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心结与心结致死的艺术思辨 ——读灵台作家宋亚平小说《崔老板之死》
著名作家韩少功认为,好小说的行业标准可以总结为八个字:“始于情感,终于人物”,“没有这一条,玩结构、堆情节、秀文体,就都成了空中楼阁,画鬼容易画人难”,灵台作家宋亚平笔下的“崔老板”确是个典型的“别样”人物。
《崔老板之死》发表于2019第4期的《飞天》杂志,并获第六届崆峒文艺奖。小说叙述了一个“仁慈”的小面馆业主崔老板因为对女疯子的接济而导致了妻子的不满和生意的衰落,因一时意气向女疯子泼了热水。女疯子至此离去,成为崔老板的最大心结。在寻找女疯子无果后,却发现了妻子的背叛。无处安放的心结让他选择了信佛,结果所有积蓄却依然被“佛”欺骗,最终选择了死。
《崔老板之死》读后让人留下了一声叹息,也留下了多个追问。这可能就是一件好作品的光辉,引人深思、让人动容、惹人内心泛波。一个街上小面馆老板,一个被心结和现实“催”死的小人物,却让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他的死戳透了内心深处的某个“隐晦”之地。《崔老板之死》的主体写了一个人“赴死”的过程,其中生的“善”和死的“惘”,是小说一波三折留给读者最充实的感受。所以,我且将《崔老板之死》这部文学作品称之为关于“死的艺术”。
诚然,“生和死的艺术”往往是小说情节中人物命运与归宿的美学承载,因为“生和死”直接是映射主题、剖析人性、体现作品主旨的中流砥柱,死像就是众生像嘛!那么崔老板到底因何而死?我觉得应是心结。心结本是一种心理状态,指心里解不开的疙瘩,放不下的事情。崔老板的心结本不是大事,只是给影响了生意的女疯子泼了热水,但却因此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付出了生命,成了遗憾。
走进作品本身,我们一起去看看崔老板的心结到底有哪些?
心结之一:好人难做。崔老板经营面馆,诚信经营、以质和量取胜因此赢得了顾客赞誉。最主要的是崔老板心怀善念,将剩饭剩菜都给了乞讨者,还导致了女疯子认准了崔老板的面馆,即使崔老板生意由盛转衰她也不愿离开,后崔老板因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善举”被迫让面馆停业。心结之二:疏离之痛。屋漏偏逢连阴雨,生意不好了,老婆鱼小雪责怪,丁师辞职,老客户也逐渐不再登门,崔老板焦虑万分,之前的一片安逸洒脱之态不再出现。心结之三:“覆水难收。”崔老板的内心焦虑与幽怨终于爆发,化作了一盆热水泼向了女疯子,崔老板之前的善人形象至此崩塌,崔老板的心结也因此转向覆水难收的地步。女疯子至此离去,成为崔老板因过失导致的最大心结。心结之四:愧疚执念。换做平常人,崔老板大可原谅自己,但崔老板不行。崔老板一下子近乎呆傻,总觉得左邻右舍在背后指指点点,且在内心的煎熬中走向了执着和漫无目的的寻找之路。心结之五:歪曲自救。众人都劝崔老板正视自己因泼热水导致疯女人离去这件事,而崔老板却坚持认为只有自己找到了疯女人,自己才能真正放下心来,甚至他把自己闲置下来的生活完全变成了毫无章法的寻找。还有后来在寻找无门后选择了信佛求佛来获得心灵的解脱。心结之六:背叛之殇。鱼小雪和丁师在外地开起了“夫妻店”,不管鱼小雪是否真的从情感上背叛了崔老板,但两人的“釜底抽薪”却成了崔老板内心的一块巨石。尽管崔老板的注意力重点似乎也不在这里,但既成事实崔老板又怎能不放在心上?心结之七:皈依遭骗。长久寻找疯女人无果,崔老板自觉罪孽深重,选择了信佛,甚至拿出赔偿款捐资修庙。然而,崔老板的善念最终以遭受欺骗收尾。
如此多的心结,哪一个拿出来都有可能会死人,但其中每一个心结却都不足以致人死,或者不一定让一个内心阳光的人去死,偏偏崔老板的心结累计到了一起,所以崔老板死了。宋亚平先生在崔老板之死中的“心结构建”方面彰显出了自己雄厚的写作实力。他很巧妙地抓住了人性心理中的一些良知和劣性,还巧妙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量变引起质变”的质变与量变规律,且把握住了小说写作中关于人物性格和形象中的隐性和显性。所以小说情节曲折有力,每一次转折和发展都让人略含心痛又饶有兴趣。这种非常成熟的“死的艺术”,确实让死有了艺术感,也让崔老板究竟因何而死有了比较清晰的脉络和厚度,让一个小人物的生死被升级到有关生死和抉择的哲学领域。
