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义勇军进行曲》九十周年志念

七律·《义勇军进行曲》九十周年志念
(二首)
作者:张民华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面世九十周年。
笔者在相关阅读中接触到许多《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同期的歌曲、誓词、通电等史料。见到了《义勇军誓词歌》《血盟救国军军歌》等一些堪称《义勇军进行曲》雏形的蓝本。当读到其中“起来!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用我们身体筑起长城。……前进啊!前进!向前进!杀!杀!杀!”;又如“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等歌词时,胸中激情难抑。这些同仇敌忾的时代强音最终集成于田汉、聂耳一九三五年四月完成的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当年五月,随着电影公映,《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中华大地,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号角,后来又被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歌并写入宪法。笔者抚今追昔,万千感慨,思如泉涌,写就两首《七律》,志念《义勇军进行曲》九十周年。
其一、狂飙
蛇蝎寇虏衅①关东,
四万万民②愤填膺。
傲骨揭竿兴义勇③,
豪情奋戟挫顽凶。
争抛血肉捐黑土④,
竞付头躯筑长城。
一曲狂飙⑤燃华夏,
不甘奴役诵大风⑥。
其二、族魂
刀光剑影聚风云,
猎猎旗旌义勇军。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万重壁垒万重勋⑦。
雪野鏖兵凝士气,
冰原御寇振族魂。
前进!前进!前进进⑧!
长城内外尽征尘。

自注:
①衅[xìn]:挑起事端,制造矛盾。此处指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或“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侵华的开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②四万万民:此处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的中国全国总人口概数。据资料显示,当时中国全国总人口概数为四亿五千万。
③义勇:义勇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军民为抵抗日本侵略、收复失地而成立的抗日武装的总称。这些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并没有统一指挥和编制,各自独立,军费靠自筹和全国人民的捐助。主要武器是一些轻武器乃至大刀长矛,装备简陋,以游击战为主要的作战方式打击敌人。
④黑土:黑土地。此处代指义勇军征战的主要活动区域——东北大地。
⑤一曲狂飙:指《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面世后,立即成为广泛流传的抗战歌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之际,该曲被选入反法西斯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战争结束后,同盟国集会时,《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国的歌曲演奏。美国还将该曲与美国的《美丽的美利坚》、法国的《马赛曲》等歌曲定为同盟国胜利之日的音乐节目广播歌曲。1949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正式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⑥大风:指刘邦诗作《大风歌》。
⑦勋:特殊功劳。
⑧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这一段歌词是作曲家聂耳改定的。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把田汉原来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前进!前进!前进!”改为“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指挥、解放军军乐团前团长于海曾谈到:“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七个字堪称国歌的点睛之笔。“前进进”的节奏感,凸显了国歌精神的进行时态。正是这种精神一直在指引我们,激励着我们。

- 2025-03-20张掖不是江南 张掖何必江南
- 2025-01-03别把年龄当回事
- 2025-01-02十六字令·跨年夜走笔(六首)
- 2025-01-02【美文】斑驳的青石阶






