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古诗里的灯谜
原标题:藏在古诗里的灯谜
元宵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元宵节猜灯谜也是一项经典的民俗活动。“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谜,在传统古诗词中也蕴含着很多经典的灯谜。
一、出谜人: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打一自然现象(一字)
谜底:风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二、出谜人:唐·杜牧
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打一鸟名(二字)
谜底:鹭鸶
鹭鸶是一种白色的水鸟,它的羽毛洁白如雪,纤细的嘴呈现出青玉的色泽。鹭鸶站在溪水中捕食鱼儿。突然受到惊吓,它们展翅飞起,远远地映照在碧绿的山景中。与此同时,一树梨花在晚风中飘落。
三、出谜人:宋·苏轼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
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打一果名(二字)
谜底:橄榄
这首打谜诗以橄榄为主题,通过描绘橄榄的味觉体验,写出苏轼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和领悟。诗中描述了橄榄的变化过程,从一开始的苦涩到最后的甘甜,也表达了人生经历中的苦难与甘美并存的哲理。
四、出谜人:宋·王安石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打一字
谜底:门
诗的每一句说的都是门,“阑”里的柬没了是门,“间”里的日没了是门,“闪”里的人没了是门,闷里的心没了是门。
五、出谜人: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打一无机材料(二字)
谜底:石灰
这首打谜诗描写出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也表达出诗人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想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的家国情怀。
六、出谜人:明·伯畴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每句一字
谜底:有好酒卖
“一轮明月挂半天”是“有”字;“淑女才子并蒂莲”是“好”字;“碧波池畔酉时会”是“酒”字;“细读诗书不用言”是“卖”字,整首诗,合起来就是“有好酒卖”。
七、出谜人:清·郑板桥
口小腹大鼻耳高,烈火烧身称英豪。
量小岂能容大物,二三寸水起波涛。
——打一生活用具(二字)
谜底:铜壶
打谜诗的第一句郑板桥将铜壶拟人化,壶口、壶身、壶嘴比作它的口腹耳,而小大高正是它们的特点。第二句是烧水时的状态,烧水时铜壶会发出“呜呜呜”的响声,仿佛起了波涛。
八、出谜人:清·曹雪芹
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是灰。
——打一玩物
谜底:爆竹
古人认为爆竹能驱妖魔、辟凶邪。爆竹是在卷束的丝织品中加入火药制成,故“束帛”本指爆竹。
九、出谜人: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打一玩物
谜底:风筝
春季多有东风,最适宜放风筝。游丝原本指的是飘在空中的飞丝,由昆虫吐出,在这首诗中指的是拉住风筝的线。 (本版编辑综合整理)
- 2024-02-19【网络中国节·春节】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龙腾迎盛世 社火闹新春
- 2024-02-18锦绣中国年 | 黄河岸边的古老“烟花秀”
- 2024-02-18甘肃敦煌:民俗社火闹新春
- 2024-02-15【新春走基层】通渭北城:忙做旱船盼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