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非遗与兰州大学
兰塔银龄教师撰稿人 管会生
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分类管理分为四个级别:世界级、国家级、省(自治区)级和地区(州)级。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会议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会议通过评审,决定将我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7项)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我国共有44个入选世界级的非遗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包括三种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优秀实践名册。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截止2024年12月5日,我国已有44个项目(39+4+1)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充分展示了我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和突出成果。
表一:中国4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二、兰大人开展非遗科学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优秀实践
在我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与传承的学者队伍里,有许多兰大教授的身影。如柯杨、赵建新、毕研洁、周亮。
(1)“甘肃花儿”走向世界的“第一推手”——柯杨教授
甘肃花儿是2009年入选的世界级非遗项目(表1中第17项),也是中国非遗中唯一以“甘肃”冠名的项目。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是广泛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以其丰富的唱词和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闻名,被誉为“西北之魂”。花儿集中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具有即兴创作的特点,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
柯杨(1935.8.18-2017.5.16),甘肃宁县人,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花儿学、民俗学专家,曾兼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58年柯杨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后,就开始潜心研究民间文学,特别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花儿。1963年他初上莲花山,即被空前盛大的花儿会和富有地方风味的花儿所深深打动。当年28岁的柯杨,以其流利的文笔、敏捷的思路,写下了他踏上民间文学之路的第一篇记述性文章《在莲花山花儿会上》。文章约6000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莲花山花儿的喜爱,以及对莲花山花儿和花儿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第一次全方位地展示了他对社会实相的洞察和综合提炼能力。
上世纪60年代,柯杨不仅在课堂上讲授花儿的相关课程,还亲自深入花儿流传的地区,如莲花山、松鸣岩、二郎山等地,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他与当地的民间歌手和艺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收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花儿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他参与组织了多次花儿演唱会和研讨会,促进了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他的努力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花儿,也为花儿的国际传播奠定了基础。
步入20世纪80年代,继柯杨创作的《花儿溯源》1981年在《兰州大学学报》上发表后,他先后撰写发表了130余篇关于花儿及其他民间文学的研究论文,对花儿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柯杨与雪犁合编的《花儿选集》(1980年)、《西北花儿精选》(1987年8月第一版,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第二版)等,在国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也对将花儿推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任研究生导师后,他所指导的美国和德国两名研究生以“花儿学”的长篇论文,分别获得印地安那大学和特里尔大学的博士和硕士学位。
柯杨教授最重要的贡献是向世界介绍宣传花儿。他通过接待来甘肃莲花山考察采风的外国专家学者,通过指导外国研究生,通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撰写花儿相关论文,系统全面地向国外介绍甘肃“洮岷花儿”,让中国西北花儿及花儿学传遍世界。1981年香港《文丛》第三期上刊载了他的采访记《西北高原的一颗明珠——甘肃莲花山花儿会漫记》,1992年6月,他为《金星》杂志撰写的《“花儿”研究在国外》《“洮岷花儿”在港台》两篇文章,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花儿在国外及港、台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成就,引起各国学者的极大兴趣。
