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秋实之约
原标题:【美文】秋实之约
刘传俊
万里蓝天明净高爽,白云朵朵浅淡悠闲。从天空飘逸的白云间,我读懂了秋的神韵。
五谷丰登的香气扑鼻而至。俯瞰神州大地,积攒了无数经验的农夫,站在田埂上感受用汗水镀亮的秋光,望着一眼看不到边的累累果实,无不感慨。
付出无数心血的农夫,一遍遍审视着丰收在望的硕果,筹划着心中的“大事”,笑得合不拢嘴。十几岁的我们,单纯得如头顶那片蓝天。我们除了在田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之外,就是觊觎田野里的果实了。趁大人干活时,我们就躲在地头烧毛豆、烤红薯、烤玉米。
黄多绿少、疏密有致、情趣盎然的田野,一时成为我们的乐园。这个乐园的四周无院墙遮拦,只有等待收获的庄稼。
黄豆地里,豆荚垂挂在豆秧上如风铃摇曳,蝈蝈憋足劲儿叫着,仿佛永不停歇。由于播种时间不同,黄豆成熟的时间也不同。有的黄豆收割过了,有的黄豆正等待收割。收割过的黄豆地里,有很多豆叶。豆叶是母亲和婶子们摊煎饼时用的柴火。豆叶当柴火用时,火势不软不硬,有助于铁锅里的杂面糊糊均匀受热,使出锅的煎饼软硬适度、老少皆宜。
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烧毛豆吃。连根拔出黄绿色的豆秧,将豆秧上部斜着对接起来做成豆架,豆架上下放一些干豆叶,点燃一根火柴,整个豆架就陆续燃烧起来,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豆架上烟气缭绕,豆架旁的我们笑个不停。
毛豆差不多该烧熟了,脱掉毛豆的外衣,吹走灰尘,黄中带青的毛豆胖乎乎就亮相了。我们不怕毛豆烫手,捏一颗就往嘴里放,无论是干脆的还是绵软的毛豆,都有意想不到的滋味,那种天然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烤红薯时,先挖一个长方形的地沟,地沟一端微微上翘,便于填柴火。上面横放一些湿树枝,把红薯架在树枝上,细长的红薯更好烤熟。地沟尾部垒一个稍高一点的“烟囱”,以便通风抽烟。
要点火了,干豆叶只能当引柴,稍硬实的玉米秸秆是主要柴火。我们把柴火填进地沟,烟熏火燎。当树枝被烧断之后,红薯自行掉进地沟,正好在热灰里焖一焖、焐一焐。吃红薯时,虽然有的红薯还是夹生的,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大快朵颐。
“玉米无血,经火就热。”这是我们烤玉米时的一句戏言。从地头砍下一根树枝,把一端削尖,插在玉米后面,举在火堆上转着圈烤。尽管有的烤焦了,有的半生不熟,但是大家并不嫌弃,反而啃得津津有味。吃完烤玉米,相互对视,发现嘴巴周围都是一道道黑印,如同小花猫长出的黑胡须,不禁莞尔一笑。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文人墨客咏诗诵词的季节。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有登黄鹤楼的惬意,更有无垠田间忙碌的充实。
金秋时节,摘棉花的,割稻子的,打谷子的,刨红薯的,砍高粱秆的,掰玉米的,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洁白的羊儿恬静地吃草,健壮的牛儿拉车奔忙,哞哞的叫声不时传来,偶有烧毛豆的烟气从旷野升起,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田园牧歌图啊!
谷子登场,核桃满瓤。我的秋天梦犹如一首古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摘自《医药卫生报》202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