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史博览

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礼县四角坪遗址缘何出道即顶流

2024-04-01 08:22 来源:兰州晨报

  原标题: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礼县四角坪遗址缘何出道即顶流

  四角坪遗址环境示意图。 新华网图片

  排水设施。新华网图片

  就在前几天,我们甘肃礼县在考古界又成了顶流,这都要归功于礼县县城东北部的一座山顶,因为在那里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一处秦代遗址,而且意义非凡哦!因此,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就是四角坪遗址。这是甘肃省第7个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那么,获得如此重视的四角坪遗址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

  四角坪遗址是首次发现的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是继宗庙建筑、畤祭建筑之外的又一种秦祭祀建筑形式,该建筑格局深刻影响了汉代德阳庙、王莽九庙甚至后来天坛、地坛的建筑风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极强的礼仪性。四角坪遗址是国家祭祀变革与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的物化载体,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

  四角坪遗址在哪里?

  甘肃省礼县是秦人发祥之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发掘了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等重要遗址。四角坪遗址位于甘肃省礼县县城东北2.5千米处的四格子山顶部,海拔1867米。遗址外围依山势建有夯土围墙,墙内主体遗存由多座夯土建筑基址组成,现存总面积约28000平方米。

  2012年礼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野外调查时发现四角坪遗址。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勘探。2020年开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历经四年,已围绕中心建筑发掘约4000平方米,基本廓清了第一庭院的建筑布局,对该遗址建筑形制和结构有了明确认识。

  四角坪遗址发现了什么?

  四角坪遗址以建筑遗存为主,出土大量建筑构件,有瓦当、板瓦、筒瓦、空心砖、地砖等。瓦当纹样均为双界格线四分当云纹,部分板瓦带有戳记,空心砖作为台阶用材置于中心土台及曲尺形建筑周边,回纹地砖用于散水周围包边,素面砖用于半地穴空间铺地、墙壁贴面及台阶包边等位置。另外,对该遗址炭屑、土样进行检测,确定该遗址建造时多为就地取材。

  四角坪的用途是什么?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的次年,“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四角坪遗址考古领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侯红伟认为,四角坪上的大型礼制建筑,正是为秦始皇西巡祭天而准备的。四角坪遗址的具体性质目前还有争议,但从其规模、其排列规律来看,无疑属于大型礼制建筑。礼县在秦代称为西县,属陇西郡,秦始皇西巡是否经过西县、是否在西县祭天告祖,历史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但作为一项皇帝西巡的准备工作,为其建设一处祭天的场所,是合理的推测。

  而另一方面,作为秦统一全国后建设的大型礼制建筑,四角坪建筑群无疑是国家意志和国家精神的体现,为后世同类型建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模板,对规范国家祭祀等礼仪制度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四角坪遗址是国内目前仅见的秦帝国时期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群,是从王国到帝国阶段转型的标志性建筑。该遗址体量巨大,布局严谨,且建筑形制具有一定独特性,如中心天井不见于后世礼制建筑。该建筑的宏大与独特,是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风格和气魄的重要体现。四角坪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丰富了中国古代国家级祭祀建筑发展的脉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对研究中国早期国家礼制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里的甘肃印记

  甘肃省共有7个项目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敦煌汉悬泉置遗址(1991年)、礼县大堡子山遗址(2006年)、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2006年)、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2008年)、敦煌早峡玉矿遗址(2019年)、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2021年)和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2023年)。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面对过、未来也会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研究秦人的历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或许就是研究秦文化对于当代的意义。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王夏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