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新名片 | 科技赋能让古老长城“延年益寿”
原标题:嘉峪关新名片 | 科技赋能让古老长城“延年益寿”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嘉峪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切实担起长城文化保护传承时代责任,着力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长城文化价值挖掘成效显著,长城资源优势和重要影响力持续放大。
嘉峪关,中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始建于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52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和风化侵蚀,嘉峪关关城出现不同程度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等病害。为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嘉峪关关城以及周边长城等进行保护和维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嘉峪关关城规模最大的一次保护修缮,开启了对长城的抢救性保护。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娜介绍,在关城木结构建筑、长城墙体、墩台等古建筑和土遗址加固维修过程中使用了传统工艺技术和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使长城墙体开裂、风化、城墙基础酥碱掏蚀等危害文物本体安全的病害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建于明代的双井子堡,在嘉峪关关城以西20公里处,是关城的军事防御前哨。烈日骄阳下,一架无人机在双井子堡上空盘旋,正拍摄该遗址的整体俯视图。“长城分布范围很广,有的在悬崖峭壁上,有的在人迹罕至的戈壁,对于田野长城的巡查仅靠人力是远远不够的,人到不了、眼看不到的地方,无人机就派上了用场。”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博馆员王生科说,早些年没有无人机加入的时候,长城赋存环境的监测,主要靠人工来巡查。现在每个月都有一次巡查,针对照片进行对比,就能看到赋存环境有没有新的变化。
“墙体含水量处于正常范围。”双井子堡北墙下,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博馆员路孝伟将手中的便携式水分仪贴近黄土墙面一处新发育的片状脱落区域,试图找出该病害的成因。其他几位工作人员分工合作,一位手持测量杆测量病害区域面积,另一位则快速标注病害位置、面积、病害程度等关键信息,都一一记录在册,而这些数据,就像长城的脉象,是做好保护的依据。
他们是田野文物巡查组的成员,每月要对嘉峪关全市境内的43.62公里长城墙体、12.94公里壕堑、8座关堡、49座墩台做一遍全面“体检”。“从原来的人防,到现在加入了一些科技手段,从文物本体到赋存环境到保护设施,都纳入了日常的巡查范围。”路孝伟说。
提起科技保护,就离不开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化遗产监测中心,这些年,通过利用风速仪、悬挂式测斜仪等先进设备,对长城本体及赋存环境进行日常监测,最大限度减少了各种风险因素对长城本体和赋存环境的危害,节省了人力,提升了效率。
“我们使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将其设在长城本体内部,对它的温度、湿度、压力、倾斜以及裂缝等监测要素进行统一的数据收集整理,汇总到监测平台上,通过定期的数据分析可以大体掌握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现存的整体状况。”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张翔说。
目前,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管理平台,我市加快构建完善“日常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及时保护”文物保护工作模式,为做好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支撑。随着长城保护阶段和方式的变化,长城保护的理念也发生转变,从保护长城本体转向保护本体和周边的赋存环境,从探索性修缮转向依托科技数据精准保养维护。
凭着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市坚持最低程度干预,保留长城古朴风貌,同时应用科技手段进行预防性保护,系统开展长城遗产保护、价值挖掘、文旅融合、文化传播等工作,将长城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书写新时代长城保护传承利用的“嘉峪关答卷”。
- 2024-09-19【相约敦煌 牵手世界】第七届敦煌文博会文化展览准备就绪
- 2024-09-19逛河口古镇、看“军傩舞”、赏关山美景…… “黄河之滨也很美——水润兰州”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西固区
- 2024-09-19【相约敦煌 牵手世界】凝聚文化传承的女性力量——“樊锦诗·敦煌女性杰出工作者培养计划”正式启动
- 2024-09-19以融合之势 促文旅之兴——金昌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