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人文之旅

以兰州为名 打造金城独特“文化芯片”

2024-07-18 11:0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原标题:以兰州为名 打造金城独特“文化芯片”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兰州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举行

  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现场

  “兰小五”系列文创产品

  中国甘肃网7月1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高宏梅 文/图)城市IP是城市的身份证和名片,也是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催化剂。近年来,如果用4个字来形容兰州市文化发展所走的历程,那一定是“一路繁花”。文化力量显著提升,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可感可触、可观可信的喜人成果,让金城有了一个千城千面、独一无二的“文化芯片”。

  1

  文化赋能

  解锁创意拓展新赛道

  走近一座城,解读一座城,有千百种解锁方式。但在兰州,有一种解锁方式很厚重,那就是文创解锁城市记忆。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不仅装载着一座城市的文明,还是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如果你是一名博物馆迷,外地朋友发来一条“马上到兰州了,推荐必打卡地点”的信息时,你肯定会自信满满地回复:“去兰州市博物馆认识认识‘兰小五’‘兰小博’!”

  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答案也很兰州——“兰州文创新晋顶流,舍我其谁?!”

  一个与文物朝夕相处的地方能跻身于文创国潮之列,并且在“拼杀”得刀光剑影的文创市场中配得上兰州文创新晋顶流的名头,自然是有点硬功夫的。

  硬功夫的主角就是兰州市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兰小五”“兰小博”文创系列。自面世以来,“兰小五”“兰小博”一路“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波又一波出场即高光行情。尤其是,兰州文旅在全国密集的文旅推介活动中,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十届兰洽会……炙手可热的“兰小五”“兰小博”文创已成文旅展品中的扛鼎之作,兰州城市IP标配。

  今年兰马期间,“兰小五”更是不辱使命,代表市博“出征”,为兰马摇旗呐喊。

  一文创IP窥见历史,一城故事尽收眼底。

  当历史照进现实,当文化被赋能,解锁创意除了文创,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今年,3家博物馆国宝文物联合上阵,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与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和兰州市博物馆推出联名轨道交通地铁票卡。3馆国宝文物铜奔马、木简、观音簪与兰州地铁票卡合二为一,令人不由自主感叹:“连地铁卡都这么有品位!”

  2

  释放活力

  让城市热情绽放

  文创解锁已经很吸睛了,但兰州的文化自信必定是多面的。“黄河大合唱”以史无前例的方式,刷新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和赞誉。

  面前奔流不息的黄河,一侧是百年铁桥亘古不变的身姿,一侧是金城关逶迤摇曳的灯光,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歌声中,民谣之都释放出青春、自信和阳光的信号。

  今年“五一”假期,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奔赴兰州,在民谣之都见证奇迹,在金城兰州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如果说民谣之都释放的是热情,兰州非遗近几年走出的上扬行情就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有着老祖宗手艺的托底,在一个个全国性的文旅推介会、文博会上发光,发热,绽放。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形成以国家、省级代表性项目为重点,以传习所为阵地,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格局。积极开展理论研究,编纂出版《兰州市非遗丛书》,出版11册专著,取得非遗保护普查研究重大成就。

  看动态非遗,每年的“烟火兰州迎新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联动各县区开展舞龙、舞狮、兰州太平鼓、兰州高高跷、军傩、旱船、大秧歌等社火展演,开展兰州刻葫芦、兰州剪纸、兰州泥塑、兰州黑陶、兰州陶艺、古建模型等非遗技艺展示,那叫一个红火。所到之处,人潮涌动,欢呼叫好,不绝于耳。

  静态传承更是让非遗成为一道目之所及的风景。目前,我市已建成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成为宣传非遗项目的主要阵地和窗口。设立44个传习所,培养和带动传承人上千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到5个,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到42个、7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到6人,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到41人、113人。

  3

  抢抓机遇

  接好文化出圈的流量

  2023年,东方甄选看世界甘肃站“出发在兰州”,东方甄选创始人俞敏洪和主播YOYO在甘肃兰州展开直播活动。来到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吹着黄河边的风,品尝了正宗的牛肉面,行走在穿城而过的铁桥上,漫步在绿树成荫的白塔山,感受着水车博览园古老水车的悠久历史,尤其是站在读者大道,品读着《读者》杂志一度陪伴自己成长的文学之路……俞敏洪掩饰不住对兰州的喜爱:“我所了解的兰州是一座包容、兼容的城市,这里文化交融,也有大气、开放的一面。”

  当一座城市以开放、自信之态张开怀抱时,“出圈”“火爆”“新高”等令人期待已久的现象接踵而至,进入了一个全新赛道。

  今年以来,在一系列正能量的加持下,兰州文旅既聚人气又聚财气。我市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迅速跟进,全力做好“线上流量”与“线下留量”的无缝对接,带动全市文旅市场“火”出新高度。

  2024年春天,天水麻辣烫“火”了,甘肃文旅迅速“出圈”。

  “好像有一亿人在中山桥”

  “羊皮筏子都快拉冒烟了”

  兰州市率先实施文博场馆“周一不闭馆”措施,并着力构建城市居民“15分钟生活圈”;

  “兰州迎来史上最火‘五一’,旅游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1.92%。以水墨丹霞为代表的新晋景区接待游客持续刷新历史纪录,以黄河游船为代表的旅游新消费强劲有力。”

  借助甘肃天水麻辣烫出圈,兰州在全省率先发布引客优惠政策,组织兰州太平鼓等非遗项目以及特色美食赴天水展演展示。邀请知名演员黄轩、孙茜、洪剑涛、李国麟以及20余个网红团队来兰拍摄体验、推荐宣传兰州,全网播放量超过1.5亿次。

  文化旅游工作,一头连着“国之大者”,一头连着“人间烟火”。我市推出的“烟火兰州”系列美食,启动“碳水之都最兰州—吃货畅游季”活动,以“兰州的面、兰州的肉、兰州的小吃、兰州的水果”为切入点,分期、分批次全面推荐“兰小味”。

  兰州美食、兰州美景、兰州温度、兰州服务、兰州担当持续获得游客点赞,使得兰州成为叫好又叫座的当红旅游城市。接得住流量,留得住流量,守得住流量,最终转换为文化自信的流量,这就是一座理想城市的IP。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