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好作品必须对生活予以深度观照
【舞台艺术众家议】
作者:毛时安(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
为什么有的剧可以一遍遍反复看,令人沉浸在思考和情感的波涛里?因为好的戏剧作品有人性的深度,它深刻地揭示了时代背景下人性深处蕴藏的强大力量。
很多年前,我曾邀请上海女作家陆星儿看昆剧《牡丹亭》。那天晚上散戏后,她激动地打电话给我:“真的很感谢你。我看完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美好,月亮居然这么皎洁、宁静、充满诗意。”她的感慨让我意识到了戏剧的意义。《牡丹亭》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杜丽娘做了一个梦,因为想念梦里的意中人郁郁而终。她的真挚感情感动了阴曹地府的判官,将她从地狱放了出来,让她与有情人结为良缘。为情而死,因情而生,柳梦梅、杜丽娘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浓郁炽热的情感,回忆起自己的情感经历,从而发现生活中的诗意美好。
由此可见,一部好的戏剧作品必须对人们的生活予以观照,对生活中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当下人们在世界上怎样生活有触动、有关怀、有表现。《牡丹亭》问世至今已有数百年,却依然可以与当代观众产生情感连接,恰恰是因为它所描绘的真挚爱情是跨越时空的,是当代人向往着、经历着的。这些年,我们的戏剧舞台先后出现了秦腔《西京故事》、豫剧《焦裕禄》、话剧《雨花台》《深海》、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这些作品无不涌动着深切的人文关怀,以接地气的故事与当下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但是,戏剧艺术只有当下关怀是不够的。为什么戏剧能吸引观众认真坐在剧场里欣赏?为什么有的剧可以一遍遍反复看,令人沉浸在思考和情感的波涛里?因为好作品不但有现实关怀,更有人性深度,在表现表层故事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时代背景下人性深处蕴藏的强大力量。
这里我想举个文学的例子。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大师级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将当下关怀和人性深度相结合。托尔斯泰把安娜的悲剧放在列文的改革事件中,使安娜的悲剧不仅有了人性的意义,而且有了时代的意义:安娜是一个对生活充满追求的美丽女性,但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不能容她,所以那个黑暗的时代终将被推翻。列宁讲过,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笔下的安娜照出了时代的矛盾和困境。但同时,安娜的悲剧又超越了时代,抵达人性深处,成为古今中外追求爱情,不满足平庸生活的女性故事的缩影。这个悲剧具有普遍意义。
再比如,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大姐生前多次与我谈起她塑造祥林嫂: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她要表现祥林嫂在捐门槛以后,依然得不到鲁四老爷的理解,抬头向苍天追问自己灵魂的归宿。最后死在得不到回答的绝望之中。这个追问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中国旧时妇女悲剧命运的描写。
那么如何让作品拥有当下关怀和人性深度?海明威说,“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也就是说,好的创作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了解永恒,向世界倾诉、传播真理;一种是缺乏永恒,不知道方向在哪里,焦虑地在茫茫大地上寻找星光、家园,在雪原中寻找那间点燃灯火的小屋、能够给人希望的绿洲,并把寻找中的困惑、焦虑告诉这个世界,召唤大家一起去寻找。
昆剧《班昭》描写才女班昭毕生编纂《汉书》,当年一上演就广受好评。该剧就是剧作家罗怀臻在既缺乏永恒又面对这种缺乏 时的创作。他写班昭实际就是写他自己,如何在翻涌的时代静静地握住一支笔,写史,写人性,探寻人生的理想、生活中不灭的执着之光。他让班昭代替自己、带领观众去求索,方有了观众在一部历史剧中看到的当下关怀和人性深度。
要在剧作中体现当下关怀和人性深度,创作者还要意识到时代变迁中审美趣味的变化,用具有创新性的艺术语言吸引当代观众。在当代红色题材创作中有个不得不提的例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该剧每次演出都一票难求,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了经典红色故事。我们之前所看到的戏剧或者影视作品表现国民党军溃败,往往先是警车、摩托车在街头呼啸而过,然后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匪兵到处抢东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运用现代舞的语言形式表现国民党军溃败:满台的黑衣人穿着黑色的长披风、戴着黑色的帽子,舞台上没有背光,一片漆黑,只见一道白光穿过舞台,密集的人群开始纵横疾走……这种意象化的表达既唯美,又传递着历史作品严肃冷峻的风格。全剧还运用多时空穿插,展示出主人公李侠、兰芬信念与情感交织的丰富内心世界。这些创新尝试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众多红色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深刻理解了革命故事中真实的人性内涵,而这,正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所在。
今天,中国艺术舞台正上演着前所未有、丰富精湛的演出。世界级院团陆续登场,国内顶尖的演出团队更是异常活跃,频繁上演高质量的舞台艺术作品。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便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艺术的最新趋势,欣赏戏剧作品的眼光越发“挑剔”。而我们的舞台上依然存在一些无法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它们的现实关怀是浅表的,不痛不痒、不走心的,这也造成艺术作品的同质化、概念化。繁荣的演出市场更加呼唤创作者们去创作触及人性,能够看到人物“内心的冲突和忧伤”的佳作,以满足观众,回应时代。
- 2024-02-01培育审美 引领风尚——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届主席范迪安
- 2024-02-01演艺新空间: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 2024-02-01【文化评析】品鉴文化年货 体验别样春节
- 2024-02-01信仰与青春的力量——评话剧《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