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化之旅

古庙夜晚竟有“仙人”来“送灯” 背后原理是……

2024-08-26 13:52 来源:天水晚报

  原标题:秦州八景之“仙人送灯”仙人崖

古庙夜晚竟有“仙人”来“送灯” 背后原理是……

  赵国林

  秦州,古称成纪,乃陇右名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无数令人向往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其中,“仙人送灯”便是秦州八景之一,位于风景秀丽的仙人崖,以其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秘。

  仙人崖,距离著名的麦积山石窟仅15公里之遥,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这里由三崖、五峰、六寺所组成,地势险峻,峰峦叠嶂,翠峰高耸于崖顶,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间,颇具雅趣。三崖依其方位,分别为东崖、西崖、南崖,犹如三位守护神矗立于天地之间,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五峰则是指玉皇峰、宝盖峰、献珠峰、东崖峰和西崖峰,它们众相参差,罗列有致,姿态万千,若揖拜“玉皇峰”,人称“十八罗汉朝玉帝”。

  仙人崖的寺宇总称华严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朝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将华严寺改名为灵应寺,并将其划拨给韩开府(明韩王朱松后裔的府第),自此,仙人崖的庙宇便成为了韩开府朱家的私人家庙。因此,人们往往将仙人崖与灵应寺相互称呼,互为指代。

  “仙人送灯”作为秦州八景之一,其神秘的自然现象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古时,在南崖脚下,依崖修建了一座燃灯阁,这是仙人崖的主建筑之一。每当夏秋深夜,天然磷光与阁中的油灯和烛光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奇妙而美丽的画面。人们传说这是神仙携灯往来,故有“仙人送灯”之说。这一景象不仅为仙人崖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除了神秘的自然现象外,仙人崖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西崖寺宇经过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建筑和修缮,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大佛殿内西北角的一个小斜梁架,据专家鉴定,竟是唐代屋架的遗品,这无疑为仙人崖的历史文化价值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崖的罗汉堂则供奉着大佛及十八罗汉的塑像,这些塑像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南崖的燃灯阁虽然曾在清道光年间毁于火灾,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仍然不减。如今的燃灯阁已在人们的努力下得以重建,它依然屹立于南崖之下,与天地同辉,与岁月共长。每当夜幕降临,阁中的灯光与天然磷光交相辉映,仿佛又重现了“仙人送灯”的神奇景象。

  仙人崖的“仙人送灯”不仅是一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旅游胜地,更是一段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记忆。它见证了秦州大地的沧桑变迁,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仙人崖的“仙人送灯”已经成为了秦州乃至甘肃省的一张亮丽名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他们在这里欣赏美景、感受文化、寻找心灵的慰藉。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仙人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通过修缮古建筑、完善旅游设施、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仙人崖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

  相关链接

  仙人崖的传说

  仙人崖的传说,如诗如画,深深地镶嵌在陇山渭水的历史与文化之中。这里,是自然之神精心雕琢的杰作,也是他无意间洒下的神奇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一片人间仙境。

  那天,自然之神行走于陇山渭水间,他双手挥动,如雕如塑,将山川大地刻画得瑰丽而神奇。当他完成麦积山的杰作后,轻轻一拂指尖,却不小心将一座砂崖的底部抹去,使之形成一面巨大的石檐。这石檐下,形状恰似蛤蟆之嘴,能藏千军万马,充满了神秘与威严。

  造化之神望着这不经意间的作品,微微一笑,转身便以此为中心,开始布局更多的奇石险峰、飞瀑流泉。他仿佛是一位高超的画家,以大地为画布,以风雨为笔墨,一笔一划,勾勒出人间仙境的轮廓。在他的背影里,一处新的仙境慢慢成长起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600年前,一些厌倦红尘、追求道义的文人墨客,游历至此,被这片仙境深深吸引。他们选择在石崖下结庐而居,修身养性,寻求心灵的解脱。岁月流转,他们终究得道成仙,飞升而去,留下了无数传说与故事。

  自那时起,石崖便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仙人崖。这个名字,不仅是对这片仙境的赞美,更是对那些自绝红尘、追求真理的文人墨客的怀念与敬仰。

  如今,仙人崖依旧屹立在陇山渭水之间,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每当人们站在崖前,仰望那巍峨的山峰、聆听那潺潺的流水,仿佛能感受到自然之神的呼吸与脉动,也能体会到那些文人墨客追求真理的坚定与执着。

  仙人崖的传说,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永远传颂在这片大地上。它告诉我们,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们对自然与真理的追求与向往,永远不会改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