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人文之旅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 甘肃临潭擘画文旅发展新蓝图

2024-08-01 10:34 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 甘肃临潭擘画文旅发展新蓝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如果你喜欢水,天池冶海10大打卡点,总有戳中你的点;如果你喜欢山,赤壁幽谷12大打卡点,奇峰石笋形态各异,让你感受到此山有别于他山的奇妙;如果你喜欢乡村,多种风格的农家乐、民宿可以让你享受田园风光。

  7月30日,“我们的家园幸福美好新甘肃”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临潭,看冶力关旅游区让绿色发展和乡村旅游“双向奔赴”,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完成升级三部曲,擎画文旅发展新蓝图。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冶力关旅游区,正在创建5A级景区,一旦从4A级景区成功升级为5A,这将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首个5A级景区。

冶力关旅游区内的梯田花海

  冶力关旅游区内的梯田花海

  连点 成线 扩面 三条特色路线任你选

  “如果你喜欢在路上的感觉,46公里的自驾游环线就值得一走。”冶力关旅游区导游李文文介绍,这条环线从冶力关镇出发,途径庙花山村、经冶海北岸、兰家山观景台、池沟、庙沟,最后回到冶力关。

  

庙花山村

  庙花山村

  从冶力关镇前往庙花山村的道路两旁,途径八角花谷,种植了许多耐寒耐旱花期长的花卉,如金盏菊、矮牵牛、孔雀草、花菱草、美国石竹、秋英等,颜色有紫的、黄的、红的、粉的。

  “另外两条线路更短一点,可以从冶力关旅游区游客中心出发,途径池沟村,到达天池冶海南岸,或从游客中心出发,前往赤壁幽谷。”李文文介绍,上述三条线路是景区特地打造的,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这三条线路正是得益于该旅游区的升级改造。

  为了从4A成功升级为5A,临潭县对冶力关旅游区的景点进行了连点、成线、扩面,整个景区包含了冶力关镇和八角镇的9个自然村。

  目前整个景区由天池冶海和赤壁幽谷两大相连片区组成,总面积20.2平方公里,其中天池冶海属于高原堰塞湖,赤壁幽谷则是丹霞地貌景观。整个旅游区既有以原始森林、亚高原草甸为代表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也有冶力关高原梯田人文景观。

  景区提档升级 山更青水更绿

冶力关旅游区游客中心

  冶力关旅游区游客中心

  景区要升级,软硬件缺一不可。

  从冶力关镇出发,记者看到停车场都安装了充电桩,并对停车场进行了美化。为了应对游客自驾需求,这里特地修建了游客中心,提供更多停车位。游客既可选择自驾上山,赏花海,登高看天池冶海,体验骑马等,也可到码头乘船畅游天池冶海。

  为了丰富游客体验,冶力关景区管理中心艺术团编排了一台以“寻梦香巴拉,相约冶力关”的为主题的文艺晚会,通过舞蹈和歌曲形式,让游客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今年更是在每周五、周六推出常态化演出,人们聚集在广场燃起篝火,共跳锅庄,氛围感拉满。

  距离兰州150公里的冶力关旅游区,吸引周边游客最大的吸引力便是那抹绿色以及高山湖泊。

  为了保持好生态,近五年,冶力关旅游区累计完成植树造林8000余亩,义务植树500余亩,镇区绿化1.2万平方米,河道治理20余公里。“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高度概括了冶力关的生态环境,辖区内生长着两千多种树种和多种珍稀动物。

  “一片景” 带富一方人 绿色发展和乡村旅游 “双向奔赴”

村落内的景色

  村落内的景色

  沿着自驾游路线,从冶力关镇出发,沿途会看到很多农家乐。

  “整个景区包含了临洮县冶力关镇和八角镇的9个村,几乎每个村都有人开办了农家乐或民宿,光是冶力关镇注册的农家乐就有380家。”临谭县冶力关景区管理中心主任陈祥顺说,通过景区发展,真正实现“一片景”带富一方人。

  庙花山村的杨尕兰开了一家民宿。2018年,庙花山村从规划设计入手,引进“花庐”民宿品牌,设计、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推进,对村里的民居按照“花庐”民宿品牌要求进行了提升改造,杨尕兰家就是其中之一。

  最初村里的民宿是公司化统一运营,年底给村民分红,经过几年运营后,这些民宿正式移交到自己手中,由村民个人经营。除了民宿,庙花山村有一部分村民则参与到冶海马队公司,提供骑马服务。

  跟庙花山村一样,池沟村也有不少农户开办农家乐。

  冶力关镇以“冶木河畔的地标建筑、惊艳绽放的人文奇葩、古韵悠然的民俗翘楚、蓄势崛起的康养圣地”为设计理念实施了池沟村、关街村、葸家庄村等旅游标杆村建设项目,成功打造了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服务、人文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乡愁浓郁的文旅新村。

  整个景区参与到旅游的将近有2000户百姓,随着景区越来越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吃上“旅游饭”,陈祥顺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