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民俗风情

一舞摇曳,再舞情深—— 秦安蜡花舞

2024-05-30 17:25 来源:天水日报

  一舞摇曳,又舞生姿,再舞情深。烛光里的舞蹈,厚土上的期望,盛世里的欢愉——秦安蜡花舞。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何喜田

  20世纪50年代,大地湾遗址首次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一个编号为F411的房址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幅长1.2米、宽1.1米的黑色地画。翩翩起舞的人群,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遥远而浪漫的原始部落。这幅目前发现年代最早且独立存在的绘画,将中国美术史的断代提前了2000多年,也让灿烂多姿的秦安蜡花舞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源头。

  据《秦安县志》记载,蜡花舞又名蜡花灯、蜡花盆。相传盛唐时期蜡花舞就出现在俗世的生活当中,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的唱词主要来源于古雅的辞赋,文人气息极其厚重,难以和百姓的艺术趣味相投,所以在流传过程中又添加了赏心悦目的肢体动作。这样,蜡花舞就由单一的清唱逐渐演变为一种唱、舞并蓄的民间舞蹈。载歌载舞中,燃烧的蜡烛绽放光芒,或坐于灯笼之内,或立于花盆之中。摇曳间,姿生婆娑,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明朝中期,随着秦安小曲的兴盛、传播,民间开始用秦安小曲来进行伴奏。告老还乡的胡缵宗还创作了《玉腕托柏》越令小曲,而他编写的唱词“好山对面青如洗,远树当窗翠欲流”至今仍在蜡花舞中传唱。清朝时期,蜡花舞更加兴盛,成为了一种在固定时间、固定场合演出的民间艺术。同时,伴随着表演形式的日渐成熟,蜡花舞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也具有了自娱、娱人的功能。而有趣的是,乡人安维峻、张思诚等名人也都诗兴勃发,先后创作了蜡花舞唱词,为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增色不少。

  因着葫芦河的哺育,也有了历代风雅文人、卖浆者流或言志或抒情的传承,秦安蜡花舞这项民间舞蹈艺术在千年的时光里熠熠生辉,散发出迷人的光彩。直至今日,表演时人们都是左手托举花灯,右手持彩绸折扇,且花灯内装有点燃的蜡烛。

  在葫芦河流域,与大地湾毗邻的郭嘉、叶堡、安伏、吊湾、魏店等北片乡镇,是蜡花舞流行、传播的主要地区。传统意义上的蜡花舞通常是在农历正月初九至十五的夜间演出,以民间祭祀天地、期望丰收、向往美好为主要功效。表演时,队列以行进式为主,简单随意,契合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性。人数少者四到八人,多则可达百人。起初是由男人扮作少女,后发展为女性群体表演,或男女混合表演。

  蜡花舞的主要动作有“一字步”“十字步”“平摆扇”“高挠扇”“平绕花”“高绕花”“甩辫子”“凤凰三点头”等。传统的表演曲目有《八步》《玉腕托柏》《小登科》《昭君出塞》《伯牙抚琴》等。由于和秦安小曲相生相伴,蜡花舞常用的曲牌有《莲花》《道音》《禅音》《一串铃》《太平年》《割韭菜》《满江红》等40多个。舞蹈时花灯闪烁,形成起伏的花灯海洋,典雅细腻之间,又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蜡花舞的伴唱为秦安小曲中的老调和花调,尤以老调为主。歌词有可以唱一个完整历史故事的大乐调,也有以情调、民歌为主的小兵调。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以民歌来说,有歌唱劳动场面的,如《摘葡萄》等,表达的是劳作的喜悦。也有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如《太平年》《百宝箱》等。

  “五月十三,娃的舅舅来,打发女孩割韭菜,花儿点点儿红,哎咳依咳哟,花儿点点儿红。左手拿上拌拌笼哎咳哟,右手拿上割韭镰。大步儿走来,小步儿行,一走走到园子门。双手掀开门两扇,韭菜长得黑葱葱。”这是《割韭菜》。佳人款步轻摆,翻转穿插;灯扇高旋平移,高托低绕,恰似花海起落,顾盼生辉。如此诗意洒脱的歌唱、舞蹈,将劳作的欢愉表达得颇为欢快,且随意无比。毫无疑问,这是劳动者的舞蹈,更为大河之畔,源自乡野的朴素欢情。

  从事群众文艺工作的王芳,一直致力于秦安蜡花舞的研究与推广。在她看来,蜡花舞曲调高古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尤其唱腔,采用的是秦安当地方言土语,唱腔丰富。和秦安小曲一样,它既有文人雅士式的清雅格调,又大量保存了明清俗曲的原始基因。如今,虽已退休,但她对蜡花舞仍然是情有独钟,热情不减。闲暇之余,还会欢快地扭上几段。

  由于蜡花舞一直以自身的本真样式自然存活于民间,在代代相传中没有脱离大众的精神和娱乐需求,也较少人为加工改造,所以始终保持着典型的原生态民间舞蹈形式。

  秦安自古民风淳朴,文脉深厚。蜡花舞在长期的流变中,无论是唱腔还是舞蹈步伐,都形成了一种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蜡花舞的表演形式也具有多样化,可原地表演,也可在行进中表演;能单独表演,又能与其他社火如“舞狮”“旱船”“高跷”等一起配合表演。更让人称奇的是,它也融合了民间社火的营养成分,出现了男女丑角,他们无拘无束穿插其中的即兴做戏,既活跃了表演气氛,也给人们带来了风趣幽默、欢乐祥和的艺术享受。

