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记彩灯”平凉城的匠心和温情
原标题:“温记彩灯”平凉城的匠心和温情
温存林在扎纸灯笼。
平凉崆峒山下,彩扎灯笼远近闻名,已传承200余年。平凉城“彩扎灯笼第一人”,当属温存林。
莲花灯、猴擀面灯、吉祥兔灯、石榴灯、蟾吐金元宝灯、红草莓灯……一套木轴花筒,一把剪刀,几根竹篾,几张彩纸,靠着这四样,今年75岁的温存林老人已经扎了48年灯笼。
“手艺是磨出来的”
走进平凉市文化街居民小区温存林的家,客厅里墙壁架子上挂着五颜六色的灯笼,看得人眼花缭乱,随手拿起一盏彩色灯笼都让人爱不释手。
莲花灯笼是“温记彩灯”中每年必扎的传统灯笼,对花瓣用纸很有讲究,选用薄、轻而且透光性好的纸张扎彩灯。温存林一边粘莲花灯的花瓣,一边介绍着制作工序:“手工彩扎传统灯笼制作工序繁多,要经历七道工序,粘五层花瓣,大莲花灯要粘128个花瓣,小一点的莲花灯要粘56个花瓣,复杂一点的猴擀面灯、六牙西瓜彩灯有13道工序。”
从选择扎彩灯的竹子、划竹篾、绑架子、染纸、糊纸、绘画、贴字到成型完工,全由他自己一个人完成。
温存林出生在纸扎彩灯世家,从20世纪70年代初,每年腊月跟着父亲学扎灯笼。16岁到平凉红旗印刷厂当学徒,两年后参军入伍,复员后,被安排在平凉红旗印刷厂,成为一名印刷工人。成天和裁纸、印刷、装订打交道,也让他对彩扎灯笼情有独钟。真正独立上手扎彩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第一次扎灯笼,从备料到制作足足用了一周时间,在竹子选材、花纸样式设计,都力求精致。”
过春节耍社火闹元宵,都少不了扎彩灯。每年春节前,都是温存林最忙碌的时候,不仅要扎花灯,还要设计新图样,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温记灯笼”在平凉城销售很火爆,腊月里是手扎灯笼最繁忙的季节,前一天扎的彩灯,第二天就被客商全部买走,温存林回忆说,那些年他和父亲每年都要扎1600-1900盏灯笼。
这么多年,温存林对制作彩扎灯笼最深的感受是“手艺是磨出来的”。
“这是我家祖传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子产品普及,电子塑料灯笼出现在每年正月的花灯销售市场,电子灯笼以好看耐用深受购买者的青睐,温记手扎灯笼开始由火爆走向萧条。但温存林还是坚守着这门手艺,他调整了扎彩灯思路,凡是每年市区文化馆通知的彩扎灯笼展示展销,他都积极参加。
一盏小小的纸扎灯笼,凝聚着他颇多心血。温存林手里有一套压制莲花花瓣的制灯工具——木轴花筒, 是从祖辈那里传下来的,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
这件“宝贝”陪伴着温存林传承彩扎灯笼的岁月。“这是我家祖传的,我记得从爷爷那辈儿,就一直做彩扎灯笼。”
一个木轴花筒,几根竹篾,几张彩纸,这扎彩灯手艺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大有学问,讲究心手合一、眼到手到。每一盏灯笼扎成,无不饱含着匠人精益求精的追求。
在温存林看来,“扎彩灯的竹篾太厚则灯笼硬,容易被折断;太薄则灯笼软,没有精气神。最关键的这几步,需要悟性与自己细细琢磨。”
随着技艺的熟练,手中的竹子枝条自然会更加“听指挥”,呈现的作品也会活灵活现。
“绑扎活儿做得好,成品才能惟妙惟肖。”温存林在扎彩灯中体会到了工匠精神。
说起第一次参加平凉市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产品展览,至今温存林仍然记忆犹新。那是1986年,平凉地区文化馆负责人找到温存林,让他扎一盏大莲花灯和18盏小莲花灯笼参加全地区非物质文化展。经过精心设计、精细制作,一米高的莲花彩灯很快在他手中成型,参展获奖后,被文化馆收藏。
“图个热闹、欢乐、吉祥”
2017年,《温记灯笼》的视频影像入围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此后,温存林在自己制作成的每一盏彩灯上都加盖“温记灯笼”的红色印章,并为每一位购买彩色灯笼的客户赠送一支红蜡烛。
近几年每到正月,来温存林家观赏花灯的、买灯笼的、摄影采风的、网红主播现场搞直播的络绎不绝。
年过古稀的温存林还赶了一回时髦——学摄影、拍短视频、玩微信。
他专门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经常发布一些扎灯笼的照片和短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温记灯笼。
今年,温存林创新制作的“蟾吐钱灯”“蝎子彩灯”,参加了平凉市崆峒区文化馆的元宵节期间非遗产品展示展销会,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温记灯笼”这门传统手艺,
“说说笑笑会朋友,欢欢喜喜过春节,热热闹闹庆元宵。我扎彩灯这么多年,就图个热闹、欢乐、吉祥。”温存林开心地告诉记者。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通讯员 郭惠民 记者 荆雯
- 2024-02-26通渭:多彩活动迎新春 翰墨飘香年味浓
- 2024-02-26【锦绣中国年】非遗里的陇原年味
- 2024-02-26甘肃崇信:正月十五不只赏花灯 还要背“猴子”?
- 2024-02-26【网络中国节·元宵】璀璨如梦!千年非遗“打铁花”亮相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