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历史珍闻

【甘快看】敦煌壁画里,竟藏着哪吒的神秘身世?

2025-02-17 11:51 来源:甘肃发布

在中国,哪吒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从神魔小说到影视屏幕

哪吒的身影无处不在

他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

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但你知道吗?早在千年前的敦煌壁画中,就藏着同样从莲花中化生的童子,与银幕上的吒儿的“出场方式”如出一辙。

在敦煌壁画中,有一些和哪吒一样的莲花童子——化生童子,化生童子在敦煌壁画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这些可爱的小童子随着莲花的盛开而从中诞生。

化生童子 临摹于榆林窟25窟 中唐

这幅临摹于榆林窟25窟的化生童子双手合十,外面莲花瓣层层盛开,透过透明的花苞可以看到童子即将降生,生动可爱,和电影中的情节遥相呼应。

从莲花中诞生的方式,称作“化生”,在敦煌壁画之中是一种相当高的境界,比凡人在母亲怀孕中诞生的“胎生”,要高出很多很多。哪吒以莲花重生这一情节的部分灵感可能也来源于此。

化生童子 临摹于莫高窟9窟 晚唐

化生童子在敦煌壁画中是十分受欢迎的角色,他们活泼自由、灵动可爱,象征着无忧无虑、自在美好,和哪吒天性中的自由、不受拘束也不谋而合~

你的哪吒,我的哪吒

好像长得不一样?

其实,不同的时代

哪吒的形象一直在变化

明代:《西游记》《封神演义》

《西游记》中作为天庭战将的哪吒,形象英武,忠诚可靠,是孙悟空的好对手和好伙伴。

《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形象得到极大丰富,成为主要角色之一。故事包括灵珠转世、大闹东海、剔骨还父等。性格刚烈,桀骜不驯,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复杂的性格,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

1961年:《大闹天宫》

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出现了三头六臂的哪吒,胖嘟嘟、圆滚滚的福气模样贴近中国民间的年画娃娃。

1979年:《哪吒闹海》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79年制作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也是第一部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影。

画家张仃担纲美术总设计,这位设计过国徽、参与政协会徽创作的艺术家,亲手将哪吒的形象雕刻在动画里。

当莲花绽放,哪吒从花瓣中走出,三头六臂,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那一刻,传说中的少年英雄涅槃了。

1980年,这部影片登上了戛纳电影节的舞台,却因报送时限的误差,与评奖失之交臂。

但即便如此,《哪吒闹海》已经证明,哪吒的怒吼不止是为了战胜四海恶龙,它用5万多张画稿、数百个日夜,告诉世界,中国动画的强劲有力。

2003年:《哪吒传奇》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2003年的剧集《哪吒传奇》又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在这一部动画中,小哪吒拥有了完整的成长线,他和小猪熊、小龙女、雷震子一起冲锋冒险。他勇敢、正义、顽皮且富有成长性,成为了当时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2019年/2025年:《哪吒》系列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中颠覆传统的“魔童”形象,外表叛逆不羁,内心却渴望被认可,最终逆天改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电影最终横扫50.35亿票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四位,为“国漫崛起”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劲力量。

《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中他勇敢无畏又不失顽皮,焦虑自嘲不够帅,喜感十足,内心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16日7时《哪吒2》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115亿元,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1亚洲电影。

从敦煌壁画中“莲花化生”的童子

到飞入银幕登顶全球的“魔童”

哪吒身上所表现出的

凛然无惧的勇气

接纳自我的真实

反抗强权的精神

是这一形象能经久不衰的内核

但无论时代如何更迭

我们的心中

始终会有一个

身披红肚兜、脚踏风火轮的少年

在风中坚定地喊出:

“我是小哪吒,我要做英雄!”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