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萃丨话说“戒尺”
原标题:古史萃丨话说“戒尺”
鲁迅先生小时候入的是旧式私塾,即“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其启蒙老师是寿怀鉴(字镜吾),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又说:“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这位老先生是外表严厉、内在慈祥的老师。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用于惩戒学生的一种教学工具,也叫“尺”“戒方”,还称“戒饬”。通常由两块木板拼成,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五分。“戒”即警戒、惩戒之意,“尺”是尺度、标尺,其目的是警醒、约束学生,维持课堂纪律。在古代,戒尺是先生身份的象征,代表着教育的威严与神圣。
戒尺来源于佛教的一种法器,由一仰一俯两块木块制成,上木正中竖安木钮一只,用时捉钮敲击下木,多在“皈依、剃度、传戒、说法”以及“瑜伽焰口施食”等仪节中使用。
到了汉代,戒尺开始正式成为教育工具,当时的私塾教育非常重视戒尺的使用,不仅用以纠正学生的错误,还用它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在唐代,戒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唐律疏议》明确规定了戒尺的使用范围和力度,不仅有教师使用规范,还有专门的戒尺官员负责监管。宋代对戒尺的使用进行了严格规定,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同时,戒尺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儒家教育,还涉及其他学科。元明清时期,戒尺的传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这一时期戒尺的使用,还从教育领域扩展到家庭、宗教、政治等多个领域。戒尺不仅是一种教育工具,更是权威和纪律的象征。
私塾教师或家长使用戒尺来体罚孩子,敲打其手心、手背、屁股等部位,甚至打头,还常辅以罚站、罚跪等方式。清初文学家李渔的名剧《比目鱼·改生》中,即有“戒方终日不离头”之句。近代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小时候给父亲背诵《孟子》,一卡壳就要挨一下戒尺,半本书背下来,右手掌被打得发肿,陪在一旁的母亲却哭着说“打得好”。现代翻译家、作家傅雷在《傅雷家书》中提到他的母亲望子成龙,傅雷每每读书时,母亲都会在旁监督,只要读书的声音有一点卡顿,或是声音变小,一顿戒尺就会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当然,也有心慈手软的老师。著名作家魏巍上小学时,戒尺已演化为教鞭,他在《我的老师》中提到蔡芸芝老师,深情地写道:“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转型,戒尺的地位逐渐发生变化,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戒尺逐渐退出了教育领域。虽然戒尺已经不再是教育领域的必备工具,但它所蕴含的敬畏教育、自律精神等价值观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 2024-09-04文史窗丨通西域的不只有张骞、班超,还有他
- 2024-09-03雷台汉墓铜连枝灯闪烁着大汉王朝光阴里的灯火明灭
- 2024-09-02省文旅厅案例入选第二批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 2024-08-30“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秘密——寻找陇马的足迹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