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的传奇:擀毡技艺
□ 祝贺
没有毛毯以前,毛毡成为古时高寒地区的过冬必备。宋元时期,擀毡技艺从内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多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2008年,甘肃临夏东乡族的擀毡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甘谷县新兴镇三合村张家庄,依然传承古老的擀毡手艺。其质朴耐用的毛毡,保暖隔湿、不易燃,沿用至今。
在甘谷县,人们都夸说,张家庄的毡——新兴镇各个擀毡村落里,张家庄的毛毡擀得最好。
沿陇海铁路向东,走上一段就到了张家庄,和天水别的村子没有区别。
遇见张建伟时,是一个下午,夏天的阴云凉爽沉闷。他年近五旬,脸庞干瘦,头戴一顶旧解放帽,帽檐上落了几缕羊毛,粘着。
他站在院子当中,双手叉腰,一只脚用力踩踏竹席来回滚动,用心擀着毡。毡房内,仅有一架擀毡机,一把弹弓,几根长短不一的木棒,一张竹条粗席和几根细竹棍。
我站在一旁看他忙活,与他说话,他则用甘谷方言跟我搭腔。
“毡匠3件宝,弹弓、竹帘、沙柳条。”工具虽简单,工序却复杂。从选毛、称毛、弹毛、打毛、压毛、铺毡、擀毡、洗毡、晾毡,再到弹、洗和揉边,技术性很强。
张建伟说,擀毡选毛有讲究,甘谷羊毛的毛质细、绒毛多,粘性差且不易粘合,只能少量掺杂。麦积区甘绒厂、临夏三甲集和新疆的粗羊毛粘性好、杂质少。新西兰的虽然好,但太贵所以只用过几年。另外,羊毛里的杂质,诸如沙子、土、羊粪等,还要筛选干净。
他一边介绍一边演示,先用白土揉进羊毛,吸掉油气,再用弹弓加工松软,并用手拍打铺放均匀。擀毡前,还要撒面粉,通常中等大小的毛毡掺两斤多面粉,以增加黏性和柔性。之后还要淋上开水,高温瞬间会使羊毛变软。
坐在毡房的长条凳上,张建伟用手牵着毡棒两端的绳子,脚蹬一双解放胶鞋,用劲滚踩竹席卷起的毛毡,随着木棒来回滚动,毛丝结片紧缩、粘合密实。
擀好后,提壶开水倾洒在毡上,待浇透了,再用脚踩着使劲洗揉,毛毡里的面汁便不断被挤出。洗过的毡,面粉越少,品质就越好。
“咋样才能擀好?”我问。
“要有力气,还要技巧。”张建伟说,铺羊毛多用手凭感觉,薄厚均匀,擀出来才平坦。传统手工毡很瓷实,能保持几十年厚度不变。机器擀得就虚,用上几年便会越来越薄。尤其最后一道揉弄毡边的工序最讲究,因为参差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剪刀裁齐,只能靠手工揉弄,没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手艺,根本无法做出笔直带棱的毡边。
张家庄的毛毡结实、美观、耐用、光洁、平齐、隔潮、保温、弹性好,颜色有白、黑、麻,尺寸除固定大小外,还可根据要求定做。
天水历史上属羌、汉杂处地区,畜牧业发达,畜毛加工业亦兴盛发展。以前,天水许多县区都有工艺精湛的擀毡艺人。茜毡是在白毡上做染色的工艺,现已失传。秦州区西关的南、北茜毡巷,地名沿用至今。从业最久的北茜毡巷高姓,自明代始创,还有崔姓等几家毡房,到20世纪30年代初先后歇业,如今已荡然无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三合村全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从事擀毡业,成为西北少有的擀毡专业村。这里有不少擀毡高手采用传统工艺,所出产的毛毡质量上乘,很受欢迎。到20世纪80年代,当地擀毡业发展迅速,逐步走向商品化、专业化、批量化,产品很快打入西北各地市场,成为甘谷支柱产业。
当时,走进三合村,犹如进入了毛毡的海洋,耳朵听到的是轰隆隆的弹毛机器声,啪啪啪的打毛声,噗噗噗的喷水声;眼睛看到的是团团滚动的羊毛,一片片洁白的毛毡;鼻子嗅到的是羊毛特有的气味。全村60多户擀毡专业户在旺季月产毛毡5000多片,消耗各类羊毛60多吨,收入颇丰。
每到寒冬旺季,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及省内外各地的客户时常上门催货,这时家家户户便白天黑夜连轴转,以至于影响到邻近的几个村子也开始学擀毡,带出了十几户专业户。那时,擀毡专业户过年贴在门上的春联:“毛静毛动,毛里刨金;土进土出,土中作乐”,可谓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手艺人喜悦的心情。
张建伟的擀毡手艺,是从清朝开始,祖上五代人代代传承至今的。平时他就利用农闲做一点,虽说很辛苦,但夫妻俩一起干,早年用脚踩,现在用机器擀,省力且高效,每天还能多擀一两张。 喝一口罐罐茶,张建伟淡淡一笑说,手工擀的羊毛毡能用五六十年,隔湿效果非常好,去南方上大学的学生,都喜欢小毡褥子。老年人冬天将毛毡铺在火炕上,暖和不易燃。有人曾专程找到他,为长辈定做过一张500多元的毛毡。“经常用对皮肤好,而且毛毡方便保存,只要撒点药水就能防虫。用久了、脏了,将洗衣粉、洗涤剂倒在毡上,用水管冲洗即可。”
“市场前景咋样?”我问。
“毛毯对毛毡的冲击很大。”张建伟说,毛毡能铺不能盖,销路多在农村、县城,而毛毯干净美观,能铺又能盖,在城乡都有市场。现如今,每年擀毡的销量,只有从前没有毛毯时一天的量,而且同样大小的毛毡和毛毯,价格上也大相径庭。
“早年毛毡多销往天水,现今却是外地客商要得较多,有位临洮的客商,20多年了,每年到村上收购,一次能收四五百张,一个多月就卖完了。”张建伟说,由于毛毡的成本和运费越来越高,利润却越来越少,所以现在擀毡的人也不多了。若想继续下去,今后还得改进工艺,争取擀出更加干净卫生的毛毡,着力向南方和国外宣传,或许销量还能提升。
甘谷曾经贫苦的自然环境以及传统质朴的技艺,潜移默化造就了手艺人节俭勤劳、诚实向善的淳朴品质,亦造就了手工匠作的经久耐用、历久弥新。
手艺的传习,一看就会,上辈人一边做,后辈人一边看,不难。可现在的年轻人嫌脏嫌累,没人学,老行当依旧无法避免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张建伟轻叹一声道:“只要还有人来买,村上仅剩的几家手艺人,就会坚持做下去。”
- 2024-05-30天水非遗“老手艺”绽放新魅力
- 2024-05-30一舞摇曳,再舞情深—— 秦安蜡花舞
- 2024-05-23甘肃肃北:“村BA”球王争霸赛展蒙古族服饰之美
- 2024-05-23临夏有约:一盏茶香里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