2000年八九月间,他又应邀去荷兰、意大利出席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并宣读了《听众的参与和民间歌手的才能——兼论“洮岷花儿”对唱中的环境因素》,引发了各国学者的关注。2001年4月22日,他又撰写发表了《莲花山花儿程式论》一文,从“莲花山花儿的创作程式类型”“莲花山花儿的对唱程式对歌手即兴创作的影响”“程式规则限制下民间歌手的创造性”等三个方面对莲花山花儿的创作程式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
柯杨所著《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一书,2002年6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8月,该书荣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柯杨先后发表古典诗词创作100多首,于2006年8月荣获中华诗词协会首届全国“功勋杯”诗词大赛金奖,并获功勋艺术家荣誉称号。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柯杨先后访问过美、韩、荷、德、意、法诸国,出席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为中国民间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5月,柯杨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采风成果奖;2007年6月,荣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奖。2013年受甘肃省委宣传部之聘,任华夏文明创新区学术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首席专家。
柯杨教授生前曾说过:“我几乎跑遍了甘肃省所有的花儿会,还有青海的一部分花儿会,也到宁夏、新疆昌吉做过花儿流传情况的调查。通过花儿的研究,接触了许多普通老百姓,深刻感受到他们杰出的文艺创作才能。好多民间歌手对唱有问有答,都是即兴创作,有些歌词相当的精彩。通过社会调查,我越来越觉察到人民的创造力是很惊人的。”
2017年5月16日,柯杨因病在兰州逝世,享年82岁。
(2)兰州大学“花儿”教授——周亮博士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周亮教授,是兰州大学文学博士、兰州大学民族学博士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博士后。周亮教授在花儿的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她主持了多项关于花儿的科研项目,例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花儿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花儿艺术交融共生研究》等。她发表的《花儿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众智慧与独特精神》一文曾被《新华文摘》2016(19)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6(11)全文转载;她创建并主讲的《花儿》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6)、甘肃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和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3);她主持完成的《教学、创演、研究一体化 ——“花儿”通过高校音乐教育传承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有关“花儿”的研究,她曾出版的专著如下:
《花儿传承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花儿艺术》,民族出版社,2018年11月;
《花儿研究——河湟花儿多民族文化共融性研究》,民族出版社,2016年;
《花儿研究——文学性与音乐性关系及传承》,民族出版社,2015年;
2016年10月25日晚7时整,由兰州大学与智慧树网联合举办的《花儿》树下研讨会拉开帷幕。研讨会伊始,智慧树网共享学分课《花儿》的主讲人周亮教授在直播课程中为大家介绍了花儿在兰州大学的传承情况。周亮教授通俗而生动的讲述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之后由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就花儿的传承问题各抒己见;兰州大学在校生、花儿剧团演员、原生态花儿歌手的现场演唱与专家学者的讲座发言穿插进行,理论研讨与活态传承相结合,原生态花儿与新编花儿同台献艺,整个活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期间一首大合唱《夜夜的晚夕里梦见》颇为引人注目,特别之处在于这首花儿大合唱,是由兰州大学艺术学院与萃英学院从事数理化研学的大学生们共同完成的。此前,萃英学院的同学们在周亮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8周每周2节《花儿》传授课的合唱培训。他们之前大多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声乐训练,但认真的学习使大家克服了零基础的难关,最终为研讨会的现场观众和广大网民呈献了一场出色的合唱表演。
(3)“麦西来甫”的传承者——毕研洁教授
“麦西来普”2010年入选世界级非遗名录(见表1第40项),属于联合国指定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来自新疆地区的三项世界级非遗之一,另外两项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新疆《玛纳斯》。
毕研洁,男,回族,山东济南1961年3月生人。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退休前曾任兰州大学西北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特聘研究员。主要著作有:
《丝路游牧民族乐舞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第一版
