其实是一个大的概念,南方有南方的特有染料,北方亦有南方不曾有的风物,这需要我们一次次发掘和寻求。”
于是青柿子、石榴叶、银杏叶等北方最常见的植株,成为杜霞案头的常客。当它们与草木灰、明矾、绿矾、蓝矾等染剂相遇时,奇迹也就在她的手下诞生了。杜霞说,有时围席而坐,看挂在树枝上随风鼓荡起的一阵阵彩色清风时,生命与自然便也就接通了。
在杜霞心里,颜色是有生命和灵气的,她喜欢用那些颜色染出色彩缤纷的好看的布来。但谁也没想到,在植物染行当,杜霞却是一位新人。
过去三年,一度神采飞扬的杜霞安静在家,不社交、不购物,生活回到最简单的状态。但就是在这一时期,从未接触过植物染的她,在短暂接触过植物染后便将其做得风生水起。
从前致力于家政母婴服务与妇女技能培训的大忙人开始染布,心安静下来,她也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了。一向喜欢钩织打墩绣的她不满足于只是让物料做出形变,她选择了植物染——改变物料的颜色。那个颜色叫“自然”,是伴随了她整个童年的色彩。
童年的生活是她一生的滋养。至今,杜霞的脑海中还每每出现童年时天水的麦场、稻子、土坯。“那时,夜空明亮、繁星闪烁,萤火虫满天飞,我会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会看银白的月亮从低矮的屋顶上一点点爬升,会观察金黄麦田里跳动着的蚂蚱……”
许是,童年的色彩过于浓烈,新疆出生,喝着天水的水、吃着天水的饭长大的杜霞,对天水有着一番不言而喻的情感。从蓝靛染色,到青柿子、石榴叶、银杏叶、松针,杜霞的植物染技艺里蕴藏着对艺术和天水的热爱,在她的匠心之下,繁衍于天水上空的广博文化,生长于天水大地的丰富植物,在一块块布里再次绽放光彩。
“在天水五十一年,我目睹了天水由麦场、稻子、土坯、黑渠沟,一点点发展到现在,它的山水、它的文化、它的气韵,它的一切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呈现。”把天水的特色文化融入植物染创作,用自己的文创产品绚烂美丽的家乡,是她一直想做的。
“一食一味、一款一物的背后,都蕴含着独特文化腔调,承载着城市印记。用时尚、灵动的元素将天水八千年地域文化呈现给更多的人,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儿。”杜霞希望来天水旅游的人,在带走一份诚意满满的伴手礼时,也将其所蕴含着的天水特有文化记忆,及一份延续自然气息的生活方式带回家。
因而,将文化融入产品,将自然融入生活,镌刻在时光里的燃尽三千,在杜霞看来,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校企合作、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面对重重加码,她是开心的,但她说哪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与杜霞相谈的近三个小时,记者时常被她脑子里的万千想法触动,也惊叹于她并不寻常的人生轨迹。自退休后她坚持创办家政服务公司、巾帼培训学校及“染尽三千”文化产业公司,在那尚无人走过的道路,她孤勇地踏了出去,甘作农村妇女、下岗女性的踏脚石,在前行的道中闪着微光。
与杜霞的交谈因色彩而起,但绝不止于颜色。看着面前洒脱与干练的杜霞,记者忽然想起染织艺术家志村福美所说的:“色彩不只是单纯的颜色,它是草木的精魂。色彩背后,是一条从一而终的路,有一股气韵自那里蒸腾。”
- 2024-01-24古人打卡陇右秀“诗”力 廊桥观景抒怀惬意得嘞
- 2024-01-24这件1700万年前化石的发现 揭开巨獠犀的神秘面纱
- 2024-01-24"三千只取一瓢"的弱水在甘肃 后羿求不死药曾踏过此河
- 2024-01-24知名黄河地标始建自明代 白塔古园林俯瞰兰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