那么崔老板到底因何而死的?这部作品的“死”之思辨就值得细细品味了。如果把其中的七个心结连串起来,就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脉络:一个好人因疏离和过失,内心种下了愧疚执念,为自救选择了错误方向,加上妻子的背叛,最终选定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唯心主义解脱和救赎的方式,但倾其所有选择的自我救赎方式却终是一个骗局。也就是说,故事的发展也遵循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过程。这应该是作者在写作逻辑中的发展思维所在。崔老板的“死相”证实:压倒一个心存善念的人内心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满含“善意”的陷阱;善恶也会在联系、渗透与转换中交织;人生路上的众多可知和未知不一定会遵循客观发展;钻牛角尖有时候会比投机钻营更让人陷入绝望!可见,小说在主题论方面确实达到了非常深的层次,现实、人生与人性均被深入挖掘。
作家的创作是在通过艺术创造生活的新价值,那么崔老板身上的价值在哪里?也可窥见一斑。现实总需要在发展和接受中达到高峰,崔老板是一个不愿接受现实、不想接受发展的人,他的执拗是人心之善与恶的隐性较量和比拼。从人生际遇来看,崔老板也是可悲的,他本用善念在和这个社会相处,无奈他的善心并没有得到好的回报。在他错误执念的驱使下,崔老板陷入了迷惘和迷离,鱼小雪的背叛和18万捐资被私吞的助推,让这个内心存善的“怪人”认清了世事险恶,从而无声无息地放弃生命与这个世界和解。慧恒和尚作为佛家弟子,在崔老板心里是阳光、快乐和正义的化身,但其私吞崔老板善款的丑恶行径,让阳光、正义和快乐成了一个笑柄,这确实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而且,崔老板的一生,也确实活得深有讽刺意味:善念致错,心结不解,痴呆执拗……不得不说,宋亚平先生《崔老板之死》在“死的艺术”方面是富有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深刻渗透,其主题的深邃也值得回味。
还有,站在小说的本体论方面,其时间、空间、结构、叙述角度等也是很不错的。小县城、小人物、小情节、小刻画,但是却以小见大,小到让人觉得亲切,大到让人久久回味。从生活到艺术的构建,彰显出了其在小说领域,把控思想主旨、塑造人物形象、活化语言艺术的深厚功底。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归关于心结致死与致死心结的话题。作品中的心结致死是故事的结局,致死心结是故事发展的过程。心结致死和致死心结共同构成了小说的血和肉,也构成了《崔老板之死》的文学意义和美学呈现。如果把心结致死和致死心结与写作联系起来,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做任何事情精神力量是完成目标的重要基石,心结也属于精神力量,值得重视。
写作的成长路也定会历经坎坷,包括在不断的自我认同和否定中达到量变与质变。有时候许多想法和计划流产,也会源自于不良心结和偏执心结,但正视自身、客观面对,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见微知著,《崔老板之死》的启迪意义是广博的,不仅在于人物、人性与社会的本身,还有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对一个作品的思辨,或者只是存在于某一面,但要看到“光的影子”,还需要不断变换角度,达到“居高声自远”的目的。因此,我也想通过《崔老板之死》的思辨基点来告诉亚平先生,拿出更多的洒脱和豪情去从事文学、观看世界,文学的视野还可以更高远、文学的题材和关注点还可以更广博,还可以创造更多个《光的影子》,甚至“世界的影子”。
前路漫漫,亚平先生一直是位坚持不懈的追梦者,文学之路宽矣!(李天喜)
- 2024-12-23《中国秦腔耿派脸谱》新书发布
- 2024-12-11《如意甘肃·甘肃省情研究》书评|刘永伟:读《如意甘肃》 如同畅游甘肃
- 2024-12-10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 2024-12-06把旅游演艺打造成甘肃新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