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化新闻眼

兰州: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织,谱写新时代华章

2024-10-11 15:05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守护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

  兰州: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织,谱写新时代华章

勇猛刚健,独具西北特色的兰州太平鼓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岳云生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好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金城兰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也积淀孕育出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同璀璨明珠,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特别是近几年,承载着丰厚传统文化的多彩文化遗产频频在古老金城惊艳绽放,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织中谱写出新时代华章。

  科技赋能让金城文物“活”起来

  在兰州,要获得一场难忘的历史文化之旅,首先要去兰州市博物馆,这里是探寻历史的独特印记、感受千年文明沉淀与传承的最生动窗口。

  自建馆以来,兰州市博物馆深刻认识到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和承载的重要价值,始终将文物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严格按标准和程序做好藏品的征集、认定、定级、建档、建账和保管工作。

  兰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郑炜告诉记者:“展厅陈列的文物只是馆藏文物的一部分,如果是市博的‘铁粉’,近期就会发现展厅里的一些变化。”为了让沉睡在库房的文物“活”起来,让展览时时有新意,文保人员将常设展《大河流韵——兰州历史文物展》中的部分文物进行了调整。“出差”在外的镇馆之宝之一锯齿旋涡纹彩陶鼓,结束了旅途,回到了市博;维护和清洁好的绿釉陶陂池和陶狗也回到了展厅;修缮好的部分丝路文物,也从“待字闺中”来到了展厅,首次和市民游客见面。

  如今,静立于展厅的文物也能够为自己代言。因为科技赋能,激活了文物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文物+科技+创意”让金城文物“活”了起来。近年来,兰州市积极利用数字化转型,依托VR/AR、云平台、5G网络等新科技,加强文博虚拟展厅建设,把市县重点场馆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实现兰州文物藏品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视听平台等载体,挖掘好、讲述好、传播好兰州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出累累硕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我市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统筹谋划、高位推进、狠抓落实,兰州非遗系统性保护结出累累硕果。

  我市先后出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形成以国家、省级代表性项目为重点,以传习所为阵地,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格局。积极开展理论研究,编纂出版《兰州市非遗丛书》,出版11册专著,取得非遗保护普查研究重大成就。

  为了不断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基地建设,我市已建成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成为宣传非遗项目的主要阵地和窗口。设立44个传习所,培养和带动传承人上千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到5个,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到42个、7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到6人,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到41人、113人。

  我市还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军营”“五进”活动。春节庙会、农民艺术节等重点节会活动中,表演类、技艺类非遗项目成为展示展演的主角。积极推进非遗“走出去”,兰州太平鼓、高跷获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太阳神鸟金奖。

  兰州鼓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增三感慨地说:“能教学龄儿童唱鼓子让我非常高兴,只有孩子们都喜欢学,兰州鼓子才有真正的未来和希望。”

  多彩非遗与现代生活完美交融

  近年来,兰州的文旅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推出了丰富的非遗主题活动和产品。在不断出台的扶持政策呵护下,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刻葫芦、剪纸、捏泥人等非遗项目不断在传承有序中开枝散叶,在众人的惊叹和赞美中走出甘肃,走向世界,彰显了我市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兰州太平鼓,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成为兰州人民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近两年,每逢大型庆典活动,兰州太平鼓的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铿锵有力的鼓点与独特表演风格,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魅力。如今,在皋兰县,越来越多的“00”后、“10”后开始加入这七彩鼓鞭飞扬的队伍。

  “非遗应该更有人间烟火气,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85后阮熙越的话语里自信满满、底气十足:“祖辈的作品见天地,我的作品见众生,我们刻葫芦就是和葫芦对话,滋养自己的内心。”

  阮熙越家族四代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刻葫芦,传承至今已近九十载。从在葫芦上雕刻国学,到延伸至动漫,在他们的推动下,这门“非遗技艺”随着时代变化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在兰州,多彩的非遗让人感觉亲切而热烈,每一次接触都是一场温暖、难忘的心灵之旅。在日复一日的精心呵护下,古老金城蕴养出的多彩非遗与现代生活完美交融,让兰州愈发温暖,也更有文化内涵。

  一碗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兰州牛肉拉面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百年传承、创新、发展,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靓丽饮食文化和城市地域特色名片,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兰州非遗保护项目产业化发展极具代表性的成果。目前,我市已明确发展目标,确保到2026年底全产业链的规模达到1000亿元。

  作为兰州文化的“味蕾”,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于2021年6月10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而今,兰州牛肉面也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分店,架起了沟通世界的桥梁。

  这一碗面,不仅是时间的低语,还是西北地域文化的缩影,更是世代匠人用心血与汗水浇灌出的味觉传奇。

  “兰州牛肉拉面是一个记录标本,是一个活的证明,沉淀了历史的记忆。”金城文化名家、地方文化研究者燕兵在《兰州味道 牛肉面的故事》一书中这样写道。他认为,绵延不绝的丝绸之路贯通东西,用时间的力量积淀出这一碗面。这一碗面初创伊始,就融汇了各族人民的劳动和智慧。

  红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荡涤心灵

  作为我市丰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深厚文化根基。近年来,我市红色文化纪念馆和革命遗址充分挖掘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打造出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红色教育基地,力求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不断追忆红色历史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全市现有各类革命遗址86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48处。截至目前,共有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家,其中国家级4家;命名国防教育基地11家、示范学校18家;经认定公布的各类革命遗址21处,收藏可移动革命文物300余件;建成红色革命历史类纪念场馆5家。

  这些红色场馆运用现代手段布展,全面、客观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兰州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是传播红色革命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纽带和窗口平台。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馆长袁志学告诉记者:“红色文化场馆的重要任务,就是积极探索创新宣传途径,让人们源源不断走进纪念馆接受红色文化洗礼,进而在内心留下红色历史的‘厚度’和‘温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崔园琳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