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化新闻眼

“非遗+红色文化”激发武山文旅新活力

2024-11-07 10:26 来源:天水日报

  原标题:“非遗+红色文化”激发武山文旅新活力

  中国甘肃网11月7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 韦晨灿 郭永强 李竹青)近日,一场红色文化展在位于武山县鸳鸯镇的武山红军小学开展,其中,由师生共同创作的《党的光辉历程》《武山发展历程》两幅剪纸长卷格外引人注意。这种用非遗剪纸表现红色文化的方式,绽放出了文化传承的绚烂之花。

  武山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丰富的红色文化有机融合,使得非遗体验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红色旅游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两者的相互融合也激发了武山旅游的集群效应。“《党的光辉历程》《武山发展历程》两幅剪纸长卷以红色为主题,加入武山红色资源元素,从设计、定稿、刻制、装裱,深深融入了全校师生对党、对国家的无限热爱。通过非遗与红色文化的结合,一方面传承非遗文化,另一方面让大家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从而汲取奋进力量。”武山剪纸县级非遗传承人刘吉平说道。

  走进鸳鸯镇费家山红军长征教育基地,费山村文书张亚亚向我们介绍,该教育基地有强渡渭河、宿营费家山、红色武山和薪火相传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展品都有武山非遗元素。比如武山旋鼓,当时也被用来给红军传递信息;武山泥塑,以泥塑形式表现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故事,这种用非遗表现红色文化的形式更能激发参观者兴趣,也充实了展馆内容。在武山县滩歌镇非遗泥塑艺人关学田的家里,各种题材的泥塑作品栩栩如生。有表现农耕文明的,有表现红色文化的,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一把黄土重现峥嵘岁月。关学田从红军经过武山的故事中寻找灵感并进行创作。这些作品深受大家喜欢,其中一些还被评为武山县文化旅游创意作品,被武山县博物馆收藏。

  武山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当地以“红”为荣,具有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高度自觉性,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在非遗中体现得尤为鲜明。一张剪纸、一扇旋鼓、一件泥塑……这些非遗讲述着发生在武山大地上的一个个红色故事,也以红色旅游产品的形态传递着红色精神。武山渭川文旅集团总经理吴想荣说:“我们在全县主要旅游景区设立非遗展厅,展出包括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非遗文创产品;同时,在开发红色研学旅行线路和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中植入武山非遗元素,搭建起非遗与景区互补的平台。”

  近年来,武山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依托渭川书院、渭川文化研究中心和渭川文化产业研究院等平台机构,持续开展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动,红色文化、石窟文化、非遗文化等10种特色文化研究整理成果喜人。截至目前,武山县共有非遗项目128项,具代表性的红色文化遗迹13处。“武山县将紧盯‘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以‘11711’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为引领,探索出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域规划、全景打造、全业融合’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武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斌说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