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历史珍闻

古史萃丨错字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2024-08-26 11:20 来源:新闻晨报

  原标题:古史萃丨错字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学生时代,谁还没背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你记得课文中写的是“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于‘斯’人也”?

  最近,知乎上一则帖子引起了热议。有网友发帖称:自己非常清晰地记得是“斯人也”,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课本上,甚至是古文里,都是“是人”,他就有点蒙了。此帖一出,网友们也蒙了,绝大多数的“70后”“80后”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所学所背的课文就是“斯人”;也有少数“90后”“00后”表示课文就是“是人”……

  如果是“是人”,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记忆偏差?如果是“斯人”,在课本里能否找得到?无论是“是人”,还是“斯人”,由此引发的考证与探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

  其实,从某种角度说,错误书写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比如:故宫里很多宫门匾额的“门”字并不带勾,看上去像个“错字”,而这背后有特殊的原因;成语“信口雌黄”的由来,就与古人写错字有关。

  争议与考证  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针对网友关于“斯人”与“是人”的争议,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查阅的结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于为何一些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这确实不清楚,不过“斯”和“是”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这”的意思。

  不过,也有记者多方调查后发现,至少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都曾出现过“斯人”的版本。

  换句话说,起码在一些网友的记忆中,他们学到的的确是“斯人也”。

  孟子曰“是”  追随孟子的人可能听岔

  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专门从事《孟子》学史和《孟子》传本研究,他表示,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说,“是人”是对的。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语文教师陆晨华家中收藏了不少古文书籍,他说,相对权威的古书,如汉代赵岐注的《孟子注疏解经》以及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上面记载的都是“是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位资深教授表示,正版的《孟子》书籍里都用“是人”,只是少数书籍在引述孟子的话的时候出现了变异。

  而有趣的是,王耐刚对周围的亲人和学生展开了一次调查,结果让他吃惊的是,即便是中文系的博士生,认为是“斯人”的比例也占到了五成以上。

  有记者也在身边作了一个简单的调查,10个人中有9个认为“斯人”是对的。  为何“斯人”版这么流行?王耐刚解释说,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孟子》传本都是“是人”。但古代还有一种流传经典的方式,那就是口口相传。因为“是”与“斯”二者同源,意又相近,很有可能就是民间口口相传产生了偏差。另外,古人引用经典时,也有一定的随意性。

  浙江古籍出版社资深编辑路伟表示,“是”作为“这”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用了,因此人们可能对这种用法相对陌生一些。

  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此前曾发微博表示,大家读作“斯人”可能是因为这个词在许多名诗名篇中出现过,并且生活中“斯人已逝”这些常用的表达使我们对“斯人”这个词较为熟悉,也感觉更有“文气”。 

  故宫门匾有“错字”  “门”字为何不带勾?

  从某种角度说,错误书写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帝王执政与生活的场所。故宫内宫殿建筑数量众多,而悬挂于各个宫殿外部的匾额,则是解读建筑名称和功能的重要装饰物。这些匾额的书写风格多属于楷体,其笔画工整、规矩有法度。按照楷体的书写惯例,“门”字须带勾。然而公众去故宫参观时,会注意到很多宫门匾额的“门”字并不带勾,最后一笔竖直而下即完成书写,似乎为“错字”。以紫禁城中轴线各宫门为例,无论是前朝的午门、太和门,还是内廷的乾清门、坤宁门等,其匾额上的“门”字均不带勾。这些“门”字之所以被“错误”书写,其原因多与紫禁城防火避讳相关。

  从科学角度讲,建筑匾额上的“门”字是否带勾,与建筑本身是否会着火并不存在任何关联。然而南宋临安城玉牒殿(存放皇家族谱的场所)火灾事件,使得“门”字带勾成为防火避讳。

  据清代学者俞樾所撰《茶香室丛钞》记载:南宋都城临安玉牒殿某次遭受火灾,火势蔓延至殿门。有大臣向皇帝禀报,说是因为殿门匾额上的“门”字带勾才招致火灾。于是皇帝下令摘下殿门的匾额,扔到火里烧了,玉牒殿的火灾也很快被扑灭了。此后的明朝,无论是南京还是北京的宫城城门,其匾额上的“门”字都不带勾。

  另据清代学者倪涛所撰《六艺之一録》及马扑《谈误》记载,明代书法家詹希源在书写南京太学集贤门匾额时,写“门”字带勾,自认为可显笔画遒劲。不料明太祖朱元璋看后大怒,认为这一勾阻挡圣人贤士发展之路,于是下令把“门”字的勾削掉。清末文人赵汝珍在《古董辨疑·杂辨》中对此分析认为,“门”字带勾,不仅不利于招纳贤士,而且也是火灾产生的重要原因。

  那么,“门”字不带勾是否真的可以避免火灾呢?答案是否定的。如紫禁城最早的火灾发生地点就是午门。据明代文学家沈德符所撰《万历获野编》记载,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元宵节,午门外举行鳌山(用彩灯叠成的类似巨鳌形状的山)灯会,不料有爆竹引燃鳌山,进而使午门着火。而午门内的太和门在历史上数次遭受火灾,其中光绪十四年(1889年)的火灾最为严重。当时,在贞度门(位于太和门西侧)值班的两名护军将洋油灯挂在贞度门的东山墙后檐柱上,灯火烤着了柱子,引发大火。火势很快向东蔓延,烧毁太和门、昭德门及相邻的多座库房。这场大火在两天后才被彻底扑灭,清廷出动救火人员多达7000余名。

  古人写错字也有“修正液”  “信口雌黄”就是这么来的

  写错字的时候,现代人有修正液等修改,可是古人提笔错字的时候怎么解决呢?这就要从“信口雌黄”说起了。

  “信口雌黄”里的雌黄,其实是一种橙黄色的矿物,一直作为民间画工的黄色绘画颜料。除此之外,雌黄还常被当作修改液,勘误典籍。古人造纸时,会用黄檗(黄柏)染纸。这样可以防止虫蛀,纸也会因此变得微黄。因为颜色和纸张相近,覆盖力也不错,雌黄就成了古人涂改错字时的好选择。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比较四种抹改错字的方法:刮洗错字,但此举会令纸张受损;贴纸条遮蔽,则容易脱落;用粉涂抹,遮瑕效果不佳;唯独雌黄最有效,一涂就把错字遮去,更不易剥落。

  《齐民要术》中也记载,古人将雌黄研磨成粉后加入动物胶或蛋清,将其制作成雌黄丸。写错字的时候,只需要蘸点水就可以进行涂抹了。

  北宋以后的造纸技术得到改良,人们用漂白麻纤维来制纸,制造出来的纸光滑莹白,耐久性好,受到许多士大夫的喜爱。

  从此,黄纸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它的配套好搭档,雌黄也就由校勘工具逐渐衍生成更改事实之意。如《晋书·王衍传》中记载:“王衍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