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中秋】月是故乡明
原标题:【陇上中秋】月是故乡明
文\杨堪旺
才进八月,就看到秦安兴国文化广场旁的月饼店里,已经开始忙着准备中秋节的月饼盒子和食材了。于月饼,我倒不是有多馋,可这“中秋”二字,却像村前的显亲河,载着我太多童年的回忆。
小时候的记忆里,看到谷子弯腰,糜子低头,高粱含笑时,中秋节也就如约而至了。每年中秋的前几天,父亲总要领着我去看望安伏乡下的三个姑婆。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一棵花红树,苹果不多,花红却很繁,每年中秋节前,父亲一面忙着秋收,一面还要抽空将果子摘下来收拾好。而月饼,都是由母亲亲手做的,有和了胡麻油、花瓣的,有夹了枣儿、葡萄干、花生仁的,都很香甜美味。父亲一手提着盖笼子,一手拉着我,一前一后,一老一少,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去看望姑婆。三个姑婆都是小脚,走路不便,临近中秋,却总在村口等着我们。来来回回,这条路,我和父亲一走就是十多年。
在我的记忆中,儿时中秋节的仪式感分外浓。每年中秋节的晚上,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祭月亮。祭月也叫拜月、献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月光皎洁,照着一座座安静的小院。那些老早就清扫过的院子,干净得能晾饭,家里的长辈把一方炕桌端端正正摆在院子中间,供品就是月饼、西瓜及各种水果,西瓜一定要切成莲花状,水果要挑最好的摆,等摆齐了,然后全家就开始祭月了。
春种秋收,其实祭月的仪式除了祈福团圆,感谢天地神恩外,更多的当是庆祝五谷丰登,祈求生活顺遂。“月亮光光,满院燃香/东也拜,西也拜/月婆婆,月奶奶/保佑我爹做买卖/不赚多,不赚少/一天赚三个大元宝”。这些都是祭月时候老人经常哼唱的歌谣。月拜完了,我们小孩子就跑出跑进,开心玩闹,也等着吃献过的月饼和果子。
果子大多是自家树上的,月饼有买的,也有自制的。打能记事起,买来的月饼不是包着好看的封皮,就是装在漂亮的盒子里,有豆沙的,红枣的,五仁的,酥脆松软,甜而不腻,叫人越吃越想吃。
这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起源,到底是源自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还是隋末唐将裴寂以月为题发明月饼的构思;是因为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霓裳羽衣曲的启示,还是基于对土地神恩的感谢,我们已经无法一一求证了。可唐代诗人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中的秋思却是真实的。的确,在我的老家秦安,八月十五一直被看作是团圆的日子,出门在外的游子,无论远近,大多会赶在中秋节回家和亲人一起团聚。
月亮是最能引起乡思的,李白的《静夜思》中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有“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白居易的《湓亭望月》诗中有“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杜甫、苏轼、刘禹锡等诸多文人的诗词歌赋中,中秋明月寄乡思均有出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拜月拜的是团圆,拜的是丰收,也拜的是人们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年年中秋献月亮,一年和一年不一样。至今还记得儿时的我和小伙伴们,坐在院子里守着几个糖心月饼和一盘子水果,搓着小手急着要吃的情景。献过月亮的果品是可以吃的,不过,一定得等到月婆婆尝过了方可动手。那什么时候就尝过了?父亲不肯说,只说让再等等,到底等了多久?我也不记得了,只记住了我和小伙伴们焦急又欢快的样子。
随着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天水中秋节的民俗,已远远不止晚上的献月亮了,有逛庙会看秋台戏的,有走亲访友的,也有官方组织书画展览、吟诗作赋的,还有唱大戏、哼秦安小曲的……在秦安,就有一首专为中秋而作的叫《赏月光》的小曲,讲的是一位妇人在八月十五手捧月饼,想起在外的郎君,思夫情深的故事。文辞感人至深,曲调凄婉忧伤,听者无不动容。
现如今,发达的交通,让我们的团圆有了朝发夕至的快捷,微信电话,也已经让千里不再是漫漫长路。可我还是念念不忘儿时的中秋节:满月如盘,月光透过树梢落在一片干净的小院里,香烟袅袅,炕桌上的苹果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父亲已经开始讲吴刚伐桂了,母亲还沉浸在天狗食月的故事中,而我,早已轻轻哼起了那段百唱不厌的儿歌:月亮光光,把羊赶到梁上。梁上没草,赶到沟垴。沟垴有狼咧,吓得秃子爬墙咧……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已过,中秋在即,我想,这故乡的月亮啊!也该照亮又一个中秋了。
- 2024-09-12以“吃”引“游” 构建天水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 2024-09-11《悬泉汉简(肆)》新书首发仪式在敦煌举行
- 2024-09-06【动态】怀着梦想为黄河写诗
- 2024-09-06老骥伏枥说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