《维吾尔民间舞蹈麦西来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
《寻找锅庄舞:藏族锅庄舞的历史、社会、体育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体育视角下的藏族锅庄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其中,《维吾尔民间舞蹈麦西来甫》一书是毕研洁教授和周亮教授合著的,得到了2012年度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的资助,书中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以及田野调查,梳理了新疆维吾尔民间舞蹈艺术发展的现代文化背景,并解析了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的历史变迁、现实状况、现代社会价值和发展趋向。是非遗项目“麦西来甫”保护传承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麦西来甫,维吾尔语“聚会”或“集会”之意,是维吾尔族人民集娱乐、聚餐、传统习俗教育和文化教育为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它起源于古代的祭礼庆典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魏书•高车传》中描述的高车部落的祭天仪式。上世纪50年代以来,麦西来甫活动愈加活跃,民间嫁娶及节庆期间多有举办者。
麦西来甫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音乐舞蹈、引吭高歌、联句对唱、讲故事、说笑话、做游戏、即兴吟诵等。在新疆库车、吐鲁番千佛洞的壁画中有反映这种男女弹唱歌吟的活动场景,舞蹈动作非常形象地表现出维吾尔人民在旷野里群舞、狩猎、狂欢的热烈场面;麦西来甫歌舞表演常常由平稳转为激烈,忽而旋转,忽而滑冲,忽而微颤……在聚会欢快的气氛中,常常穿插一些小游戏,如敬茶舞、鞭带舞、对诗、“判官司”等,使整个麦西来甫活动自始至终充满欢声笑语和盎然的情趣。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麦西来甫形式,例如喀什地区的“刀郎麦西来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南疆的麦盖堤县还有“节日麦西来甫”“婚娶麦西来甫”、“邀请麦西来甫”“道歉麦西来甫”等。长期以来,麦西来甫对维吾尔族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发挥了传播民族艺术和弘扬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作用。
屈指算来,毕研洁教授从事国家级非遗——藏地锅庄舞的保护传承研究已有20多年。锅庄舞以集体性的群众圆圈舞形式出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锅庄舞文化植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这片高天厚土之上的藏族民间,是藏民族长期同自然沟通及社会交往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沉淀。
1996年,体育学被正式列为国家社科规划研究的一级学科,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二级学科也被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视起来。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4年,毕研洁教授亲临西藏进行实地田野调查,随后便紧锣密鼓组织了一系列活动:2005年6月,兰大国内首创开设了“锅庄舞”体育舞蹈课程;2006年3月,兰大成立了锅庄舞协会。在保持原生态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精心挖掘整理,将原有民族文化逐渐吸收纳入到现代体育文化概念中,并与大众体育健身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以锅庄舞为原型的西部民族体育特有的发展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锅庄舞”实实在在走进了兰大,使兰州大学成为第一所将锅庄舞引进大学体育教学课堂的中国大学,既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健身运动,又促进了大学生对藏民族文化更深的了解和传播。这对增进民族友谊交流和维护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在题为“藏族锅庄舞 跳进兰州大学体育课堂”的报道中称,“铿锵有力的音乐,明快的节奏,以前只有在草原藏区才能看见的锅庄舞日前正式进入兰州大学的体育课堂。”在原汁原味藏族音乐的陪伴下,大学生们上锅庄舞体育课的热情非常高,他们说:“与长跑、跳远等传统体育项目相比,锅庄舞加入了更多健康因素,特别健美,有一种豪放的感觉,与西方健美操相比,锅庄舞不仅节奏快,而且有阴柔之美。”
毕研洁教授主编的《体育视角下的藏族锅庄舞》(2008年8月)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原生态藏族锅庄舞的学术著作,填补了民族体育舞蹈研究领域的空白。2012年7月,他又出版了第二部藏族锅庄舞专著《寻找锅庄舞:藏族锅庄舞的历史、社会、体育考察》。
(4)《影戏剧目清代钞本辑校》的出版 助力中国皮影戏“活态传承”
中国皮影戏2011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见表1第29项),甘肃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一支。早在1987年,赵建新教授就开始致力于甘肃皮影戏的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奔走于陇上山乡,四处寻访皮影艺人和知情人士,搜集相关资料,先后出版了《陇东南影子戏初编》和《陇影纪略》等专著,已成为甘肃及中国皮影戏研究的权威著作。
