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雷讲座“玉文化、神话小说《禹王书》的学术背景”举办
何鑫杰 张洪泽
4月24日晚,冯玉雷讲座“玉文化、神话小说《禹王书》的学术背景”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这次讲座是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甘肃网联合举办的“玉文化玉华夏文明高端论坛”系列讲座第十讲,也是近期启动的“巡礼马衔山:玉文化与文学融合发展”系列活动之一,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一级作家冯玉雷主讲,国家一级编剧、戏剧评论家肖美鹿,中国音协会员、甘肃广电总台高级编辑、作曲家刘新民担纲学术评议嘉宾。
下午,举办方邀请相关学科专家进行座谈,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负责人,著名楚辞学家、文献学家、先秦文学研究专家赵逵夫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院长、诗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彭金山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生滨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翻译学专家俞婷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健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路德待教授等,他们就大禹文化、玉料资源、文学创作等进行探讨。
晚上,西北师范大学公选课《中国玉文化》(2024)春季班全体学生及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名硕士生聆听讲座。
冯玉雷介绍,大禹是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他缔造的夏介于史前和早期历史之间,是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的开端,又是中原文明居于主导地位、并整合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化进程的开始,因此将大禹作为玉文化、神话小说《禹王书》的重要人物形象来重塑。创作前,冯玉雷参考《尚书·禹贡》《左传》《国语》《史记》《竹书纪年》《水经注》等重要文献资料及叔夷钟、秦公簋及遂公盨等西周中期青铜器都对大禹文化的记载,结合多年玉帛之路考察、研究成果,尤其强调马衔山玉矿资源和河西走廊玉矿资源对齐家文化玉礼器辉煌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冯玉雷说,齐家文化中期以后,向东越过陇山,影响到关中地区,这是“大禹出西羌”的时代背景,这个学术观点在2024年4月17日发表在《中国艺术报》上的《大禹何以“出”西羌》中有详细阐述。
讲座中,冯玉雷还分析了夏代重要玉礼器玉牙璋和大禹治水神话中的核心器物——开山斧、玄圭、玉简之间的关联,冯玉雷说,牙璋是探索夏史史迹最为重要的信物之一,夏代标志性玉礼器就是玄圭(玉牙璋),玄圭是大禹平治水患、膺受天命的标志物。传说兰州九州台得名就是因为大禹在此划定九州。冯玉雷生动地讲述了如何在小说中将作为工具的“耒锤”转化为作为礼器的“玄圭”,这是贯穿小说始终的重要线索。
讲座结束后,肖美鹿、刘新民两位资深专家对小说《禹王书》给与积极评价。当得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3月首次印刷之后,不到一个月即售罄,已经于4月第二次印刷。作为考古玉文化小说、神话小说,能够得到读者欢迎,再次证明大禹及其文化精神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也从一个方面折射出“文物活起来”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最后,所有参加讲座的嘉宾、学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