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慢捻点缀生活
孙筱娜
她以针为笔,以线作色,书写不一样的布艺人生——她,就是灵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布艺传承人成玉琴。
从缝补到布艺,是生活的样子,是时代的变迁。
走进成玉琴的工作室,她正和学艺的伙伴姚小红制作“鲤鱼跃龙门”,打版、剪样、缝制,针线在她的手指间自如穿梭,老粗布通过她灵动的双手,被赋予了安宁吉祥的寓意和生命力。
在成玉琴家里,到处都是她创作完成和正在创作的作品,电视柜上摆放着她制作的鲜花、盆栽,沙发背景画上挂着她编制的香囊,形态各异,既贴近生活,又反映现实,民俗味十足。
选料上乘,精工细作。成玉琴在传统技艺上大胆创新,为了追求心仪的布质纹理,呈现更好的产品效果,她自己更是动手染起了布。
工作台上布置出的各色布艺鲜花、项链、耳坠、胸针、动物、香包香囊,还有特意为春节设计出的连年有余、鲤鱼跃龙门、五福贺春……一件件制作精美的布艺作品俏皮可爱、活灵活现。
从领悟传统到创新选材,成玉琴力求每一件作品针脚整齐、配色清雅、自然生动,将自己美好的情感倾注到细针缝制之中,一针一线将色彩点缀于生活之中,让陪伴在身边的每个物件都有温度。
她热爱布艺,光阴在这丝线慢捻间,走过了二十多年。
为了将这份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弘扬下去,成玉琴免费为布艺爱好者教授布艺制作技术、参加各类民俗艺术活动,向更多人推广这项技艺。
看着一堆布料在成玉琴手中像变戏法一样,变成了充满灵动的布艺品,这份喜欢便注入到了姚小红的内心。退休以后,有了闲暇时间的她便随着成玉琴一起做起了手工布艺。
2022年,成玉琴的手工布艺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整理图样,设计画稿,制作了一批批传统布艺作品,充分发挥布艺技巧。手工布艺历经时光淘洗,如今正走在春天里。
- 2024-03-13【溯源甘肃文化】走进大地湾遗址 史前文明的高地
- 2024-03-12临夏镇边楼,解缙曾登高怀远
- 2024-03-07临洮有座“超然书院” “明代第一硬汉”杨继盛在此写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名联
- 2024-03-07五泉山建筑群 遐迩闻名的陇上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