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法
原标题:读书有法
张 华
我一直以为,读书是一件高度私人化的事情,真正的读书一定是自由的、放松的、快乐的,至少自己感觉如此。
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任性,但唯有读书可以例外。在我看来,读书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想读谁就读谁,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读得无声无息,也可以读得飞沙走石。
我的阅读意识觉醒得比较晚,大约开始于1996年。起步时,读的都是老师推荐的书,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围城》等,还有外国文学《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红与黑》《百年孤独》等。完成这些“规定动作”后,再随手翻翻,竟翻出了很多有趣的作家作品,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王朔的《顽主》《我是你爸爸》等。特别是一些先锋派小说和新写实小说,把我的阅读兴趣一下点燃了。
读着读着,就有了点门道,那就是穷读不舍。
一个“穷”字尽显彪悍执拗之气。读书时我喜欢运用“盯人战术”,一路跟踪追击,比如当时读到池莉,感觉很喜欢,就把她所有的小说找齐了一口气读完。还有苏童、叶兆言、汪曾祺、梁晓声、刘恒、迟子建等作家我也是一网打尽,生吞活剥。
找到喜欢的人,再读他喜欢的人,这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读书方法。
为了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我研读了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饶宗颐等人的作品,顺便把他们弟子的著作也“扫描”一下。这些大师的共同点,在于纵观古今、驰骋中外,能大处见小、小处见大。比如季羡林曾说:“一个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你看,这话真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个好人应该更多考虑他人的利益,但也不完全忽视自己的需求,这种举重若轻的阐释,在大师们的作品里俯拾皆是。
因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我发现了很多优秀的传记作家,循迹而往,把他们的作品找来一读。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熊召政的《张居正》、张宏杰的《曾国藩传》、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章开沅的《张謇传》等。有时我会在不同的传记中寻找同一个人物,遇到新的疑问,再去找别的作品求证,常常有瞬间被打通的豁然之感。
在一场场穷读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名人之间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相互欣赏、彼此呼应,或相互攻击、分分合合,从这些交叉点再发散开去,会找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在我的阅读经历中,鲁迅、李敖两人颇有特点,骂过他们的人和他们骂过的人都不计其数,朋友和对手一样多,批评和欣赏一样多,顺着他们的“藤”摸去,一定能找到不少“瓜”,这样的读书才叫享受。
这些“有字书”读完后,就去读“无字书”,去书中提及的历史现场,吹一下主人公吹过的风,走一下主人公走过的路,做一次沉浸式体验,来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比如去刘公岛遥想甲午海战的惨烈,去江南贡院体验科举考试的艰辛,去绍兴感怀兰亭雅集的清古,去寒山寺聆听钟声的悠远,去西湖感受苏东坡的才情,去颐和园一窥老佛爷的奢华……
穷读不舍,是一种读书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在这场追击中,我们永远无法抵达终点,但风景就在过程之中。
(摘自《新华日报》2024年7月23日)
- 2024-09-05故乡的树
- 2024-09-03歌声栖居的村庄
- 2024-09-03【我和我的祖国】椒香满川
- 2024-09-02【陇上故事荟】清水风物之话里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