  蜡花之舞,率性而为,或悠扬、或低沉、或低缓,这是诞生在秦安山川大地之上的舞蹈。无论唱者、弹者,还是舞者,他们都能瞬间沉浸在远古的回响里做到物我两忘,从而让清淡的人生有了一种往前走的希冀和依赖。这是蜡花舞赋予秦安人文的舞蹈意象和舞蹈智慧,也是所有民间艺术之所以流传和发扬光大的魅力所在。  2011年,历时千年、恒久弥新的秦安蜡花舞,正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0多年前的王芳,还是秦安县文艺宣传队的一名队员,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得下乡演出。有一次,在郭嘉镇演出时,她偶尔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一种舞蹈。好奇的她在和村里的老艺人郭遂世、赵永福聊天中得知,当地人把这种舞蹈叫“扭花儿”,摇摇摆摆的舞姿,自然随意,像极了扭秧歌。当时村里的条件极其简陋,灯里放的是自己制作的白蜡烛。由于蜡烛金贵,后来就变成比较便宜的煤油灯。但油灯烟大呛人不说,一场下来表演的服装就都熏黑了,于是就换成了手电筒。

  这种土生土长的舞蹈,瞬间打动了王芳的艺术心灵,年轻的她被震惊了。她震惊于村民们在简朴的生活之外对古老艺术的执着,也震惊于他们表演时的投入与激情。从此,她的心灵就被这山乡之野的蜡花舞所占据。她暗下决心,作为一名从事群众文化宣传的秦安人,一定要潜心努力,探寻和挖掘这还未被更多人知晓、喜欢的蜡花舞。

  郭遂世是郭嘉镇郭嘉村的农民,现已80多岁的她,是王芳学练蜡花舞的开门导师。1956年底,表演完回到家里的郭遂世接到公社的通知,让村里的蜡花舞去县上参加文艺调演。在她的记忆中,当时表演她们穿的是红衣裳绿裤子,既鲜艳,又惹人,表演的地方是在广场的一个大台子上,当时人山人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秦安县文艺尚处于百废待兴,但蜡花舞的柔美和飘逸,还是让春节调演耳目一新。就像是绚烂的烟花,蜡花舞因为高光的表演,作为秦安文艺的代表又被选中参加天水地区的文艺调演,一同选中的,还有气势恢宏的狮舞。这次表演,秦安蜡花舞一炮打响。

  一步高,步步高。1957年春,由村民董烈儿、郭遂世、赵改儿、李珍英、郭存生、宋林林6人组成的蜡花舞表演队,代表甘肃省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观摩会演,并获得了二等奖。之后,还受邀参加了电影《万紫千红》的拍摄。用郭遂世老人的话说,这是做梦都梦不见的好事。

  从北京回来后,郭遂世习练蜡花舞的热情更高了。一有机会,她就从长辈、同辈、外村人那里取经,挖掘、学到更多的舞蹈动作,并将它们创编和融合到了自己的表演之中。

  岁月蹉跎,当年和郭遂世一起上过北京的六姐妹如今只剩下赵改儿了,两姐妹离得近,所以经常在一起。现如今,蜡花舞于她们,依旧是最美好的回忆。看着眼前一张珍存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照片,她们唏嘘不已,恍如回到了从前快乐的时光中。

  盘龙寺是郭嘉镇远近闻名的一座寺庙,庙里的院子很宽敞。平时,郭遂世就把这里当成是蜡花舞的传习所。在老辈人的记忆中,郭嘉镇的蜡花舞是从来都不传给外人的,这和北片其他四十八庄口的民俗还有所不同。虽然技艺不外传,但让郭遂世感到高兴的是,在郭嘉镇不管男孩女孩,喜欢跳蜡花舞的越来越多了。每到星期六、星期天,盘龙寺里都会聚集许多学跳蜡花舞的孩子,她也乐于把自己掌握的技艺教授给她们。

  自从喜欢上蜡花舞后,王芳经常会下乡采风,她每次都能从老一辈艺人身上学到许多细节性的表演动作。其实,在北片的不少乡镇,不仅是女性会跳蜡花舞,大多数男性也会跳蜡花舞。阳刚之气,让本就柔美的舞姿更具魅力。看着满头白发、满脚泥土的老人们尽兴地扭着身躯,自娱自乐地沉浸在蜡花舞的世界,王芳总会感慨万分。她明白,艺术只有深深扎根在民间的土壤之中,才会焕发出无限生机。她也知道,蜡花舞之所以能够在这片土地上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群淳朴的爱好者和传承者。

  如今,这种古老的艺术和其他非遗传承一样,也徘徊在濒临失传的边缘。参演人数逐年减少,且日趋老龄化,表演服装和花灯由过去的鲜艳、精致,变得简单、粗糙,舞蹈步、形体动作由以碎步为主,演变为秧歌舞蹈步为主。一些难度较大的形体动作如高挠扇、低摆扇,在许多村庄已无人会做,这让王芳她们很是揪心。

  节日之后的花灯,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依稀还能看到一种纯朴的传承。粗疏的花卉线条、简陋的包装,仿佛还在诉说着曾经动人的故事。所幸的是,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秦安县对蜡花舞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秦安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组织起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中青年蜡花舞爱好者为群体的蜡花舞表演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演出和研讨活动。

  黄土之上,河水之畔,对于那些清苦的心灵来说,在秦安蜡花舞的舞动中,一个又一个枯燥、单调的时日得以延续和升华。也是因为有了蜡花舞,他们对平凡的俗世生活开始有了奇妙而清晰地传承和向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