《影戏剧目清代钞本辑校(第一辑)》(以下简称《影戏》),精装全10册,繁体竖排,260余万字,2019年11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2018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立项资助项目,由兰州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赵建新教授、青年教师管弦共同点校辑录并编纂出版。书中共收录清代甘肃皮影戏传世剧目60种,其中不乏甘肃影戏独有的珍贵剧目,是对甘肃皮影戏剧目文献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搜集整理,也是历年来对戏曲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的著作中收录陇影剧目最多的一部,在中国戏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版本价值和学术意义。
兰州大学文学院在中国古典戏曲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宁希元先生1988年4月出版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等著作,就曾在学术界广受赞誉。《影戏》的出版发行,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不仅是戏曲文献研究的重要进展,也是古为今用、对中国皮影戏进行活态传承的经典范例和重要支撑。
皮影,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人称现代“电影始祖”。皮影选用上等牛羊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手工雕刻上千余刀而成。其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皮影戏,即由皮影艺人在幕影后掌握操纵用兽皮或纸版雕刻的半透光材料制作的人、物等彩色形象,使其做出种种动作,再借灯光将动作者的剪影(影偶形象)打上幕影,并配合一定言语、说唱和背景音乐,从而表演戏剧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选入《影戏》的清代乾隆、嘉庆至光绪年间的皮影钞本,此次在整理点校工作过程中,克服了原民间钞本首尾多有残阕,纸页破损、纸面漫漶,异体字比比皆是,字无定形、同音假借、音近假借、曲白不分、方言直录、民间草书难以辨识等种种困难,采用原本文字逐一辨识录入,然后依照剧目结构和剧情走向,划分场次,标点句读,区分曲白科目,仔细甄辨错讹之处,考其本事,注释疑难,反复校对,历时两年多终成此书。该书为读者提供了皮影戏历史渊源、剧目来源与流布、题材内容、剧目特征、舞台演出特点、艺人传习情况和文献著录等方面的丰富材料。
三、甘肃人为世界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44项世界级非遗项目中,与甘肃有关的还有雕版印刷、剪纸、二十四节气和活字印刷术。兰州大学是甘青宁新四省区唯一的985高校。在兰州大学的带动下,甘肃省内涌现出诸多世界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典型事迹和优秀传承人,听我一一道来。
(1)雕版印刷(表1中第22项)与科举考试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年的雕版印刷,当年最大的应用,便是为全国17个贡院成千上万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印制试卷。雕版印刷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中国有延续1300年(公元605-1905年)的科举制度及科举史,期间全国共建有17座贡院。其中南京秦淮河边的江南贡院是科举时代中国17个贡院中最大的,一次可容纳2万举子开考。陕甘总督左宗棠1875年在兰州西关创办的甘肃贡院(兰州大学诞生地)是最晚建的,一次可容纳4000举子乡试或会试。1875年甘肃贡院首次开考,有来自西北地区甘青宁和新疆四省区的3000多举子参加了科举考试。
现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内的至公堂(贡院考官办公场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留存的科举史实证实物!而陕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所建的中国第一家“教育博物馆”,也收藏有大量与科举考试有关的遗物遗存,其中不乏用雕版印刷印制的珍贵藏品……
(2)剪纸(表1中第23项)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6月7日,剪纸艺术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2日,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甘肃庆阳剪纸。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地带,远离大城市,很少受外来文化冲击。庆阳剪纸是广泛流行于西北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形式,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庆阳剪纸取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灵活,线条粗犷奔放;剪纸技艺娴熟,风格古拙质朴。庆阳剪纸的表现手法,有单色阳剪,套色阴剪;有二者结合的染色阴阳剪;也有用折迭纸开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在多姿多态的线条设计上,庆阳剪纸还创造运用了梅花纹、云勾纹、锯齿纹、田禾纹、月牙纹、水纹、花纹等剪法。
早在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的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用纸剪人影像以代表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始了。到了公元6-10世纪的隋唐时代,剪纸艺术不断衍变,题材不断拓宽,由宫廷祛邪走向民间生活。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的地区之一。后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剪纸不断发展成熟。1930年,庆城县胡仙川(女)创剪的《五福捧寿图》在《波兰画报》上发表,庆阳剪纸首次走出国门。解放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借鉴庆阳剪纸,创作了很多珍贵的木刻。这些木刻又影响了庆阳剪纸,使庆阳剪纸有了新的提高。1985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王光普《陇东民俗剪纸》,再次把庆阳剪纸介绍给了全国。
