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化时评

“非遗”年货,让春节经济“文化飘香”

2024-02-01 11:17 来源:中安在线

  安徽各地“村晚”上的非遗“大集”、河北“非遗”年货走俏市场、山东推出“山东手造、非遗”年货大集……在春节临近而不断开市的各类年货集市上,人们找寻的“年味”不仅是物质上的丰盛,也是文化上的丰盛。“国风”“国潮”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让非遗产品成为了今年年货市场上的“明星”。

  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更是最大的“非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既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提升,也体现在精神生活的多样化需求,让“非遗”年货吸引眼球、增强文化自信,在“富口袋”又“富脑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春节里的非遗,新年里的“老传统”。孙传才糕点、铜陵生姜、五松糖画……这些非遗技艺制作的产品,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地方的非遗文化,更在春节里的非遗中,读懂“老传统”,在年俗的背后,流淌浓浓的“年味”、绵绵“乡愁”、脉脉“温情”。“非遗”年货走俏,既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在各式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将新年的仪式感“拉满”,也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释放文旅消费新潜力,让春节经济“文化飘香”。

  非遗里的中国,解锁文化“新密码”。剪纸、糖画、面塑、蛋雕、门神、春联、写福字……春节里的习俗,蕴藏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码。放眼广袤的神州大地,非遗里的中国,让我们看到非遗传统工艺制品琳琅满目,非遗传统习俗丰富多彩,在保护好、传承好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更在利用好上下功夫。透过年货大集,解锁非遗文化创新“密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非遗文化以年货的形象化方式走出来、活起来,在重归市井中更有“烟火气”,实现“破圈突围”,焕发非遗文化新活力。

  文化里的创新,激发经济“新引擎”。非遗“老字号”在时代的发展中,有了“新表达”,借助网络平台,扩大宣传面,在种类繁多的非遗产品、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中,更好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度与广度,让“非遗”年货既有“老味道”,又有“新滋味”,传递浓浓的年味,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在非遗文化上创新,既能让“非遗”年货更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期盼,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气质,以非遗产品为载体,凝聚文化共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打造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热门的消费场景,讲好非遗故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多赢局面,营造更加健康文明、吉祥和谐的春节氛围。

  非遗,让传统春节年味更浓;春节,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从围墙里走出来,到寻常巷陌,唤起人民群众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也在创新中传承,以新技术、新手段,赋予非遗文化“新内涵”,让非遗文化“火起来”,让春节经济“燃起来”,让人民精神世界“富起来”。(文/范半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