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史博览

历史回眸丨古人妙招测水质

2024-08-16 10:31 来源:北方新报

  原标题:历史回眸丨古人妙招测水质

  如今,水质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穿越到古代,那时没有水质检测设备,人们如何评判水质的优劣呢?

  陆羽扬杓察水质

  陆羽是唐代茶学家,善于煮茶、品茶;他耗其一生写了一本茶叶专著《茶经》,被后世称为茶圣。不仅如此,陆羽对各地的水质优劣也有研究,他有一个独特的检测水质的办法,就是用水杓扬水来评判水质,且十分准确。

  据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记载:代宗时,湖州刺史李季卿至维扬(今江苏扬州),遇见了陆羽。久闻陆羽精通茶艺茶道,便邀请陆羽一同品茗。李季卿说:“素闻扬子江南零之水特别好,为天下一绝,再加上相逢名满四海的陆羽,可谓二妙相遇,实乃千载难逢。”遂命人驾船到江中去汲取南零水。不一会儿,南零水取到。陆羽在取来的水面用杓轻轻一荡,说:“这水倒是扬子江的水,但不是南零段的,好像是临岸之水。”接着,陆羽将所取之水倒去一半,用杓在水面再一荡,高兴地说:“这才是南零之水。”取水之人大吃一惊,不得不道出实情:“我从南零取水回来时,由于船身晃动,使得所取之水溢出一半,担心水不够用,便从岸边取水加满。没曾想先生如此明鉴。”大家十分惊叹。

  陆羽在烹煮茶水时,将其分为一沸、二沸、三沸3个阶段。认为一沸、三沸之水不可取,二沸之水最佳,即是当锅边缘像珠玉在水中跳动时取用最好。可见,陆羽品鉴水质的功底何其了得。

  王安石泡茶辨水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工作闲暇之余,品茶鉴水颇有心得。

  据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正如火如荼进行,苏轼因反新法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辞行时,王安石告诉苏轼:“老夫寒窗十载,染成一疾,去年常发,太医说是痰水之症,须用瞿塘中峡水烹茶煎服,方可除治。瞿塘在蜀,子瞻乡梓之邦,倘借尊眷往来之便,汲水一瓮相送,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苏轼领命而去。一年后,苏轼返京时,及至过了中峡才想起此事。想再返回中峡取水,而此时三峡水流湍急,逆水行舟,难上加难。无奈,苏轼放弃了中峡取水,心想,下峡水与中峡水又有多大区别呢?于是取了满满一瓮下峡水带回去了。

  王安石看到苏轼给他取来的水很高兴,立即用它来煮茶,结果一品尝,味道却很淡,王安石连忙问道:“此水取自何处?”苏轼答道:“中峡。”王安石笑道:“否也!此乃下峡水耳。”苏轼很是吃惊,只得如实相告,并问道:“宰相何以辨之?”

  王安石说:“在《水经补注》中记载了三峡的水性: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惟中峡水缓急参半。用来煮茶,则上峡水味浓,下峡水味淡,中峡水浓淡相宜。”王安石在谈了烹茶之道后,又以此比喻做人之理,并告诫苏学士:“子瞻过于聪明,以致疏略如此。”苏轼十分汗颜,谢罪而归,从此再也不敢懈怠了。

  可见,王安石对煮茶研究颇深,对各地水质的好坏也有办法鉴别。

  乾隆帝银斗称泉水

  清代乾隆帝嗜茶如命,对煮茶的泉水很有研究,发明了称泉水的银斗,以辨天下第一泉。

  每年夏天,乾隆都要到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处理政务,而此时正是山庄内湖莲荷叶茂盛之时。他发现,每日早晨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滚来滚去。于是突发奇想,命人将这些荷露采集起来,用于煮茶。乾隆因此写下了《荷露煮茗》一诗:“平湖几里风香荷,荷花叶上露珠多,瓶罂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过。”为什么要用荷露来煮茶?乾隆帝认为水质以轻为贵,露水显然符合这个标准,用荷露煮茶饮用,不仅能却病,还可以延年益寿。

  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一直认为“水以最轻为佳”;为了找到全国最轻的水,他特制了银斗,用来称泉水重量。最终的测定结果为:“京师玉泉之水斗重一两;塞上伊逊之水亦斗重一两;济南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扬子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至惠山、虎跑则各重玉泉四厘。”乾隆遂御撰《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钦定玉泉为天下第一泉,指出煮茶玉泉水为最佳,并作诗《汲惠泉烹竹炉歌五叠旧作韵》,其中写道:“陆羽品泉今古闻,山下出者次第分。金山第一此第二,未知玉泉迥出群。以是推之当历逊,辞仲为叔居后尘。”

  定下玉泉为天下第一泉之后,乾隆饮茶非玉泉不用,出巡时也要载玉泉水同行。为了避免因经时稍久、舟车颠簸而使玉泉水色味有变,乾隆还研究出一种“以水洗水”的办法。先将玉泉水储于一个边上刻有分寸的大容器中﹐记住水的容量刻度﹐然后再注入其他水搅一下﹐待水定而污浊之物沉淀之后﹐再按玉泉水的容量倒出容器中的上层水﹐这时取得之水即清澈甘纯的玉泉水。其“原理”是玉泉水轻﹐而其他水质重﹐轻浮重沉﹐故玉泉水必在上层。这种方法与陆羽分辨南零水的原理真是如出一辙!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