庆阳剪纸源于生活、讲究情趣,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情感气质、观念习俗和文化传承的结晶。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先生称剪纸艺人是“真正的艺术家”。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邀请镇原县民间美术大师祁秀梅赴北京进行民间美术教学交流,向大学生演示民间剪纸。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艺术家也多次专程到陇东考察民间剪纸艺术。庆阳剪纸已由乡村妇女手中的小玩意,堂而皇之地步入了国家艺术殿堂——中国民间美术馆,并在日、意、澳等国家展览亮相。图为身着庆阳剪纸服装的模特们行走在兰州中山桥上,惊艳了来往的游客。
令人震惊的是,两汉时代传统民俗和图样,竟然一直蕴藏在庆阳剪纸中被流传下来,这在全国民间剪纸中是绝无仅有的。如剪纸作品“寿花”,既有绘有双鸟鹿头纹样的鹿文化原始图腾形态,又有象征生命之树的轴对称形剪纸“扶桑树”的植物形态,这就是两汉广为流传的图腾图样。此外,《双鱼枕》《虎头蟾》《抓髻娃娃》《八卦娃娃》等剪纸作品,都是中华远古象征天地日月哲学观念的体现和反映。庆阳民间剪纸的审美意识是丰富多彩的:不求真实,善于夸张;不合透视,形体变形;不求物件形态毕肖,讲究简练传神、随心达意。
(3)二十四节气(表1中第31项)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为世界农耕文明做出的独有贡献,是中国人独有的看待宇宙万物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人类社会伟大的文明创举!经过多年的观察,中国古人终于找到了解开季节交替、天地规律奥秘的钥匙,他们将每一轮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生产生活周期活动,刻画为太阳沿黄经轨道运行一周的周年运动,即地球的公转周期——“年”,并将此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书面语也用“廿四节气”)。廿四节气有效地指导着华夏民族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古代灿烂的天文历法体系及其相关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远古象征天地日月哲学观念的体现和反映,被世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5月20日,廿四节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八卦是中华先民理性思维和高度智慧的结晶。华夏7000年前伏羲创制的八卦图最初是用来分时纪年的,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廿四节气后来却大放异彩。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阴阳变化,其实指的就是四季轮替,它代表了事务孕育、发展、成熟和衰亡的自然规律,告诉世人“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这一本质!如果在八卦图上继续往下切分,就能很自然地从八卦图上得到廿四节气(见图)。
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自1988年以来,每年6月夏至日举办的天水公祭伏羲大典,已成为海内外同胞寻根祭祖的重要平台。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起,天水每年与台湾地区同日同时举行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
2024年6月21日(夏至)天水公祭伏羲大典现场
兰州小西湖 甘肃农业大学的始发之地
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兽医学院——国立兽医学院;在这里,迎来了我国著名兽医学家和教育家——盛彤笙先生;在这里,耸立着无数农大学子心目中的圣殿——伏羲堂。
1946年10月国立兽医学院成立后,于1948年6月建成了当年兰州最雄伟壮观的建筑——伏羲堂。有深厚国学功底的校长盛彤笙,为纪念人文始祖伏羲氏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发展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造福人类的发明创造,将这幢教学大楼命名为“伏羲堂”,并亲自撰写了一篇铭文《伏羲堂记》,“用追前烈,以志建堂之艰难”。
1992年,修建兰州小西湖立交桥时伏羲堂被拆除。2008年12月,甘肃农业大学在新校址兰州安宁区营门滩重建“伏羲堂”(见图),让它永久陪伴在了黄河母亲的身旁。
(4)活字印刷术(表1中第42项)
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技术。活字印刷使用可以移动的木刻字、金属或胶泥字块,用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雕版印刷。北宋时期(1041-1048),湖北蕲州蕲水县平民毕昇(970-1051)发明了粘土活字印刷术,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问世,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400年后,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铅字印刷。明代中期,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开始广泛使用铜活字。
不曾想我国在活字印刷的申遗过程中,竟遭遇了韩国的“偷袭”,因为他们拿出了早年韩国活字印刷所用过的韩文木版活字。在这关键时刻,又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敦煌研究院,拿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回鹘文木版活字,力挽狂澜,给予了韩国人迎头痛击!
