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历史珍闻

酒泉夜光杯雕,一杯倾倒两千年时光

2024-12-09 10:1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原标题:酒泉夜光杯雕,一杯倾倒两千年时光——陇上非遗中的时光刻度3

  祁连山脉自古以来就是埋藏灵石精玉之地,祁连彩玉质地细腻,纹理天然,经工匠精雕细琢,薄如蝉翼、色泽柔和的夜光杯就由此诞生,小小的一个夜光杯,浓缩了两千年的丝绸之路文明史,更承载着古老的玉文化。因其独特的雕琢工艺,妙不可言的文化韵味,2006年,酒泉夜光杯雕名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酒泉夜光杯厂也被指定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

  1.葡萄美酒夜光杯

  让夜光杯闻名于世的莫过于唐代诗人王翰写下的《凉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是传咏不衰的边塞诗名篇,全诗描绘了激越的琵琶声伴随将士醉饮的热烈场面,一股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情跌宕开来,诗人恰以豪气之调传达出战争的残酷无常。而整个明快气氛的营造,正是始于开篇将“葡萄美酒”“夜光杯”并置,不只道出夜光杯与葡萄酒之间的神秘关联,又为它们设置了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

  这个背景,既是文化的,也是历史的,更是地域的。

  葡萄酒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国,《史记·大宛列传》有载。那么诗中所提及的“夜光杯”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酒杯?为何在至今的酒泉市,仍然会保留夜光杯雕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

  最早贴近“夜光杯”之名的酒具,当属西汉东方朔所撰《海内十洲记》记载的“夜光常满杯”,这段描写相当奇幻:“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于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于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

  用如此多的华丽辞藻堆砌形容的酒杯,就是日后名扬千古的夜光杯。

  只是“夜光常满杯”,倒是成为夜光杯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溯源。从文中可知“夜光常满杯”是由西域精品白玉所造,夜里发强光,能使所盛之酒更为甘美,为罕见珍器。早在西周时,已有夜光杯向中原政权进贡的历史了。

  和“夜光常满杯”相似的酒具来自明代文人朱国祯《湧幢小品·卷一》所记载的“照世杯”:“撒马尔罕在西边,其国有照世杯,光明洞达,照之可知世事,洪武二十七年始入贡。”似乎在说“照世杯”是撒马尔罕(中亚古城,帖木儿帝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国王献给大明天子的贡物,但他的这一说法被《明史·西域四》否了,按书中记载,帖木儿所上贡表提及“钦仰圣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中豁然光明”。文后附有释言:“‘照世杯’者,其国旧传有杯光明洞彻,照之可知世事,故云。”说明当时的贡品本无“照世杯”,不过是撒马尔罕王庭旧时的传闻。

  2.飞入寻常百姓家

  “照世杯”和“夜光常满杯”看来只可能是传说中的神器。真实的夜光杯又是何模样呢?

  在两千多年岁月流转中,最早的夜光杯是以和田玉制成,从西域经河西长途转运至长安、洛阳等地。后来因为玉杯在运输途中易损,则改为把和田玉运到酒泉,在当地加工成夜光杯再运输。再后来和田玉料供应不上,工匠们就改用在祁连山开采的酒泉玉来制作夜光杯。

  明末清初是夜光杯生产的兴盛期,酒泉有十多家玉石作坊制作夜光杯。当时“夜光杯”仍然是诗人们所偏爱的诗歌意象:

  清代女僧智生所作《宫词》:“长信宫中侍宴来,玉颜偏映夜光杯。银筝弹罢《霓裳曲》,又报西宫侍女催。”亦充分调动了各感官功能,营造出一种曼妙旖旎、良辰易逝的意境。又比如“仙人骑赤鲤,时献夜光杯”(明赵时春《寿翁兵侍父梅斋翁海居五首》),“招得香魂向紫台,酡颜浅试夜光杯”(清郭麐《紫牡丹同和遗山韵三首》),“乍看秋水剑,长引夜光杯”(清何元普《看剑引杯长》)等等,或浪漫,或艳娆,或豪迈,都因“夜光杯”的存在而分外鲜明生动。

  他们笔下的“夜光杯”仍然有点神秘,像是不常见的珍玩,但真实模样应和我们在酒泉夜光杯厂专卖店所见到的一些夜光杯工艺品色泽造型相差不远。

  如今的夜光杯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大、中、小的高脚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炮台玉盖碗等等,偏向更多的生活实用功能,要追慕古人的风雅情致,可以选择工艺品中的仿古杯,比如爵杯、凤杯、牛头觥、觞、双凤杯、双龙海棠杯等造型。

  如今夜光杯所采用的玉料仍然是祁连玉,但祁连玉尤其是老玉采掘很困难,有文献记载历代玉工们均需在山腰修建栈道,要“上扶白云,下临深渊”爬上雪线才能找到玉脉洞口,开采过程极为艰辛。如今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祁连山上发现大量祁连玉矿,品质更优质,颜色更丰富,已发现十二种色彩,故又被称为“祁连彩玉”,以青玉矿量最大,其次是墨玉、黄金玉,也为夜光杯提供了极好的玉料。

  3.匠心独运,熠熠生辉

  夜光杯雕必须选取上乘的好玉料。一直以来被工匠们公认的最好的酒泉“墨玉之精”老山玉,需攀援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老山窝子雪线处搜寻,开采的难度不可想象。

  夜光杯雕的制作也极为繁杂精细,要经过选料、下料、划线、切坯、造型、雕刻、粗磨、 细磨、定形、抛光等三十多道工序,由此制作出来的夜光杯造型精巧别致。

  具体来说,工匠们采得玉料后,根据不同酒杯的尺寸,将料切成不同规格的形状,首先切成圆柱体,再按一定尺寸切下做毛坯,毛坯的制作就需要5道工序。这样制作出的毛坯再经过切削,打磨外形,夜光杯的初步模型就形成了。初型的制作需要经过4道工序,然后是掏膛,仅掏膛就需要5道工序。

  这道工序完成后,夜光杯才基本成形,然后再经过复杂细致的打磨、冲、碾、拓、抛光、烫蜡等14道工序,最后一道就用马尾网打磨,才能制成晶莹剔透的夜光杯。夜光杯的制作要求非常严格,杯薄如纸,高矮、粗细、薄厚、颜色必须一样,表面要光滑细腻。

  品鉴祁连玉雕琢的“酒泉夜光杯”,是艺术和美的享受,它造型独特,式样精巧,其色黑赛乌漆,白如羊脂,墨绿似翠,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变,尤为月光下对饮,杯内明若水,似有奇异光彩,而且夜光杯雕经过特殊工艺使得它耐高温,耐严寒,盛酒不变色,并且酒味香醇。

  夜光杯的制作在民国时期已走向衰落,酒泉仅剩三家生产作坊。20世纪50年代,玉器作坊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酒泉夜光杯的制作遍及酒泉各地,真正让夜光杯雕这项传统非遗技艺得到保护继承和创新的是酒泉夜光杯厂,它在1983年就注册登记了“酒泉”牌夜光杯品牌,并于2005年6月申请了地方产品原产地地域保护;2016年,“酒泉夜光杯”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酒泉市夜光杯厂继续获得夜光杯雕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而今,采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精制的夜光杯,色彩绚丽,造型优美,玲珑剔透,早已远销海外。历年来经过工匠们对制作工艺的改进,现生产的夜光杯已有三十多种造型、六大类产品,各类品种造型独特,既保持了传统的生产工艺,又增添了花色品种,使夜光杯雕这项非遗技艺更加熠熠生辉。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