说到回鹘文木版活字,这里的故事太曲折了。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在宋朝并没有得到普遍使用,也没有留下任何实物证据,人们只能凭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抽象地了解中国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值得庆幸的是,从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曾先后四次发现了回鹘文木活字,总数达到1152枚。第一次是1908年,由法国人伯希和在莫高窟北区编号181洞(今第464窟)盗掘所获回鹘文木活字968枚,全部带出了中国;第二次是俄国人奥登堡率领的考察队于1914年在莫高窟北区洞窟中盗掘时发现的,共计130枚也全带走了;第三次是1944-1949年间,由当时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收集的回鹘文木活字,共6枚(见图);第四次是敦煌研究院考古所于1988-1995年发掘莫高窟北区时,在B56窟、B59窟、B160窟、B162窟、B163窟、第464窟等6个洞窟内发现的,共计发现回鹘文木活字48枚。
即,前两次发现的回鹘文木活字已流失域外,只有第三次采集的6枚和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48枚,合计共54枚现由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收藏,这是目前我国唯一收藏有回鹘文木活字的单位。这54枚回鹘文木活字,均宽1.3厘米,高2.1-2.2厘米;因表面均有墨迹和磨损,说明曾经频繁印刷过书籍和文献。
彭金章为发掘出土48枚回鹘文木活字及敦煌北区243座洞窟的考古发掘工作,做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自1900年6月22日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以来,莫高窟北区就一直被认定为敦煌艺术及敦煌考古的荒漠。然而,从1988年到1995年期间,这里被重新挖掘,陆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完成这个重大发现的人就是敦煌研究院彭金章研究员。
彭金章(1937.11.01-2017.07.29,享年81岁),男,河北肃宁人,考古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彭金章的北区考古工作整整持续了八年,发现了一大批过去鲜为人知的遗迹现象和非常重要的、非常珍贵的文物,包括48枚回鹘文木版活字、波斯银币,以及大量的蒙文、藏文、回纥文的文书,有些文书甚至是世界孤本。
正是彭金章的发现,证实完整的莫高窟石窟寺院是由南北石窟共同构成的,从而使莫高窟有记录的洞窟编号由492增加至735个。
文字是文化与文明传承的必要载体,是记录人类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自信,文化自信是必不可缺的,而文化的自信就要有自己独有的文字。2020年3月18日,蒙古国正式通过了《蒙古文字国家大纲》,决定从2025年开始全面恢复传统蒙古文的使用,即回鹘式蒙古文。甘肃裕固族近年来也有恢复使用回鹘文的动议。
结语:我国44个项目列入世界级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和成果,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重视非遗保护的态度和决心,有利于展现我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的世界级中国非遗及伏羲文化等,是华夏文明的本源和民族文化的母体,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是新时代圆梦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由伏羲而八卦、由八卦而《周易》的中华先民理论之大成,从中可以清楚看到我华夏先民道启鸿蒙、开天辟地的创史精神;追新逐奇、不断开拓的创业精神;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以及朝乾夕惕、居安思危的精神风貌;矛盾转化、否极泰来的辩证思维和尚节贵敬、和谐发展的文化心理,这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堪称东方哲学方法论体系的奠基性成果,是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人类文明的本质标志!
参考文献:
[1] 柯杨,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柯杨/7465491?fr=aladdin
[2] 周亮,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周亮/9685523?fr=ge_ala
[3] 毕研洁,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毕研洁/7863985?fr=ge_ala
[4] 彭金章,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彭金章/1102786?fr=ge_ala
[5] 麦西来甫,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麦西来甫/4720536?fr=ge_ala
[6] 伏羲堂简介,相约久久: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gsauedu-105743.html
[7] 回鹘文木活字: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
作者简介
管会生,男,汉族,安徽巢县人,1956年9月生人,原兰州大学教授。1974年5月在甘肃武山县洛门镇蓼阳村插队锻炼;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2月在兰州铁路局河西堡机务段任625机车司炉工;1982年1月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数学专业(1977级),留校任教至2016年9月退休。曾任兰州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甘肃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现为新疆塔里木大学银龄教师。
- 2024-05-14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和特色美食亮相天津
- 2024-04-012024年全省非遗展演活动在天水启幕
- 2024-03-12“数字敦煌”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遗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 2023-12-28甘肃甘南非遗文化艺术展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